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久坐的人,都免不了肩頸痠痛,杭州50歲的周女士(化名)也備受困擾。爲了能緩解症狀,她聽信朋友推薦的“頭微仰、快步走”的運動方案,想免去就醫的麻煩,相信堅持一段時間就能搞定這個“小麻煩”。可不久前,她在清晨運動時被絆倒在地,脖子以下不能動彈,還大小便失禁,差點要在牀上度過餘生了。

絆倒後“脖子以下不能動”

退休前,周女士是一名需要長期低頭作業的工人,常常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退休後,也依賴電子產品,頸椎一直不大好。

1年前,她間斷性地感覺脖子疼痛和肩膀僵硬不適,近幾個月又有了手指頭麻木的情況,家人讓她就醫,但她認爲自己還不老,沒到要看病的程度,“保守治療”就可以。

於是,她嘗試了網上頸椎保護操,還有親戚朋友推薦的各種土方,自行口服止痛藥物,都收效甚微。

不久前,周女士在家人一再勸說下來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就診,麻育源主任醫師安排其做頸椎核磁檢查,結果顯示頸椎間盤突出,導致神經壓迫,這才引發了周女士脖疼、手麻等一系列症狀。

考慮到患者較長時間“保守治療”而效果欠佳,醫生建議儘快手術治療。但周女士以“沒那麼嚴重的症狀”爲由拒絕手術,沒想到五天後,她就被抬到了急診室。

那天清晨,周女士和姐妹約着在公園裏嘗試“頭微仰,快步走”運動方案,大約一公里後,腳下一絆蒜,一個趔趄倒地,頭頸部磕到地面上。“倒地後立刻感到脖子以下完全不能活動,一會兒大小便也無法控制……”

隨即,周女士由120緊急送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急診室,被確診爲急性脊髓損傷。病因是頸椎間盤突出,誘因是意外損傷。

完善相關檢查後,麻育源主任醫師等立即爲周女士做了手術,順利解除了壓迫脊髓的因素。“像患者這樣頸椎間盤突出情況下,頭部磕着就可能發生危險,如脊髓受壓發生四肢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癱瘓。”

幾天前,周女士回醫院複查,總體康復不錯,但她也很懊悔沒有儘早就醫。

這類人易患上頸突症

據悉,頸椎間盤突出症是臨牀較爲常見的脊柱疾病之一,發病率僅次於腰椎間盤突出症,常見於低頭工作時間長的,長期保持固定姿勢的人羣,如辦公室職員、電腦操作員、會計等青壯年男性和老年人羣體;經常低頭玩電子產品也是致頸突症發生的重要因素。

“頸椎的問題沒有小問題,頸肩部緊繃不適,手麻手痛,這些都是頸椎不好時發出的信號,因此頸椎有問題的人應予以充分重視,聽從醫生的建議,儘早處理。”麻育源表示,因爲此時的頸椎已是病態,或“脆弱”態,一旦碰到意外,像周大姐這樣頭頸部受到磕碰,甚至劇烈搖晃震動等就有可能危險發生。

臨牀實踐表明,脊髓神經造成嚴重損傷後再來挽救肢體活動功能,其效果往往遠遠不如早期手術的效果,因爲脊髓損傷形成後的康復遠比損前處理掉危險因素要困難。退一步講,即使是保守治療,也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至於一些土方、偏方,一定要謹慎。

預防方面,麻育源建議,工作中需要伏案的,最好1小時左右起身活動頸椎幾分鐘,讓緊張的肌肉得到舒緩,給頸椎喘息時間,或眺望遠處;閒暇之餘儘量放下手機,減輕頸椎的負擔;枕頭不宜過高,以免改變頸椎的生理曲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