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丁莉  廣州報道

日前,國資委在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4年第1次專題推進會上表示,要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特別是對國家急需或緊缺、有強基礎支撐作用、正向外溢效應大的領域提高國有企業戰略支撐作用,例如“人工智能+”等。

事實上,今年以來,國資委已多次點題“人工智能”,有關信號正積極釋放。

此前1月份,國資委祕書長、新聞發言人莊樹新曾透露,國資委正謀劃遴選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百項工程”,實施AI+專項行動;2月中旬召開的“AI賦能 產業煥新”中央企業人工智能專題推進會上,國資委再次表示,央企要主動擁抱人工智能帶來的深刻變革,發揮需求大、配套全、場景多的優勢,帶頭搶抓、加快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時值多省開始佈局未來產業,央企入局AI恰好趕上各地產業格局重構的節點。對廣東而言,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長期作爲優勢支柱已積累了雄厚基礎;今年廣東發佈的五大未來產業中,人工智能也佔據着重要地位。

目前,五家在粵央企或發力基礎研究,或鏈接應用場景,均已結合自身優勢稟賦參與佈局;其中至少兩家成立了專門子公司或研究院,瞄準數據等核心底座。

而相比於純粹的技術供給和應用推廣,央企更重要的作用還在於生態搭建。多位央企負責人認爲,央企在全局性的產業規劃和資源配置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能夠與廣東省產業基礎結合形成有效佈局,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的整體發展。

在粵央企入局“AI+”

就廣東產業基礎而言,2022年全省規上電子信息製造業營收已近5萬億元,支柱作用顯著;今年春節後發佈的未來電子信息產業集羣行動計劃又將人工智能作爲了重要內容。預計到2025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

此背景下,在粵央企在人工智能領域走得較早,目前五家均相繼入局。

數據是人工智能時代的核心要素之一,早在三四年前,部分央企已起步,圍繞人工智能、數據要素化先後成立了子公司或研究院,從事基礎研究與技術供給。

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爲例,2020年便同清華大學合作研究,後又聯合成立了數據治理工程研究院;2022年底,其旗下子公司中國電子數據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據產業集團”)正式成立。

南方電網也於同年3月組建了二級子公司南方電網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網人工智能公司”),公開信息顯示,該子公司定位爲研究和試驗發展,主要聚焦在人工智能應用系統、軟件、理論與算法等方面的開發。

去年9月,南方電網發佈了行業首個自主可控電力大模型“大瓦特”,其突破了軟硬件適配、預訓練、模型微調等多個技術門檻,可面向普通電力用戶提供故障報修、家庭節能診斷等服務,爲專業電力市場用戶進行電力設施維護和故障排除指導,並輔助電力行業員工識別缺陷場景圖像細節及自動生成報告。

業內普遍認爲,國企央企參與到基礎研究中來,將扭轉既往產業界對原始創新參與不足的短板,也呼應了此前國資委“基礎研究也應是央企重要主業”的要求,尤其壯大了蓄勢待發的未來產業所亟需的基礎研究隊列。

此外,其他央企也多作爲應用方跨界邁入人工智能賽道。華僑城集團最早提出“文旅產業嫁接AI”,通過投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使旗下旅遊業務運行實現“一張圖”監測;中廣核集團水下巡檢智能機器人已完成示範,其打造的過程管理信息基礎平臺“智慧工地”已應用於其各在建核電項目中;南方航空也已經在廣州全球首推了“基於AR的智慧維修新方式”……

依託央企規模大、場景廣的優勢,前沿技術可以通過其龐大的業務網絡迅速落地,在此過程中獲取海量數據、快速迭代,並形成示範效應。

例如,經過應用與訓練,南網的電力大模型“大瓦特”已應用於南方五省80餘個場景。目前,其“無人客服”代替率已達80%,每日可處理1萬張問題圖片,識別效率是傳統人工智能算法的10倍,並能針對電網異常秒級生成預案。

瞄準數據核心底座

從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來看,廣東已憑藉集聚的大量頭部企業在算法方面建立起初步優勢;隨着廣深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的落地,到2025年,廣東智能算力規模也有望實現全國第一,南方電網等央企爲此提供了廣泛支持。

