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商报

中绿电(000537.SZ)提升新能源领域竞争力。

3月13日晚,中绿电公告,公司与青海综能、青海德坤共同投资设立青海曦和绿德综合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曦和”),共同开发光储一体化项目。青海曦和注册资本9亿元,其中,中绿电出资4.59亿元,持有青海曦和51%股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中绿电2022年完成主业转型后,不断加码新能源业务布局,扩大装机规模,业务发展稳健的同时,公司的盈利水平也在提升。继2022年净利润大涨后,公司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7.97亿元—10.35亿元,同比增长25.94%—63.58%。

推进光储一体化项目建设

中绿电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

3月13日晚,中绿电公告,公司与青海综能、青海德坤共同对外投资设立青海曦和,该合资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等等。

据悉,青海曦和注册资本为9亿元,其中,中绿电公司以货币方式出资4.59亿元,占注册资本的51%;青海综能、青海德坤以货币方式出资4500万元、3.96亿元,占注册资本的5%、44%。

中绿电表示,本次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旨在加快推进“青海综合能源海南10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的开发建设及后续专业化管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战略布局,提升公司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助推“十四五”发展目标的实现。

除了设立合资公司之外,2024年2月26日,中绿电全资子公司鲁能新能源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陕西鲁能韩城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主要负责“鲁能韩城5万千瓦复合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及运营管理工作。此举亦是为了优化公司战略布局,提升公司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中绿电的前身是地产开发商广宇发展。2022年,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主营业务由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变更为风能和太阳能投资、开发、运营。近年来,中绿电持续拓展新能源业务,增加资源储备。截至2023年6月末,中绿电建设运营装机规模787.65万千瓦,其中自主运营429.65万千瓦,在建358万千瓦。

根据2023年度发电量完成情况数据显示,中绿电2023年度累计完成发电量9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5%。其中,风电完成发电量77.46亿千瓦时,光伏完成发电量12.29亿千瓦时。

2023年最高预盈10.35亿

官网显示,中绿电为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上市公司,业务范围包括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储能等。目前,公司在全国成立了8个区域公司,广泛布局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江苏等12个资源富集省份。

业绩方面,完成重组首年,即2022年,中绿电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元,同比虽然减少82.49%,但净利润为6.33亿元,同比增长300.88%,扣非净利润达到6.3亿元,同比增长145.61%,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完成重组的第二年,中绿电依旧保持快速发展趋势。2023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7.97亿元至10.35亿元,同比增长25.94%至63.58%;扣非净利润7.96亿元至10.33亿元,同比增长26.24%至63.97%。

值得一提的是,中绿电的重大资产重组的2022年盈利承诺完成率达到了105.97%,2023年盈利承诺实现9.44亿元,预计完成率116.85%。至此,重组置入资产将连续两年超额完成业绩承诺。

对于业绩稳增,中绿电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装机规模增加,新项目投运及风况、辐照良好,公司加强运维管理,发电量较上年同期增加;同时,公司通过贷款置换、利率压降等方式加强资金管理,融资成本降幅明显。

新能源发电行业是重资产行业。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20年起,中绿电投资规模逐步加速。2020年末,公司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分别为14.14亿元、3.41亿元;截至2023年9月末,公司固定资产总额扩张至207亿元,在建工程提升至69.69亿元,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合计276.69亿元,占当期总资产的比例达到56.25%。

为保障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中绿电通过实施多元化融资,储备资金。截至2023年9月末,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为46.93亿元;2023年12月,公司公开发行不超过50亿元的公司债券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绿电的资产负债率为60.52%,处于历史中位水平;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为3.61亿元,同比减少30.69%,进一步打开了中绿电的盈利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