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编辑 张益铭    

2024年春节刚过,银行消费贷正火,“内卷”升级。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不少银行推出额度高至百万、利率低至3%、期限长至10年的消费贷产品。相较以往银行消费贷二三十万元的额度,如此“提额降息”,难道“人均百万额度”消费贷的时代来临了?

2020年,金融消费者巴乐买了一套房子。由于彼时房贷利率较高,去年他掏空腰包提前还了一部分房贷。然而,今年面临结婚等人生大事,消费需求较大,巴乐顿感手头紧。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了不少银行推出的大额消费贷,打算用这一产品暂渡难关。

比较了一番,他首先瞄准了某股份制银行的一款纯信用消费贷产品,根据介绍,该产品最高可贷100万元,期限最长10年,年化利率可低至3.3%。巴乐在手机银行APP上填写了个人信息,很快就通过了审核,看到了自己的贷款额度——15万元。他有些失望,原来这个产品的额度是根据客户的信用评分、收入水平、还款能力等因素综合评定的,并非人人都能贷到100万元。

巴乐想,既然这家银行授信额度不高,那就再试试另一家银行宣传的一款无抵押、无担保的消费贷产品,最高可贷50万元,期限最长5年,年化利率可低至3%。“虽然额度上限没上一家高,但利率更低。”

然而,在手机银行上按步骤操作,他发现,要享受这个产品的优惠利率,需要在银行系统中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分值,领取相应的利率优惠券。

他查了一下,他的评估分值为10000分,只能领取4%的利率优惠券,而要想获得3%的利率优惠券,评估分值至少要达到17000分。他有些沮丧,原来这款产品的利率是根据客户的活跃度、资产及收入、理财及交易习惯、公积金社保等数据,结合贷款及履约情况等因素综合评定的,并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3%的利率。

后来,巴乐又看到了某城商行的一款针对优质企业员工的消费贷产品,最高可贷100万元,期限最长3年,年化利率低至2.98%。他觉得这款产品很给力,然而咨询银行客服后才得知,想要申请,必须是该行的优质企业“白名单”员工,或者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等特定身份,而且还要满足公积金缴存年限。他有些尴尬,自己并不符合这款产品申请的前置条件。

大额消费贷到底是宣传“噱头”还是“真枪实弹”?

记者以一名金融消费者的身份走访调查发现,多家银行火热营销的百万元大额消费贷产品,虽然在宣传上打出了高额度、低利率的口号,但实际上,这些产品都有着各自的门槛和限制,不是人人都能轻松获得的。其主要面向的客群有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受邀单位的“白名单”客户,以及在该行办理房贷的客户、优质高资产客户、新市民、高级人才等特定客群,并且多数产品对公积金、社保缴纳基数及年限有一定要求。

一般而言,普通客户可获得的消费贷额度仍然在20万元至30万元左右,利率也可能有所上浮。

例如,某股份制银行推出了一款“金领贷”产品,根据宣传,该产品授信额度最高可达200万,年化利率最低3.45%,授信期限最长36个月,纯信用无抵押,且可享受两年先息后本。

记者查询这款产品的详细说明得知,该产品的受众对象是该行受邀单位的优质客户,并对客户年龄、信用记录、资金实力等方面设置了准入条件。

记者致电该行得知,这款产品若想获得大额度授信,首先对客户所在单位有要求,此外还要根据客户的收入和负债水平等综合考量。“如果年收入只有几十万,那么想贷到200万不太现实。最多给予跟年收入相匹配的额度。”该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信贷经理告诉记者,200万额度是顶格,受邀企业的高管等特定客户或许可以贷得到,但即使是“白名单”客户,普通员工的额度也只有30万左右。

此外,3.45%利率是下限,跟授信额度一样,具体审批情况因单位而异、因人而异。

又如,为满足高层次人才消费需求,推动金融赋能人才链条,中国银行青岛分行创新推出“人才消费贷”,该产品是山东省首创的高层次人才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贷款。其中,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内的A类人才最高授信金额200万元,B类人才最高授信金额150万元,C类人才最高授信金额100万元,D类人才最高授信金额80万元。

除了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也纷纷布局大额消费贷产品。如深圳农商银行面对在深圳工作、居住的境内个人推出“消费e贷”,最高额度100万元,最低年利率3.6%。另有一款最高额度同为100万元的“职享贷”,以客户工作单位为准入条件,公职人员、国企央企人员、银行人员、上市公司人员、民办医院或学校人员等特定人群方可申请。