但在數據方面,產業生態仍有欠缺。

數據產業集團有關負責人認爲,行業仍面臨數據流通和安全的“零和困境”;此外,高質量數據相對匱乏,影響着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與優化效率;數據要素市場不夠成熟,數據交易、定價、確權機制有待完善,致使數據資源流通不暢。

在此背景下,專精於數據要素化的央企入局將爲廣東帶來重要優勢。因此,儘管廣東央企在數量上相比北上並不佔優,但卻踩在了生態完善的關鍵領域。

一方面,在基礎研究領域,數據產業集團已聚焦數據要素化方面展開攻關,去年以來,中國電子數據空間技術與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等相繼揭牌,面向數據與智能領域基礎原理、核心難題發力攻堅,構建了牢靠的核心數據底座。

“作爲數據產業的‘國家隊’,我們擁有先進的產品研發體系和廣泛的行業佈局。”數據產業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數據產業集團能夠爲廣東人工智能產業提供強大的數據要素化、數字經濟建設運營與服務、數據安全、智能工程業務能力等支撐。

目前,數據產業集團已形成了制度、技術、市場“三位一體”的數據安全與數據要素化工程方案,並在全國開展了工程實踐。2023年底,公司啓動了大理、鄭州、溫州等五城的數據要素互聯網組網運行,向全國首個基於“數據元件”的數據要素網邁出了重要一步。

另一方面,央企本身也手握重要數據資源。2月19日,國家數據局等四部門發佈《關於開展全國數據資源調查的通知》,中央企業被列爲重要調查對象。

在數據產業集團有關負責人看來,這進一步增強了數據資源化的緊迫性,對數據產業集團意味着重要機遇,“隨着各單位對數據要素化需求的提升,公司將獲得更多與政府、企業合作的機會,進一步深化業務佈局,提升市場份額;在此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進一步深入瞭解各類主體的數據資源情況與需求,豐富應用場景,培育新產業、新模式,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

擔起AI生態“攢局人”

2023年9月4日,聚焦安全生產、智慧倉儲、智能調度等電力數字化領域,南網人工智能公司組織的“賽馬”開賽,多家參賽單位針對南網需求提出瞭解決思路並完成算法開發,最終通過“算法比拼”贏取合同。

在過去一年中,圍繞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算法,南網人工智能公司組織下類似的“賽馬”開展了四場,吸引了來自北上廣等地的科技企業、高校和電力生態企業50餘支隊伍參與競技,推動了技術迭代與進步。在此過程中,央企已超出單純應用方或採購方的角色,其資源聚合與配置的優勢可見一斑。

南網有關負責人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透露,接下來,公司將繼續擴大自主可控算力集羣,發佈國內首個分佈式AI算力調度交易平臺,建成一批“大模型+高效計算+電力場景”示範工程……其2024年度計劃大部分仍以“建生態”爲目的。

無獨有偶,數據產業集團也在推進產學研用融合的“數據要素×”生態,目前已形成了由100餘家數據資源商、10餘家元件開發商、400餘家產品開發商構成的多層次數據產業生態圈。圍繞數據資源、數據要素和數據應用,積極拓展生態合作伙伴,推動數據“入庫上網”,豐富數據應用,加快構建“全程全網”數據要素流通和統一供需配置體系,服務全國一體化的數據交易市場化體系建設;其構建的“安全可信數據空間”也進一步促進了行業內各類數據的共享融合。

此外,面向下游,央企還鏈接起了廣泛的應用場景。

數據產業集團已向下遊觸達了金融、醫療、交通、能源、商業服務、園區運營等行業,拓展了多樣化的行業數字化轉型場景。去年,其助力溫州上線全國首單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應用場景,以“安診無憂”“無憂背調”“信貸數據寶”等應用場景爲智慧醫療、人才招聘、信用貸款等多項服務提供了平臺保障。

這種生態聚合角色既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人工智能+”行動相呼應,又符合國資委給予央企的“統籌”定位。

“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技術創新,更強調開放合作和生態構建。”有關負責人表示,央企在全局性的產業規劃和資源配置方面優勢顯著,能統籌整合央地資源,使之與廣東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等關鍵領域結合,推動產業鏈條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

(作者:丁莉 編輯:李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