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赣南师范大学抢抓江西省高校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契机,作为全省高校“原理”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组长单位,统筹负责全省高校“原理”课教学改革和牵头负责片区高校“原理”课教学改革,推动“原理”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从局部试点向全方位覆盖的纵深推进,不断推动“原理”课教学改革走深、走实、走心。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让“原理”课教学“强”起来

赣南师范大学成立由学校党委领导的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分管思政课建设校领导担任副组长,出台《赣南师范大学落实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西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任务的实施方案》。在统一部署下,建立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的备课、研课、听课、评课、晒课等机制,成立以该校为组长单位的全省“原理”课教学共同体,健全共同体运行机制,以共同体推动“原理”课教研全省联动,建立对口帮扶民办院校、基础较弱的马院制度,采取送教上门、教师结对、科研帮带等方式,提升被帮扶院校思政课建设水平。

整体谋划推进,创新内容教研教法,让“原理”课教学“活”起来

自实施“原理”课问题式专题化教学改革以来,该校整体谋划推进,聚焦重点突破,对“原理”课的内容体系、备课教研、教学方法开展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了“原理”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创建“问题+专题+特色”的内容体系。紧扣“原理”课程目标,坚持“希望学生收获什么、学生能收获什么”两条原则,聚焦教材重难点知识,在学生中征集筛选问题,凝练成12个专题,以130多个小问题构成的问题链回应专题,开发制作专题教学资源,形成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内容体系,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深度转化。

推行有组织有质量的备课教研模式。以全省高校“原理”课教学共同体和片区高校共同体为依托,充分发挥该校作为全省高校“原理”课组长单位的组织作用,建立有组织的备课团队,形成集体备课共同体,组织实施“一专题一备课”,开展“省级+片区+校内”三级备课,形成“专家导学+名师示范+专题展示+专家(师生)点评+备后研磨”备课模式。目前,举办近30场全省高校“原理”课集体备课会,邀请了数十位国内知名思政专家和教学名师为教学改革作指导、提建议。汇聚全省高校“原理”课教师力量,通过优秀教案课件征集、晒课、教学展示等方式,开展集体“研课”,在使用中结合教情和学情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度的再开发。

采取“多维立体”的专题教学方法。邀请“原理”课教师、特聘教授、兼职教师组成“一课多师”团队,鼓励团队成员发挥自身专业特长,采取一师讲一专题方式,全面实施团队教学,从“一个老师上到底”转换为“团体协同作战”;跨课程教师与“原理”课教师采取交互对话、同步课堂等方式,共议问题、共解难题,形成“双师同堂”;衔接课程专题,教师由主讲化身为主持,让学生成为讲台的主角,由学生来讲、演、评,打造“师生同台”。目前,该校聘请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馆长、红色讲解员等10多名兼职思政课教师,吸纳了来自文学院、新传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不同学科的专业教师加入思政大课堂,推出“革命音乐中的苏区精神”系列特色思政课等艺术思政课。

锚定 铸魂育人 , 打造金课 提质增效 , 让 “原理”课教学 “亮”起来

近年来,赣南师范大学锚定铸魂育人目标,纵深推进“原理”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打造金课提质增效,为“原理”课教学改革创新聚力赋能,“原理”课教学改革亮点纷呈。

增实效、育新人。通过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不断增强了“原理”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学生课堂的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明显提升,对团队成员的评教均在98分以上。同时,教学改革始终坚持育人导向,结出累累硕果,培养了一批以“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全国六强、最佳风采奖”“全省最美大学生”获得者、“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二、三等奖获得者为代表的优秀青年大学生。

强师资、塑能力。 通过“原理”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重构教学内容,重建教学体系, 深入开展备课、讲课、听课、晒课、研课等活动 ,实施“传帮带”工程,不断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近年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依托,赣南师范大学获批江西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江西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团队培育对象和江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团队,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获“江西省工人先锋号”称号,以“原理”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为选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思政课专项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原理”课程及相关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和江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成员获得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标兵等荣誉近20项。(贺新春 程东旺 刘国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