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不寻常的顶峰相见故事发生了。

今日(3月21日)上午,“并购女王”刘晓丹掌舵的晨壹投资宣布一则重磅消息:原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将加盟晨壹基金,和创始人刘晓丹共同担任管理合伙人。

这一消息同时震动了一级市场、券商圈和互联网圈。先分享几个大家给的反应,很有意思。

有互联网高P直言,“逍遥子这是降格了啊”。我相信这并非冒犯,“降格”不是指职业价值的贬损,而是逍遥子从一个万大亿行业、二十几万员工的大公司去了一个相对小众行业、几十人的“小机构”。

券商人士则再次为“并购女王”的人际势能叹为观止。理由很简单,见惯了券商高管脱离体制下海之后的结局,小打小闹,玩票居多,反观刘晓丹,自2019年离开华泰创办晨壹,甭管市场行情、案子如何,至今还不断有大佬买单。

一级朋友的反应带着一股酸涩。有人感叹环境使人低头,“市场不好,大佬能做的努力也有限”。还有人疑问,并购大年真的来了吗?这几年大家期待的并购市场崛起是不是有些一厢情愿?

事实证明,我们从别人身上看到的还是自己。

回归正题。企业高管在功成身退之后转型投资,近年例子已有不少,“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大家对张勇新动向的共识。可细看还是有些差异。

一来,这位的咖位在最高一档,强人中的强人。张勇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当之无愧的造浪者,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商业史上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之一。

二来,高管转型做投资,做早期和VC居多。比如陆奇做了奇绩创坛,YC模式的创业孵化器+早期投资,干嘉伟加入高瓴做运营合伙人,投的、赋能的也大都“舒适区”内的早期项目,包括阿里的吴泳铭创办的元璟,也是围绕阿里业务延伸的双币VC。

张勇直接上了难度,切入挑战系数很高的PE做buyout。

再来,张勇没有自己做基金,但参与的姿态是all in。产业人士加入机构,参与方式有很多种,有自己做基金的,还不少有在大基金挂“运营合伙人”、“投资合伙人”title的,这类常是兼职或者只参与部分。张勇加入晨壹的title是“管理合伙人”,这已经不是全职或兼职的概念了,大概募投管退全链条都要全职带队参与进去。

不管怎样,强人的加入总是个积极信号,对于一级市场,尤其并购市场是个很强提振,所有人都会相当期待。

可以这么说。在存量市场里,最值得期待的投资产品就是并购基金,而在并购市场上,可能没有比这对组合承载更高期待的了,2024的市场势能顶峰,大概就在这对组合身上了。

情理之中,顶峰相见

在展开下一话题之前,还是要感叹一下并购女王的过人之处。

不知该叫能力还是天分,她是真的会交朋友,不只是面上的人缘好,而是真能把大家拉到一张桌子做买卖,这贯穿了并购女王的职业生涯。我们曾在《左手高瓴右手红杉,人人都爱刘晓丹》也曾写过,并购女王同局的对手,量级总是惊人。

我们看看张勇和晨壹这家并购基金的契合点。

晨壹的诉求比较好猜,通稿也给出了部分线索:企业管理和产业运营。这是buyout最需要的核心能力之一,参照KKR、凯雷等PE的发展路径也可知,企业经营经验高度丰富的职业经理人的加入会使并购尤其后续的整合环节更具执行力。更何况张勇本就是最对口的CFO出身,先后任职于安达信、普华永道两大会计师事务所,而后加入盛大集团任财务总监,阿里时期也有一系列并购操盘的经验,他的加入定能使晨壹如虎添翼。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张勇呢?

已经做到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看似选择很多,细盘也有限。

功成名就、财富自由之后,退休算是一条路,但1972年出生的张勇正值壮年,明显还有折腾的心气,退休显然不符合这一阶段的状态。创业也是一条,可互联网黄金时代已过,围绕过往主业创业的上限,不管在层次还是体量都无可能高过当年的阿里。

张勇是个对层次、高度有追求的人。马云曾在2007年问张勇为什么加入阿里,张勇的回答是:我已经做过一个30亿美金的上市公司了,我想做一个300亿美金的上市公司,这是我来阿里的原因。

因此,投资似是更合理的另一条路,这里又延伸出来几个选择,VC还是PE,自己创办还是加入大基金,或者干脆成立个家办?不管每一条路都走得通,本身不缺资金,叠加张勇的个人势能,不管募资、投资,夸张点说,不排除指缝里漏点资源都能把一只基金运转起来了。

