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英伟达的股价一年内翻了四倍多,而与其合作的一家客户——超微计算机(Supermicro)的表现更加瞩目。

这家曾名不见经传的服务器制造商现已成为AI领域的热门供应商,其搭载英伟达AI芯片的服务器业务猛增,预计今年收入将大幅翻倍,有望超越部分大型竞争对手。过去一年间,超微计算机股价跃升逾12倍,成功跻身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并成为去年该指数中表现最亮眼的企业。

Liang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虽然与英伟达CEO黄仁勋交往已久,但两家公司的命运真正交汇于最近的人工智能热浪之中。早期,英伟达专攻游戏图形性能提升,而超微计算机则深耕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受益于云计算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随着AI时代来临,英伟达芯片成为驱动这场热潮的关键引擎,为OpenAI的ChatGPT等复杂系统提供必要的强大计算力。能够迅速、大量交付这类芯片服务器的制造商获得竞争优势,而超微计算机凭借其靠近英伟达总部的优势,双方工程团队得以全天候紧密协作。

业界观察家和分析师指出,超微计算机在AI热潮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之一在于其采用电子“构建模块”策略,能组装出多样化的服务器配置方案,相比竞品的选项更为丰富灵活。这种灵活性使得超微计算机能为自动驾驶和AI语言生成系统的开发者提供定制化基础设施,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

面对激烈竞争,超微计算机在定制服务器的速度上保持领先。其拥有的超过10亿美元库存有助于在AI芯片严重短缺时,持续获取大量英伟达高端芯片。

Liang曾在一场活动中展示即将上市的AI服务器,其上市时间直接关联到英伟达芯片的供应情况,体现了对芯片需求的紧迫性。

随着业务扩张,超微计算机需要融资采购单价高达25000美元的芯片。为此,该公司上个月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筹资15亿美元,并在三个月前通过股票发行增加6亿美元现金储备。

Liang强调:“我们亟需更多资金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并表示这笔资金还将用于强化供应链体系。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超微计算机正在美国圣何塞、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等地扩增产能。Liang正立下目标,计划在今年中期达到每月生产5000个机架服务器,其中超过一半产品服务于AI领域。据他透露,目前的制造扩张足以让公司年潜在收入突破250亿美元,相较于最新季度数据这意味着年销售额将增长约100亿美元。

尽管股价飙升,超微计算机的前景依旧光明,但它也曾遭遇一系列挑战,包括2017年内部审计引发的财务报表修正事件及其首席财务官和一位联合创始人的辞职,以及2020年SEC对其前CFO提出的会计违规指控和后续的和解协议。

Liang表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过去,现在公司专注于在AI计算市场份额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尽管戴尔科技和惠普企业等竞争对手拥有更多的员工和更高的年营收。

AMD预测到2027年AI加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美元,服务器需求也将相应增加。超微计算机最新季度报告显示,其面向AI优化的服务器销售额占比超过总收入的50%,远高于戴尔和惠普企业在此类服务器上的出货量。

针对超微计算机能否持久保持市场地位的问题,分析师意见不一。Wedbush分析师Matt Bryson指出历史上从未有服务器销售商占据超过30%的市场份额,他认为戴尔等竞争对手同样可能复制超微计算机的成功路径。

然而,其他分析师持不同看法,认为传统竞争对手难以像超微计算机那样迅速推出新产品,并且这些竞争对手往往拥有更大规模的软件和服务收入来源。

超微计算机正通过加倍投资AI和维持快速发货服务器策略来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同时通过保持较低价格吸引新客户,尽管此举使其最新季度的毛利润降至15%,低于上一季度的17%,但仍比惠普企业同期36%的毛利润率要低。

首席财务官David Weigand在年初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

“我们将通过更激进的价格策略来抓住抢占市场。”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责任编辑:于健 SF06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