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的產品政策,只贏了“保費”,輸了盈利能力,2022年虧損13.57億元、2023年虧損6.48億元,兩年總計虧損超過20億元。

文/每日財報 慄佳

“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將過去九年的盈利賠了個精光”,這句話用在“含着金鑰匙”出生的光大永明人壽身上,再適合不過了。

20年前,在政策東風下,像許多雨後春筍般萌芽而起的合資險企那樣,光大永明人壽應運而生,開啓了在中國保險市場上的本土化探索步伐。

在經歷了身份上由合資向中資的轉變後,光大永明人壽曾一度陷入困境而迷茫,但好在處於瓶頸期時也做出了相應戰略調整,以謀求突破。

然而,轉型之路也伴隨着陣痛,尤其是在當下市場競爭日趨嚴峻的背景下,光大永明人壽如何走出連虧兩年的泥潭,來提升業務、產品,乃至渠道的創新能力,也將成爲未來的一道必答題。

就在市場焦點轉向光大永明人壽時,近日又有消息稱,公司首位市場化招聘而來的總經理劉鳳全或將卸任,由公司董事長孫強暫代行總經理職責。離職傳言背後或許就是業績不佳所帶來的壓力。

兩年虧完前九年的盈利,所爲哪般?

成立於2002年4月22日的光大永明人壽,是由具有逾百年海外壽險經驗的加拿大永明金融與中國光大集團攜手組建的,成爲中國北方第一家合資壽險公司。

目前股權結構爲,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持股50%,是控股股東;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持股比例24.99%;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持股比例各爲12.505%。

在成立後,光大集團給予了光大永明人壽充分的業務支持,不僅雙方簽署了一攬子團險協議,而且旗下光大銀行網點全部對其開放,同時兩者還共同發起成立了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於2012年開業。

縱觀整個光大永明人壽的成長史,毫無疑問,光大集團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支持者角色,而光大永明人壽的成立和發展壯大也使得光大集團補齊了在保險領域的佈局,兩者互補關係越來越強。

擁有光大集團這個“香餑餑”而源源不斷輸送的保險單量,照理說可以讓光大永明人壽“錦衣玉食”,業績增長自然水到渠成。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光大永明人壽目前面臨的業績增長壓力並不小。

保費規模方面,光大永明人壽在經歷了2014年保費收入降至23.85億元的低谷之後,往後時間裏的保費增長便一路上揚,並於2018年首次突破百億大關,成功躋身百億俱樂部。

就在2018年底,光大集團發佈《公開招聘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經理》的消息,此次高調“攬才”引發業內不少關注。

來自“國壽系”的劉鳳全於2019年4月出任公司總經理,這也是公司股改後,首位面向同業市場化招募的總經理,此前幾任總經理均來自股東派出或是公司內部提拔。

劉鳳全曾任中國人壽公司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團險銷售部副總經理,團體業務部總經理,貴州省分公司、北京市分公司、湖南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中國人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等職。其任職5年來,公司保費規模大踏步增長,從2018年的103.44億元到2023年末的194.73億元,幾近翻番。

但是激進的產品政策,只贏了“保費”,輸了盈利能力,2022年虧損13.57億元、2023年虧損6.48億元,兩年總計虧損超過20億元。而在2022年之前,其盈利數值一直不高,均維持在1億元左右徘徊。也就是說,前些年好不容易所獲取的稀薄利潤,完全沒有覆蓋住目前的虧損,壓力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自2022年以來,光大永明人壽保費收入也開始出現增長乏力之勢,增速不升反降,已從當年的21.28%高位降至2023年末的14.04%,值得警惕。

償付能力提升,難解利率下行難題

去年以來,已有多家險企面臨着償付能力水平下滑的局面,爲扭轉局勢,不少保司採用增資發債的方法提高償付能力,這種做法是短期內快速提升險企流動性和償付能力的必要之舉。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26日,共有21家保險機構發債23筆,合計發債規模達到1061.7億元,爲歷史最高值。

光大永明人壽也不例外,去年12月中下旬,其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了規模不超過12.7億元(含12.7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並順利獲得監管部門批准,這也是光大永明人壽近些年來爲提升償付能力實施戰略的最大一次“手筆”。

從其償付能力充足率來看也可以證明這一點,光大永明人壽2023年四季度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爲122.18%,比2022年末提升了21個百分點;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10.94%,同比大幅提升了45.25個百分點。

與當前處於低谷的投資收益指標相結合來看,光大永明人壽持續提升的償付充足率,卻並沒有給自身業務帶來多大的提振作用,這點也值得深思。

具體來看,根據保險行業協會公佈的保險公司投資管理能力一覽表,光大永明人壽具備股權、不動產、信用風險三項投資管理能力。但自去年以來,隨着市場利率的不斷下行,對各大保險公司的實際收益產生了很大影響,尤其是對像光大永明人壽這樣的以萬能險業務爲重要抓手的保司,更是一記重擊,或面臨着一定的利差損風險。

尤其是在去年6月,監管層面出手對定價利率大於3%的保險產品,以及保底利率在2%以上的萬能險產品進行下架調控下,光大永明人壽多款產品不得不面臨下架或被動下調結算利率的局面,以此來符合監管要求。

這樣的無奈之舉,意味着對客戶和保單持有人不再具有強吸引力,也會進一步降低客戶的投資回報率,從而增加了退保的可能性。

退保率和退保金雙雙激增,改革轉型勢在必行

隨着季節的更迭而節節攀升的退保率也已經印證了以上這一點,數據顯示,2023年1-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數據顯示,當期光大永明人壽綜合退保率分別爲1.34%、2.14%、2.91%和3.44%。

其中,光大永明附加增利金賬戶年金保險(萬能型)更是以7.07億元的金額成爲年度退保冠軍;而在綜合退保率居前三名的產品中,光大永明理財二號年金保險和光大永明安鑫二號年金保險的年度退保費用也分別高達3.98億元、2.01億元,對應的退保率甚至分別達到驚人的73.14%和81.58%。也就是說,以上三個產品在2023年就累計退保了13.06億元,是當年虧損額度的一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從業務和產品結構上看,以上產品均爲壽險產品和來自銀保渠道,也顯示出長期以來光大永明人壽尚未擺脫對銀保渠道的依賴,以及對年金險等理財型保險的倚重。

當然,這樣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首當其衝的是,雖然通過銀保渠道銷售保險產品能夠增強客戶粘性,對於光大永明人壽來說存在一定益處,但高度依賴於銀保渠道也會讓自身展業能力提升和產品創新方面受到極大阻礙,這是目前其需要克服的缺陷。

其次,光大永明人壽在產品類型上同質化嚴重,且銀保渠道所售產品大多以年金儲蓄替代性產品爲主,具有輕保障、高返還的特徵,產品的內涵價值較低,無法爲自身創造較高的收益。這也是近些年整個銀行系險企存在的通病,雖然光大永明人壽在渠道拓展上不斷轉型,但更多的仍是集中在從躉交到期交的產品迭代層面,並沒有真正改變整個銀保渠道較爲簡單粗放模式的底層邏輯。

最後,投資理財型產品佔比較高的問題,更會進一步影響到投訴方面。黑貓平臺數據顯示,光大永明人壽目前投訴量已達131條,消費者投訴的業務類別主要集中在壽險業務,主要投訴原因爲對保單退費、虛假宣傳、消費誤導等情況的不滿。

顯然,過去片面追求當期利益、簡單依靠單一渠道競爭的紅海已然不復存在,光大永明人壽需要探索高質量創新發展,纔是轉型中的應有之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