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嘉悅

近年來,非法集資“花樣”頻出,有的打着私募、央國企的名義,以高收益保本產品誘騙投資人;有的以‘禪意投資法’吸引投資人認購原始股權;有的誘導投資人購買境外產品,藉助境外規則提高非法集資便利性……

專家表示,隨着財富管理市場快速發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持續加強。去年以來,檢察機關、監管等頻頻“亮劍”,加大對非法集資、“僞私募”、“亂私募”的懲處力度。消費者也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謹慎辨別理財機構、基金合同等的真實性,堅決對打着“保本保收益”噱頭的機構說“不”。

僞私募:簽了合同也不安全

如果有機構自稱具備合法資質的“正規軍”,且能加以查證,投資者會如何看待?

“2019年以來,我的爸爸在一位理財師的推薦下購買了‘定向證券穩贏20號投資項目’‘中戰銣礦六號投資項目’等產品。理財師稱產品收益率可以達10%以上,而且其公司旗下擁有多個私募基金管理人資質,比如紅豆杉資產、紅森林資產、醜石資產等,是正規金融機構。”投資者張小英稱,“我的爸爸覺得既然是‘正規軍’,應該值得信任,而且合同具備法律效力。”

然而,去年4月上述投資項目便無法兌付利息,張小英詢問線上客服以及看到相關公告後,才知道已經受騙,本金現在仍沒有着落。

張小英提供的《定向證券穩贏20號投資項目認購合同書》顯示,張爸爸確實與紅豆杉資產和深圳市瑪麗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署了合同,但根據合同約定,紅豆杉資產只提供諮詢和居間服務,瑪麗萊資產則以自有資金充當劣後級。

查詢可知,瑪麗萊資產並不具備私募管理人資質,與此同時,紅豆杉資產也早在2016年8月便依公告註銷了。張小英稱,理財師並未向自己的父親明確告知購買的是私募基金,但卻一直強調自己具備私募基金資質,誤導了很多人。

套路深:非法集資“花樣頻出”

除了假借私募名義,近年來非法集資的誘騙手段愈發多樣化,呈現高迷惑性、高科技感、高隱蔽性三大新趨勢。

一是開創“禪意投資法”等方式獲取投資人信任。

“我們曾是鼎益豐(全稱‘鼎益豐控股集團國際有限公司’)的‘信徒’,它讓我們相信所有錢都是上天帶給自己的,是你的就跑不掉,不是你的想要也得不到。但回過頭來看,就是通過高收益產品吸引部分投資者,然後以高提成佣金將這部分投資者發展爲公司業務員,再邀請更多人進入投資,並且互相‘洗腦’。現在資金鍊斷了,這就是一場騙局。”投資人王麗麗說。

據悉,鼎益豐前主席兼非執行董事隋廣義推崇“禪意投資法”,通過灌輸玄學理念吸引衆多投資人認購鼎益豐“原始股權”或“期權”,但目前公司已經深陷兌付危機,大量投資人血本無歸。

二是將產品包裝爲高科技、國家戰略新興賽道相關產品,科技感十足。

據部分投資人透露,此前被定性爲非法集資的盛大金禧,對外宣稱的投資項目爲新能源開發、機場鐵路建設、機器人駕駛培訓學校、智慧醫療等國家重點支持的產業;中戰華信集團控股的湖南瑪麗萊也包裝新材料、新能源、大健康、大消費四大賽道,誘騙投資人購買國家戰略礦產銣礦、瑪麗萊珠寶等項目的債權、預購等產品。

三是依靠境外註冊避開國內監管,境內投資人查詢公開網站驗證的難度極大,隱蔽性極強。

要警惕:天上不可能“掉餡餅”

面對非法集資的“花式”誘騙手段,司法機關、監管等頻頻“亮劍”。投資人也應提高警惕,掌握“避雷”技巧。

格上基金產品總監崔波建議,如果遇到推介私募產品的機構,投資者應重點核實四方面信息:一是私募管理人備案信息,查看私募管理人是否有異常或被處罰的情況,警惕合規方面存缺陷的機構;二是仔細閱讀基金合同內容,問清楚多重嵌套基金的投資範圍和信息披露情況;三是謹慎對待過度完美的淨值曲線,可以查詢多個第三方平臺,並長期跟蹤基金經理的操作,以確保其真實性;四是對過於絕對的銷售話術保持警惕,比如一定保本、超高收益、絕對不會跌等。

排排網財富合夥人項目負責人孫恩祥表示,投資人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是確保產品合法合規,私募產品可以通過登錄中基協網站覈實私募機構、任職成員、產品備案情況等信息;二是關注公司官網,必要時撥打官方電話進行覈實;三是認真閱讀基金產品合同,拒絕保本保收益的補充協議,並通過查閱月報、季報、產品估值表等驗證基金實際運行與投資策略是否相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