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彭水萍    

在寧德時代強勢反彈帶動下,上週新能源車表現突出,每經品牌100指數10餘隻成分股周漲幅超過10%,個股集體上揚,每經品牌100指數在調整兩週後,實現反彈,周漲2.51%,周K線呈現“一陽包兩陰”形態,反彈勢頭有望延續。

證監會週末發多份文件

上週,創業板指數領銜主要股指,截至3月15日收盤,創業板指周漲4.25%,收於1884.09點,深成指周漲2.6%,收於9612.75點,上證指數週漲0.28%,收於3054.64點,每經品牌100指數週漲幅達到2.51%,以839.84點報收,表現搶眼。

目前,政策面和資金面的信號仍較積極。從政策層面看,政府工作報告明確2024年GDP目標增速5%左右,2024年的增速目標更顯高質量要求,對穩增長的重視程度凸顯。展望未來,更加積極的政策環境有望進一步吸引資金進入A股。

流動性方面,在央行“平滑信貸波動”的要求下,2月信貸規模同比偏少已是市場預期。從實際數據來看,信貸投放量符合歷史規律。“M2-M1”剪刀差回升,實體部門投融資需求有待進一步激發。在2024年廣義財政發力、三大工程託底房地產行業等有利因素下,預計政府債券融資和企業部門信貸對社融增長的支撐力度會增強。

3月15日,證監會集中發佈四項“兩強兩嚴”政策文件,涵蓋“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加強上市公司監管、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以及加強證監會自身建設”四大方面。證監會圍繞加快建設安全、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這一總目標,有力釋放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信號。

2024年春節以來,經濟數據和政策催化,累積了不少積極驗證,但經濟內生改善能否持續仍有待觀察。海外降息再延後,市場風偏待修復的背景下,白馬穩定或更穩健。

新能源兩龍頭重回升勢

從上週每經品牌100指數成分股表現來看,新能源車產業鏈和房地產板塊反彈幅度最大。其中,寧德時代、長安汽車以及華潤置地周漲幅分別達到14.56%、14.41%以及14.29%,漲幅領先。瀘州老窖、京東集團龍湖集團、拼多多以及比亞迪等個股周漲幅也均超過10%。

資料顯示,作爲動力與儲能電池雙冠軍,寧德時代全球市場競爭力強勁。在新產品方面,公司發佈凝聚態電池、神行超充電池,麒麟電池、M3P電池實現量產。公司憑藉領先的產品性能,在高端新能源車的市佔率超60%,服務超170萬輛高端車型。在新工藝方面,公司超級拉線有望進一步降本增效。2024年,公司將繼續發揮技術與產品優勢,持續拓展客戶合作,不斷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

在儲能電池方面,2023年寧德時代爲意大利ENEL電力公司交付全球最大儲能項目羣6.4GWh,並助力Nextera實現1.8GWh全球最大光儲單體項目併網;未來5年Quinbrook承諾將在美國部署10GWh+公司先進儲能解決方案。

近期,比亞迪發佈多款產品,在主流市場和高端市場持續發力。上個月,仰望U9上市,定位超性能電動跑車。仰望品牌目前已發佈U8和U9兩款車,展示了比亞迪在分佈式驅動、車身控制系統、碳陶材料等領域的技術實力,強化了公司作爲電動車行業領先者的形象。

得益於仰望品牌打開了公司產品售價天花板,提升了公司影響力,比亞迪在高端品牌的建設方面將更爲順暢。加之公司擬將回購金額由2億元提升至4億元,表明公司對自身發展信心,有助於提振市場情緒。

電池ETF覆蓋兩成分股

除了個股投資價值凸顯外,新能源車電池相關ETF同樣值得關注。其中,追蹤國證新能源車電池指數的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更是實現對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這兩隻成分股的覆蓋。

據瞭解,電池系統是新能源車中成本佔比最高的部件,其成本佔比接近40%。隨着新能源車的普及,動力電池行業規模預計將快速增長。動力電池行業具備資金壁壘高、技術迭代快的特點,導致其龍頭優勢明顯,行業集中度較高。全球頭部動力電池供應商中,中國企業市佔率佔比較大。新能源車發展浪潮利好我國新能車電池製造企業。

鋰電池ETF(159840)是工銀瑞信基金旗下的一隻ETF,該ETF跟蹤國證新能源車電池指數(指數代碼:980032),追求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的最小化。

國證新能源車電池指數由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於2015年2月17日推出。國證新能源車電池指數從滬深市場中選取30只流動性較好、市值較大的A股市場新能源車電池行業上市公司證券作爲指數樣本,以反映該產業的整體表現。總體來說,新能電池指數行業分佈較爲集中,具有較強的龍頭效應。

另外,追蹤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指數的ETF同樣值得關注,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也是該指數的兩大重倉股。目前,追蹤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的ETF包括了新能車ETF(515700)和新能源汽車ETF(516390)。

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指數(930997)選取業務涉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爲指數樣本,全面覆蓋包括新能源整車、充電樁、鋰電設備、電機電控、電池材料、電芯電池組、配套設備以及相關上游材料等。指數估值處於歷史相對低位,配置性價比日益凸顯。指數長期業績表現優於主要寬基指數,上漲彈性高於對應行業指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