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梓桐上海報道

近日,兩輪電動車行業頭部企業陸續釋放2023年全年財報。

根據公告,雅迪2023年度的收入增長約11.9%,達到人民幣347.63億元;公司股東應占利潤增長約22.2%,至人民幣26.4億元;每股基本盈利上升約19.6%至人民幣88.5分。但公司毛利率從2022年的約18.1%下降到了2023年的約16.9%。

與此同時,小牛電動也發佈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報告。報告顯示,該公司去年四季度營收爲4.787億元,同比下降21.8%;淨虧損爲1.302億元,與去年同期的淨虧損3710萬元相比,虧損幅度有所增加。其毛利率也低於2022年同期的22.5%,爲19.0%。

2023年全年,小牛電動營收爲26.518億元,同比下降16.3%;全年淨虧損爲2.718億元,相比上一年的淨虧損4950萬元,虧損幅度顯著擴大。

作爲兩輪電動車行業的頭部企業,瞄準全價位產品的雅迪與持續探索智能化之路的小牛,一直是市場觀察行業趨勢的典型樣本,而在二者業績分化如此明顯的當下,市場開始質疑,電動車的高端化之路還好講嗎?

國內需求放緩

在財報中,雅迪表示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於公司在產品組合上的拓展,滿足了不同客戶羣的需求,同時通過增加營銷活動和擴大銷售網絡,推動了電動車、電池及充電器的高銷量。

通過增加分銷商和銷售點的數量,雅迪仍在持續擴大其銷售網絡,從而提高市場覆蓋率和滲透率。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雅迪在中國擁有逾4000家分銷商,下屬子分銷商的銷售點超過40000個,而2022年的銷售點數量超過32000個。

自2019年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出臺以來,電動兩輪車行業的頭部效應增強,逐漸形成了以雅迪、愛瑪爲“兩超”,新日、九號等爲“多強”的格局。安信證券的數據顯示,以2022年銷量計,雅迪和愛瑪合計佔據43.2%的市場份額。

2023年度,雅迪的研發費用增加了約7.8%,達到人民幣11.92億元。公司推出了多款新型電動車型,包括33款新型電動車和16款新型電動踏板車,還開發了石墨烯電池和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極鈉1號”。而2023年度公司的銷售及分銷開支爲人民幣14.36億元,同比增長約5.7%。

據研究機構Market Research Furture的報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兩輪電動車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4.57%,爲中國兩輪電動車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雅迪的分銷網絡已擴展至歐洲、東南亞、南美及中美洲等90多個國家。公司在越南北江省諒江縣譚黃工業園區的生產基地奠基,預計將於2025年投產,設計年產能爲兩百萬輛電動車,約30%的產量將出口至東南亞其他國家。

從財報來看,這一模式有效增加了收入、減少了庫存。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雅迪的存貨金額較上一年度降低了34.47%。

而小牛電動則將業績不佳的原因歸結爲消費趨勢的變化與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小牛高管層在業績電話會議中坦言,去年下半年,中國一線城市的消費降級,引發了高端市場客戶的謹慎消費行爲,銷量有所放緩。

同時海外市場上,公司也面臨着銷量挑戰,“歐洲國家(德國、荷蘭等)的電動汽車市場下滑,導致公司在歐洲的分銷合作伙伴面臨運營中斷,阻礙了去年的銷量增長”。

高端化之路

事實上,高端化之路的受阻不僅是小牛電動面臨的挑戰,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都是難題所在。

艾瑞諮詢《2023年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白皮書》預測,2023年兩輪電動車銷量增幅由同期的15.2%下降至7.8%。華創證券也預測,未來3年行業銷量複合增速將由2019-2022年的18%下降至5%-10%。

以雅迪爲例,其旗下產品探索X7的起售價爲5990元,奢想Q9和冠能摩登的起售價則分別爲3790元和2990元,低於2022年發售的6999元的冠能3S9 MAX。整體上看,2023年上半年,雅迪平均單車收入爲1379元,較上年同期的1442元下降4.37%。

據雅迪2023年全年財報,雅迪電動兩輪車平均單車收入從2022年的約1569.63元人民幣/臺下降到2023年的約1485.42元人民幣/臺,公司毛利率從2022年的約18.1%下降到了2023年的約16.9%,反映了公司在成本控制或定價策略上可能面臨的挑戰。

2023年,集團售出共約1650萬臺電動兩輪車,包括490萬臺電動踏板車及1160萬臺電動自行車,同比增加17.9%。因此來看,營收增速低於銷量增速。

2023年,集團的銷售成本288.78億元,同比增加13.5%。集團銷售及分銷開支14.36億元,同比增加5.7%;行政開支大增至11.05億元,同比增長23.4%。主要是由於僱員福利開支、差旅開支以及諮詢及專業服務開支增加所致。集團研發費用11.92億元,同比增加7.8%,主要由於僱員福利開支、使用的原材料和消耗品以及其他開支增加所致。

而反觀小牛電動,同樣無法繞過燒錢營銷的漩渦。

2023年,小牛電動的運營費用高達8.91億元,同比增長14.9%。業績電話會上,高管層稱,去年公司深度參與品牌與營銷活動,利用各種用戶活動和跨品牌合作加強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公司透過策略性傳播及營銷活動持續強大線上影響力,短視頻平臺的內容產生超過2.5億次觀看”。

但在線下,小牛電動的門店網絡卻有所收縮。截至去年底,國內現有門店數量爲2856家,相比2022年的約3100家,減少了200餘家。不過,公司預計今年第二季度重新啓動渠道擴張,在一線至四線城市建立渠道覆蓋,增開1000—2000家門店,“今年小牛電動重點仍是提高門店銷售額,利用線上線下的流量結合”。

2023年初,小牛電動定下全年銷售100萬輛至120萬輛的銷售預期,但實際上,公司去年銷量僅70.98萬輛,同比下滑14.65%,全年目標完成度70.98%。其中,中國市場累計銷售60.1萬輛,同比下滑15.42%;海外市場累計銷售10.9萬輛,同比下滑10.1%。

安信證券的數據顯示,以2022年銷量計,雅迪、愛瑪、臺鈴這三家公司爲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的銷量前三,小牛電動僅在第九位。不過,前三名主攻中低價格段,零售價集中在3000元以下。在2022年5000元乃至7000元以上的線下市場,小牛銷量位列第二。

2024年,小牛電動繼續將銷量目標定爲100萬輛至120萬輛,併爲今年一季度定下營收4.38億元至4.8億元,同比上漲5%至15%的目標。

去年國內小牛電動的單車均價爲3344元,海外市場單車售價爲3204元,疊加銷售、配件與服務等,全球每輛電動車的收入爲3736元。這一數字遠超國內以低端爲主的雅迪、愛瑪等品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