线索也曾一度浮现。张勇告别阿里之际,曾获阿里10亿美元的支持,设立面向未来的科技基金——围绕阿里,掌舵一个首期规模相当可观的科技VC。

但张勇最终却加入晨壹,与并购女王并肩。显然,他做出了一个当下最务实的选择——先认路,找帮手,并给自己寻了一块最有发挥空间的地界。

不管一级的人看不看好并购,至少张勇身体力行的看好并购,通稿中他用“巨大机遇”形容这个市场。企业方往往是并购大潮的先头部队,或许张勇作为曾站在行业高点的管理者已经嗅到了不一样的机会。

这场双向奔赴还有一个小巧合,刘晓丹和张勇均是1972年生人,他们是同代际同年龄的搭档,在一些理念和沟通想必也存在天然契合,52岁也正是打拼事业的黄金期。

回头再看看高管转型投资,虽是某种程度的标准路径,打开方式却差异很大。

比如加入高瓴的干嘉伟,在搞地推做运营做增长上,他是最对口、最无出其右的能力者,可以“即插即用”放在机构的投后和运营当中,做个加法再适合不过。

再比如王慧文,虽未正式加入某家机构做投资人,但尝试孵化光年之外的操作接近早期投资人的“攒局”,也体现了他的典型特点。作为大型企业曾经的二把手,未必像干嘉伟的在特定业务能力那么强,但在承接集团战略包括落地到打法、搭建组织等,在这方面他是执行经验最好的人。

在已有的几个例子中,要论资源、高度、业务触手,张勇的势能显然是最强的。他当然也可以做LP,做个大基金的兼职合伙人,但当个“闲散人员”显然是种对才能和心气的浪费。现在他既选了这条路,就一定会去找空间最大、驱动力最大、想象力最强的一块,去做最难干也最发挥优势的事,于是做了buyout PE的管理合伙人。

并购市场也需要这样的人。全球最大最顶尖的电商平台的CEO,各种风浪都见过,困难克服过,创造过一系列写进商业历史的东西,行业上限足够高,答卷分数组足够高。

再者,每个做并购的人都会讲,并购市场起不来,缺的就是这种人,现在张勇有机会打出层次最高的样儿来。就像钢琴必须要有个朗朗,篮球必须要有个乔丹,钢琴和篮球才能真正被带动起来一样,中国的并购市场现在有个脱离了原本身份、层次又这么高的人加入,也是意义重大。

承载了最多误解的人

关于张勇在阿里时期的评价,我邀请了两位同事谈了谈他们的看法,总得来说,论点偏向张勇,但论据很有趣,不妨听听。

以下是张楠的看法:

张勇在阿里巴巴16年,连续担任多个重要角色,能力和权力边界也随之不断拓展。2007年加入阿里,先是担任淘宝首席财务官,头一年张勇是个“高级算账的”,要管财务,还要懂战略,但主要还是算账。在他加入两年后,淘宝随即实现盈利即是例证。

加入次年,张勇兼任淘宝网COO和淘宝商城(后来的天猫)总经理,2011年天猫独立,张勇出任总裁,搞出了双十一,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财、物、人,都被这个创造出来的消费节日调动起来,也为2013年9月张勇出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运营官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5年,张勇正式担任阿里集团CEO,从一个标准的CFO到阿里巴巴的CEO花了7年。按照晨壹基金在新闻稿中的表述,双十一、天猫、PC到无线、全球广泛布局是张勇的主要功绩。

你不得不承认,个体能力在一个快速发展中的组织中,有时看似的确是无可替代的。

但当张勇坐上董事会主席和CEO的职位后,变化逐渐开始显现,尤其让人不解的,是阿里在应对拼多多冲击时的迟缓和无力。2023年底,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巴巴,这被看做是张勇治下的阿里应对乏力的代价。

我在《香港“财神爷”去年赚了2127亿》中写过,2019年阿里一些中高层开始买入拼多多股票,并建议决策层对其竞争提到战略高度,但除了在产品层面有所应对,迟迟没有重量级的决策出来,“甚至连员工的竞业协议都不包括拼多多”。