此外,相较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银行对于消费贷额度的审批相对更谨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走访西部地区多家银行发现,消费贷的额度多为20万元至30万元之间。几乎每一家银行都将客户所在单位、“五险一金”缴存情况等因素作为消费贷额度和利率测算的前置条件,甚至在邮储银行某网点,信贷经理开门见山地以公积金缴存基数计算出了大致的授信额度,并未询问其他信息。

为何手机银行和公众号渠道宣传的“额度高至100万”消费贷产品,线下走访时却难以获得如此额度呢?除了与个人从业、资信情况等挂钩外,某国有大行客户经理对记者直言,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对于消费贷额度的把控相对更加“保守”。

如前所述,如果你和巴乐一样,对大额消费贷感兴趣,想要申请这些产品,那么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大额度并非人人可获得。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申请条件和审批标准,一般都会考察客户的信用评分、收入水平、还款能力、工作单位、房贷情况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综合评定客户的贷款额度。并不是说宣传的最高额度就是你能贷到的额度,很可能你只能贷到一小部分,甚至贷不到。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评估贷款需求。

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利率浮动机制,并不是宣传的最低利率就是你能享受到的利率,要获得利率优惠,还得满足相应评估条件。

不同的还款方式也会影响利息总额。银行消费贷的还款方式一般有等额本息、等额本金、先息后本等。不同的还款方式对应的利息总额也不同,一般来说,常见还款方式中,等额本金的利息总额最低,先息后本的利息总额最高。

以一家股份制银行消费贷为例,如果你在元宵节活动期间,满足该行评估要求,获得了3.1%的利率优惠券,借款10万元,期限12个月,那么在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下,利息总额为3151.62元;而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利息总额为1899.95元。两种还款方式,利息总额相差1251.67元,当然,后者也要比前者承担更大的月供压力。因此,金融消费者要注意根据自身还款能力,合理安排还款计划。

此外还要注意,各家银行的消费贷申请条件和利率优惠条件不尽相同,要注意仔细甄别。例如必须是新客户、必须是优质客户、必须是“白名单”客户等。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就不能享受到相应的“提额”和“降息”。所以,金融消费者不能只看银行的宣传广告,要注意阅读详细的产品说明,对比自身条件更符合哪家银行的要求,以节约资金成本,满足消费需求。

为何银行会密集推出“大额、低息”的消费贷产品?这类产品对于银行、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来说,有哪些利与弊?未来银行大额消费贷产品的利率走势和发展空间如何?对此,记者采访了一位监管部门金融专家。

他认为,对于银行来说,推出大额消费贷产品,既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的业务增长和盈利能力,也是为了满足客户更大的资金需求,尤其是在春节等消费旺季,可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但大额消费贷也是一把‘双刃剑’,额度提高了,也就意味着一旦出现违约或资金流向违规等情况,将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和声誉造成更大的影响。特别要注意,消费贷是否真的都流向了消费?对于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的消费贷资金,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他提醒道,银行要做好风控和揽客的平衡,严格把关客户的资质和用途,加强贷后管理,严密监控资金流向,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

对于消费者来说,大额消费贷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要注意,虽然额度提升了,但自己是否真的需要?盲目超额借贷导致的还款压力是否能承受?此外,还要注意比较不同银行的产品条件和利率水平,选择合适的还款方式和计划。“一般而言,等额本息还款方式适合有稳定现金流的人群,每月均摊还款压力,而先息后本则适合在周期性时点有一次性收入的人群,例如大额奖金收入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记者走访过程中,有银行大堂经理特别提示,请客户前来网点或在手机银行申请办理大额消费贷,切勿相信信贷中介,以免资金受损,或付出更高成本。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在鼓励银行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金融支持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完善对大额消费贷产品的监管和风控,防止银行出现资产质量恶化、信用风险暴露、资金流向违规等问题,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关于银行大额消费贷产品后续的利率走势,该专家认为,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和政策利率的变化。“不会一直保持在低位,而是会随着市场和政策的变化而波动。”

对该类产品的后续发展空间,该专家表示,一方面,客户的需求偏好是银行大额消费贷产品的主要驱动力,产品的迭代取决于客户是否有更大的消费需求,更高的消费质量,更多的消费场景。另一方面,银行的风控和创新能力是银行大额消费贷产品的主要制约因素。“风险可控、产品优化、需求旺盛,满足这些条件,大额消费贷产品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