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趙心怡 邵好

今年以來,“永不賣出”的“註銷式回購”熱度漸起。

3月20日晚間,國金證券發佈公告稱,公司股東大會已審議通過了股份回購方案,按照計劃,公司將回購5000萬元至1億元股份,並將其註銷。股東大會通過後,該方案便可進入實施階段。

“註銷式回購”以往並不多見,卻在今年成爲潮流。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年內已有超80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計劃,回購上限金額近千億元,遠超上年同期。值得注意的是,“註銷式回購”明顯增多,其中不乏市值超千億元的行業龍頭公司。

監管正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份。 

證監會日前發佈的《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中提出,要推動優質上市公司積極開展股份回購,引導更多公司回購註銷,增強穩市效果。

對於“註銷式回購”密集增加,有業內人士表示,用註銷式回購來提升股東回報直接且高效,不需要支付分紅稅,可以直接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註銷式回購”明顯增多

數據顯示,年內已有超80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計劃,回購上限金額超900億元。

從回購目的來看,今年以“市值管理”爲目的的回購案例增多,多家公司發起“註銷式回購”。年內超50家上市公司新增“註銷式”回購計劃,加上30餘家已披露回購計劃的公司,合計超80家,已超過2023年全年的55家。

“註銷式回購”的隊伍中,不乏市值超千億的行業龍頭,如藥明康德、比亞迪、東方財富、美的集團等。

3月9日,藥明康德公告稱,爲進一步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公司擬繼續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A股股票,擬回購資金總額爲10億元,回購完成後全部予以註銷並減少註冊資本。

比亞迪在3月6日宣佈,擬使用4億元資金回購股票,用於註銷以減少註冊資本。

比亞迪稱,此次回購是基於對國家“雙碳”目標下新能源行業前景和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爲維護公司全體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穩定及提升公司價值。

東方財富則調整了股份回購用途,將原計劃“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變更爲 “用於註銷並減少註冊資本”。

2月27日,東方財富公告稱,公司股份回購實施方案完成,累計回購金額約10億元。公司稱,變更回購股份用途有利於增厚每股收益,切實提高公司股東的投資回報,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心。

監管鼓勵回購註銷

3月15日,證監會發布的《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明確提出,要推動優質上市公司積極開展股份回購,引導更多公司回購註銷,增強穩市效果。

同日,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司司長郭瑞明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強調,激發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意識,鼓勵回購註銷。

股份回購作爲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安排,具有優化資本結構、維護公司投資價值、健全投資者回報機制等方面的功能作用。“用註銷式回購來提升股東回報直接且高效,不需要支付分紅稅,可以減輕流通股股東成本。”有業內人士表示。

天風證券也在研報中提到,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後進行註銷導致股本減少,在當期利潤與分紅比率不變的情況下,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回報率、每股分紅等財務指標將提升,從而提升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今年以來,已有超1200家公司實施了回購,涉及金額約爲557億元。這意味着,隨着約千億元回購逐步實施,市場有望迎來支撐。

2023年12月15日,證監會修訂發佈《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從提高股份回購便利度、健全回購約束機制等多個角度對部分條款進行優化修訂,以更好順應市場實際和公司需求,增強回購制度包容度和便利性,推動上市公司重視回購、實施回購、規範回購,積極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

警惕“忽悠式回購”

上市公司高調回購,並不意味着投資者可以“高枕無憂”。有投資人士認爲,投資者還應關注上市公司回購進展,以防出現“忽悠式回購”的情況。

記者注意到,此前已有“回購爽約”案例出現,並遭到監管處罰。

2023年11月,合縱科技就因爲“忽悠式回購”而喫了罰單。北京證監局指出,合縱科技2023年11月13日發佈《關於回購股份方案實施情況的公告》稱,截至2023年11月10日,股份回購期限屆滿,回購期限內公司未實施回購。上述行爲違反了《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第三十六條的規定。

北京證監局對合縱科技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並將相關違規行爲記入誠信檔案。

今年3月,河北證監局在最新一期《河北上市公司監管通訊》中也指出,證監會將加大對回購的事中事後監管,對於“忽悠式回購”違法違規行爲,依法嚴厲查處。

國聯證券曾在研報中提示,同樣是將回購股份註銷,市值管理類和股權激勵註銷類的公司,市場表現卻有明顯分化。

“一般來講,前者多基於市場走勢、投資者信心等因素開展回購,後者則多由於業績承諾未兌現或受股權激勵的核心骨幹離職導致回購股份被動註銷,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投資者對公司業績的信心。”國聯證券稱。

編輯:黃梅

審覈:木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