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目前,28家科創板醫療設備和高值耗材企業2023年業績快報全部披露完畢,整體表現較爲亮眼,個別企業發展勢頭迅猛,行業基本面上行態勢明顯。科創板作爲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戰略性平臺,正有力支持醫療器械行業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28家企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50.62億元,平均同比增長23.86%;合計歸母淨利潤67.51億元,平均同比增長28.92%。搶眼的業績表現,讓板塊關注度逐步回升。數據顯示,Wind醫療器械精選指數在2024年2月內上漲約15%。

多家科創板醫療器械公司表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在國內及國外市場都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企業將繼續強化科創屬性,做好主責主業,把“提質增效重回報”落到實處。

高值耗材業績企穩

2023年,14家科創板高值耗材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138億元,79%的耗材企業營業收入呈正向增長,近七成企業歸母淨利潤同比上升。

雖然受到短期政策和帶量採購影響,但隨着今年診療活動恢復正常,非緊急類手術重回正軌,高值耗材業務板塊整體恢復增速。

以人工晶體爲例,愛博醫療2023年實現營收9.51億元,同比增長64.18%;歸母淨利潤3.04億元,同比增長30.83%,業務快速增長主要源於人工晶體收入同比增長40%以上,角膜塑形鏡收入同比增長25%以上,同時隱形眼鏡及護理產品等視力保健產品快速增長,收入佔比超15%,構建了覆蓋手術和視光兩大領域的“雙輪驅動”業務模式。

此外,近期市場關注度較高的惠泰醫療表現穩健。2023年,該公司實現營收16.51億元,同比增長35.79%;歸母淨利潤5.36億元,同比增長49.61%。據瞭解,目前帶量採購幫助產品快速入院,電生理板塊已經覆蓋醫院800餘家,在超過400家醫院完成三維電生理手術3500餘例,通過報量在全國頭部大中心的准入滲透率從27%提升至70%。

今年1月份,邁瑞醫療與惠泰醫療的強強聯合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在雙方產業整合賦能下,惠泰醫療的三維標測系統、射頻消融儀等醫療設備業務有望得到顯著補強,對未來電生理領域和血管介入業務的國產化率提升產生積極影響,有望進一步鞏固公司“護城河”。

醫療設備“乘風而起”

科創板醫療設備細分領域廣、板塊特色顯著,整體業績表現亮眼。10家企業收入快速增長,平均增速超過40%,半數企業的歸母淨利潤增速超過45%。

記者瞭解到,2023年行業政策影響積極,醫療設備板塊先後迎來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放開、高質量發展行動規劃發佈、兩批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下達等多重政策利好。從中長期來看,業內人士認爲,優質國產品牌有望在政策扶持下持續快速成長,且醫療設備企業出海初見端倪,未來發展空間值得期待。

例如,聯影醫療2023年實現營收114.11億元,同比增長23.52%;歸母淨利潤19.74億元,同比增長19.21%。伴隨優異業績表現,公司各產品線排名均處於行業前列,其中CT產品、MR產品、RT產品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三,MI產品與XR產品(含固定DR、移動DR、乳腺DR)市場佔有率均排名第一,並推出了多款創新型產品。

其他科創板醫療設備細分領域也有突出表現。

山外山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6.9億元,同比增加80.67%,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加227.64%,營收、淨利潤均保持高速增長。隨着血液淨化技術的不斷創新升級,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乘着“千縣工程”的東風,公司CRRT設備銷量超過進口設備,銷售佔比穩居行業第一,並已基本完成血液淨化耗材的全線佈局,在血液淨化行業領域構建了較爲成熟的競爭優勢。

澳華內鏡是內窺鏡設備領域的國產龍頭,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增長52.29%,歸母淨利潤增長166.93%。作爲國內較早從事軟性電子內窺鏡(常見於胃鏡和腸鏡)的企業之一,公司在內窺鏡領域樹立了較強的競爭優勢。

醫療出海成爲新風口

此外,多家科創板醫療器械企業“兩條腿”走路的佈局效果顯著。在主打國產替代的同時,不少企業佈局海外市場構建“第二增長曲線”。由於海外市場的開拓更依賴於產品核心競爭力、營銷體系成熟度、品牌影響力等因素,科創企業的優勢得以體現。

2023年,聯影醫療在歐美各大放射學大會上先後發佈了全球首款5.0T人體全身磁共振uMRJupiter、類腦技術平臺uAIFI等多款前沿尖端產品。公司積極推動海外佈局,目前已有43款產品獲得歐盟CE認證,累計設立海外服務中心17個,構建了超千人的服務團隊。在國際市場上與GPS、佳能、富士等品牌開展正面競爭,成爲中國醫療設備出海的一面旗幟。

華大智造也在2023年快速啓程“全球化元年”。2023年2月份,華大智造重磅推出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T20,創造了全球基因測序儀通量和單人測序成本的新紀錄。

高值耗材方面,賽諾醫療的新一代冠脈藥物洗脫支架HTSupreme正在申請美國FDA批准,並已經開始在拉美、中東、非洲、亞洲等市場推動加速商業化進程。

(編輯 張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