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林浩

今年以來,主動權益類基金髮行市場遇冷,更多基金公司選擇發行發起式基金。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發起式基金佔比接近三成。

業內人士表示,發起式基金因發行門檻較低等優勢已成爲基金公司逆勢佈局的重要工具,但其“寬進嚴出”的特點,也考驗着基金公司對產品的長期投資和運營能力。

發起式基金佔比逐年提升

從發行市場來看,Choice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今年以來共成立的519只新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中,發起式產品數量爲153只,佔比29.5%。若將時間拉長,2020年至2023年成立的發起式基金分別爲259只、543只、662只和795只,佔比分別爲11.6%、14.9%、20.6%和27.4%。

公募基金行業素來“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發起式基金數量連創新高背後,反映出當前主動權益類基金面臨的募資困境。

據統計,截至3月15日,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的發行總規模爲1728.7億元,其中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118.8億元,佔比僅6.9%。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成立的發起式基金中,不少產品的外部投資者寥寥無幾。

例如,3月14日國壽安保數字經濟股票發起式成立。公告顯示,該基金髮行規模爲1000.12萬元,共4戶認購,除國壽安保基金及公司員工自購外,外部募資規模僅996.02元。

此外,國壽安保基金於2月28日成立的國壽安保高端裝備股票發起式更是出現零外部投資者認購的現象。無獨有偶,3月6日成立的興銀創盈一年定開債發起,僅管理人自身1戶認購,發行規模爲1000萬元。

低門檻背後的三年“大考”

“基金公司頻頻發行發起式產品,是應對市場低迷時刻的重要手段,其發行將成爲常態。發起式基金靈活度較高,且不受渠道募集檔期和規模的限制,成立相對更容易。此外,基金公司出於長遠考慮,希望能在市場低位時成立一些發起式基金,即便初始規模不大,等以後業績做好了,自然會吸引更多投資者的申購。”滬上某公募人士分析稱。

不過,發起式基金雖然成立門檻較低,但要想保持長期運營也是一種挑戰,即產品成立三年後,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2億元,基金合同將自動終止。Choice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成立時間在兩年半至三年的發起式基金共有64只(不同份額合併計算),其中10只基金的規模在2億元以下,意味着如果情況未能發生好轉,這些基金將面臨清盤的風險。

“發起式基金對基金經理來說也是一種考驗。”上述公募人士表示,實際上,發起式基金更多是由資歷較淺的基金經理來管理,這爲年輕力量提供了鍛鍊的機會,也能降低因規模大、持有人多帶來的管理壓力。但一切終要以業績說話,只有投研能力強、表現優異者才能引來更多外部資金的流入,最終通過三年“大考”的考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