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2月29日一開盤,百威亞太股價直接跳水跌超7%,最終收盤下跌6.63%,單日市值蒸發接近120億港元。

28日晚間,公司披露2023年業績公告,收入68.56億美元,同比增長11.1%,淨利潤8.52億美元,同比下降6.7%。

旗下其他地區的業務亮點不多,特別是韓國市場,遭遇極大的增長壓力。幾乎全靠中國市場,才撐住了基本增長。

但是,百威中國的業務也談不上多樂觀。短期來看,2023年Q4銷量下滑,警鐘已經敲響;長期來看,公司在高端啤酒市場的優勢地位,正遭遇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本土廠商的合圍。百威亞太的盈利能力優勢,已經蕩然無存。

百威英博在中國市場繼續高端化的空間還有多大?本土啤酒品牌對高端百威的追趕什麼時候能突破奇點?總之,想單靠中國市場撐場子,越來越難了。

增長全靠中國市場

2月28日晚間,百威亞太(01876.HK)披露2023年Q4及全年業績,喜憂參半。

全年,公司啤酒銷量927.67萬噸,同比增長4.6%,由於旗下啤酒的每百升收入增加了6.2%,推動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1%至68.56億美元。

去年第四季度,百威亞太通過平均價格來拉動規模增長的趨勢,更爲明顯。當期,公司啤酒銷量同比下降2.1%,由於每百升收入增長了11.2%,收入同比增長了8.9%。

收入大增,毛利率從上年的50.0%提升至50.4%,但受銷售費用和所得稅開支提升等影響,2023年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卻下降了6.7%至8.52億美元。

2016年,百威英博(2008年由比利時英博啤酒與美國百威啤酒合併而成)收購南非米勒(2002年由南非釀酒公司與美國米勒啤酒合併而成),成爲全球最大的啤酒聯合體。

之後,百威英博將中國、澳洲、韓國、印度、越南等地的啤酒業務分拆出來,組成百威亞太,於2019年登陸港交所。

當時,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費市場,佔比37%,也是全球啤酒消費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百威也是區域最大的啤酒企業:在中國啤酒市場,銷售額第一,在中國高端超高端啤酒市場,銷量和銷售額第一;澳洲和韓國市場,銷量和銷售額第一;印度市場前三,印度高端超高端市場第一;越南高端超高端市場前三。

不過,到2023年,百威亞太在韓國市場遭遇重擊。全年銷量持平,其中第四季度銷量呈中單位數下跌;總市場份額減少了150個基點。

公司在財報中指出,韓國市場受阻的主要原因爲,日本品牌重返市場。這裏的日本啤酒品牌,大概是指朝日或麒麟。

其他市場的表現,也大多乏善可陳。百威亞太成績單裏的增長點,基本全是由中國市場撐起來的。

儘管,由於市場環境影響,百威中國2023年第四季度的銷量同比下降3.1%,但前面三個季度的形勢一片大好,中國市場全年銷量仍然增長了4.3%,市場份額提升69個基點。

隨着百威較爲強勢的夜場渠道逐漸恢復,以及持續的高端化,百威啤酒旗下的高端超高端產品表現突出,2023年Q4每百升收入同比增長14.7%,全年增長8.1%。

去年,百威中國總收入增長了12.8%,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增長17.4%,盈利率擴張132個基點。

本土品牌圍攻百威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啤酒市場仍處於“一城一啤”的初級階段,青島啤酒(600600.SH)、燕京啤酒和重慶啤酒等地方廠商實力較爲出衆。

1984年,百威英博與籌建中的珠江啤酒(002461.SZ)進行技術交換和合作生產,開始佈局中國啤酒市場。

1995年,百威啤酒第一家中國酒廠在武漢落地,這家全球啤酒巨頭在中國的發展,進入新階段。

與此同時,百威英博、嘉士伯等外資巨頭,以產業戰配合資本戰,對分散的中國地方啤酒品牌開啓攻城略地。百威英博陸續將哈爾濱啤酒、雪津啤酒、金龍泉啤酒等收入麾下;嘉士伯收購了重慶啤酒(600132.SH)、烏蘇啤酒等。

經過這40年的發展與併購,百威英博坐上了中國啤酒市場的鐵王座,特別是在高端超高端啤酒市場,斷層式穩居第一。

在百威中國崛起的同時,華潤啤酒(00291.HK)在華潤系的支持下,以同樣的資本收購+產業運營模式,優先搶佔中低端市場,迅速崛起。

最終,中國啤酒市場形成“五強爭霸”的市場格局,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000729.SZ)、嘉士伯合計佔九成以上市場份額。

啤酒市場競爭進入新階段之後,在上一輪以高端化爲主線的啤酒行業復甦中,華潤、青島、燕京這本土啤酒三巨頭,紛紛加碼高端化,衝擊百威英博的優勢盤。

特別是華潤啤酒收購喜力中國業務後,對百威的夜場渠道形成針鋒相對的架勢。在此背景下,百威英博在中國高端超高端啤酒市場的強勢地位,出現了鬆動。

中國高端啤酒市場,百威亞太穩坐頭把交椅,2018年的市場份額爲46.6%,遠超青島啤酒14.4%、華潤雪花11%、嘉士伯4.6%、喜力1.7%,市場份額較2013年提升6.4個百分點。

而根據研究機構Euromonitor披露的數據,到2020年,百威亞太在中國高端啤酒市場的市佔率已經下滑到了42%。

原本,主打高端啤酒的百威亞太,淨利率遠超華潤啤酒與青島啤酒。而到了2023年上半年,三巨頭的淨利率分別爲15.7%、19.5%、15.9%,百威居然落後了。

實際上,中國啤酒市場近些年已經呈現出了越來越明顯的“外資向下,本土向上”趨勢。

於是,百威英博的應對策略,便是針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場,趁着自己在高端市場還存在一定的優勢地位,拼命給這頭利潤奶牛擠奶。

產品直接漲價、中高價位產品比率提升、推出更高價格產品形成替代,一套組合拳下來,百威啤酒在中國市場的每百升收入,整體呈現大幅上漲趨勢,2019年-2023年分別爲6.4%、-1.1%、7.9%、-5.2%、8.1%。

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中,不間斷地提價,長期來看會抑制銷量的增長空間。去年全年,百威中國銷量增長4.3%,價格提升8.1%;其中的第四季度,價格提升14.7%,銷量下降3.1%——你猜,這其中到底有沒有因果關係?

越是遭遇市場競爭壓力,就越想快速擠出利潤,於是更迎來消費者和供應鏈的背刺。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去年年底百威經銷商聲討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