4年时间,外界对张勇的风评虽不至于说骤然转向,但张勇是为阿里的掉队负了责,或者说背了锅的。

回过头来看,张勇加入阿里时,淘宝也正面临相当的危机,内部腐败、鱼龙混杂的假货、未来发展方向的争论都是困扰,这时正需要一个外来的破局者临危受命,快刀斩乱麻解决问题,这时候只要有任何一个长板能力,就可能脱颖而出,更何况会算账、懂运营、有战略,堪称六边形战士的张勇呢。

从唯结果论的角度,对张勇的评价转向没什么问题,并且也暗合了不少人的趣味,世界是个草台班子嘛,在增量市场的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张勇只是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

我的问题是,假使换一个人,就能比张勇做的更好,就能带领阿里成功狙击拼多多?还是说,阿里面对的,其实是一个超过十万人的大型公司,或者说所有大型商业组织都会遇到的,关于人的迭代问题?

因此就算张勇是六边形战士,坐到阿里CEO和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上,也是无解的。背锅也好,承担责任也罢,张勇已经证明了他破局的能力,后续不是人的问题,不能用人来解。

从难度上来看,经营一家数十万人的企业,与做并购业务没法直接比较,但总归要复杂得多。过去张勇在阿里主导过多次大型并购,但那是从阿里的战略角度,财务目的只是其一。现在加入刘晓丹的晨壹基金,做投资、并购没那么多顾虑和纠结,只需要对LP的回报负责。

不得不说,做事儿比做人、管人要简单多了。

以下是董师傅的看法(老哥论据讲的抽象,但论点我是认可的)

非得说的话,我对张勇的评价是辩证、双向的。一方面,我承认作为顶级互联网企业CEO的经验、能力之于投资、并购的巨大价值;但另一方面,我并不赞成对于阿里错失时代机会交由张勇背锅的舆论倾向。前者不用赘述,后者我有几个推论。

首先,我认为一个22万人的组织,在主要由范式变革引发的外部压力下的业务路线问题,主要交由一人(即便是CEO)承担责任,并不合理。

一方面,这种说法过于强调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过于强调个人对世界的支配作用,而忽视了群体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用误解放大了CEO职务的能力,将其切割为different class,认为处在那个阶层的人,承受任何责任,都是应有之义。

还有一种可能,是机械的唯物主义在起作用,就是说,这种观点延伸出去,应该认为作为一家22万人的企业的管理是个科学问题,既然是科学,只要算法充足,时间充足,作为CEO理应在二元选择题上做出“正确”而非“错误”的判断。

更加延伸去说,这是一种决定论,认为科学解释一切,算法解释一切。CEO作为企业最高决策人,责任就是掌握至高的算法和算力,并得出正确的运作结果。这显然是有悖常识的——前提是你相信人的自由意志。

你说,一位阿里CEO,或者说张勇拥有、而他人没有的是什么,当然是最高层次的、独一无二的经验。这也是他如今作为投资人最宝贵的价值。但,经验是社会实践中总结的规则、规律,而自由意志是上天给予的禀赋,社会经验,怎么可能治理上天禀赋?22万人的自由意志——尤其是在当下的、分裂的22万个自由意志?

我不是说经验无法治理意志因此张勇就没责任,把复杂的问题归由一人负主责是普遍现象,但我的意思是,普遍不意味着正确,这反而是群体的思维懒惰。

你说,最近几年,为什么人与人能达成的共识越来越少,撕裂越来越多?尽管单拎出来都是聪明人,放一块总会做蠢事?你怎么解释一个评论文章作者都看得到拼多多的危险,而阿里董事会看不到?这不仅证明了某种一盘散沙的论点,更说明了,整合多数人的自由意志,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起码通过“经验”无法做到。

所以我认为,换掉张勇,不是张勇的问题,而是阿里的问题。因为按照当下的社会经验,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只有一种,重塑秩序,而换掉CEO,自上而下地变,是重塑秩序最有效的工具。但这种位置人员的更迭,很大程度上和人无关。并不是张勇不足够优秀,换一个比他更优秀的人就解决问题了,而是要用秩序对抗问题。罗马最近换掉穆里尼奥,用了德罗西,立竿见影,6场拿了15分,这也是重塑秩序,如果有人非得据此认为德罗西是比穆鸟更优秀的教练,我只能说您的思维拴在磨盘上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四十条资本”(ID:DsstCapital),作者:曹玮钰、张楠,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