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梁銀妍

從嚴監管上市公司的信號正不斷釋放。2月23日,中國證監會龍年首場新聞發佈會以稽查執法爲主要發佈內容,披露更多上市公司嚴監管舉措。同時,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年初至今已有178家上市公司受到違規處罰,同比增長22.8%。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釋放出了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嚴監管信號。儘管目前尚未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但並不意味着放鬆監管,而恰恰相反的是,上市公司將迎來更嚴格的監管。一方面,進一步加大對擬上市企業現場檢查比例,有望遏制“帶病闖關”現象,讓高質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另一方面,加強對上市公司事中、事後監管,重罰財務造假、欺詐發行行爲,讓“監守自盜”、以身試法的“關鍵少數”受教訓、長記性,更好確保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在龍年首場新聞發佈會上,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從持續加強IPO全鏈條把關,加大違法行爲打擊力度,嚴厲打擊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加大執法力度、豐富懲戒手段,提高執法透明度、做到執法零容忍等多個方面,詳細闡述了證監會下階段稽查執法的具體舉措。

針對上市公司IPO監管,證監會首席風險官、發行司司長嚴伯進強調,證監會系統堅持以投資者爲本,從嚴審覈擬上市企業,對違法違規、侵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爲嚴懲不貸,用監管的威懾力讓企業不敢“帶病闖關”,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在業內人士看來,“申報即擔責”將進一步落到實處,“一查就撤”休想“一走了之”,“帶病闖關”將難逃重罰。只要提交了IPO申請,企業就需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如有違法違規行爲,監管將會重拳打擊。

已有上市未成反被重罰超千萬的案例出現。近日,證監會對上海思爾芯申請科創板首發上市過程中欺詐發行違法行爲作出行政處罰,合計罰沒1650萬元。該案也是新證券法實施以來,發行人在提交申報材料後、未獲註冊前,證監會查辦的首例欺詐發行案件。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這釋放出了“重信披、零容忍、嚴監管”的重要監管信號,爲擬上市企業和中介機構敲響了警鐘。證監會此次對思爾芯的處罰,顯示出監管“長牙帶刺”的特點,展示了其全面加強金融監管的工作方向,還體現了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決心。

除了在審的擬上市企業,已上市的企業也受到證監會持續嚴格監管。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今年以來已有178家上市公司受到違規處罰,同比增長22.8%。

證監會官網近日還披露了6份行政處罰書,涉及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爲,共有11人被罰,被罰沒資金合計超過1.2億元。其中,有通過操縱手段製造交易活躍假象,誤導和欺騙投資者,被處以8300餘萬元罰沒款的;有上市公司實控人夥同他人操縱本公司股票,被處以800萬元的罰款;還有通過親屬、同學、朋友等不同關係鏈獲取內幕信息後實施內幕交易,被處以2700萬元罰沒款的。

在開源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研究員高超看來,春節後,監管部門對市場參與者嚴監管並加大處罰力度,釋放強監管信號,利於恢復投資者信心,利好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下一步證監會將更加聚焦欺詐發行、財務造假、違規佔用擔保、違規減持、擅自改變募集資金用途等違法違規行爲;密切盯防並嚴厲打擊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影響市場正常秩序的違法行爲;不讓造假者“瞞天過海”“矇混過關”,對於上市公司實控人、董監高等“關鍵少數”違規佔用擔保等“監守自盜”行爲,讓其“人財兩空”;堅持對中介機構“一案雙查”,督促、警示“看門人”歸位盡責等。

專家表示,在零容忍和嚴監管的態勢下,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有望實現“雙提升”,從而進一步增強投資者獲得感。通過從嚴審覈擬上市企業和持續嚴格監管,能夠增強市場透明度和投資者信心;嚴厲打擊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爲,有效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將增強市場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隨着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升,市場結構不斷優化,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效能也將不斷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