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華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近期,阿里系電商餓了麼平臺在上海地區上線了醫保線上購藥功能。也就是,上海用戶在進行OTC類非處方藥的線上購買時,從原來的可使用支付寶、微信、銀行卡等支付手段外,新增可直接使用個人醫保進行支付結算。

負責實現餓了麼醫保線上購藥功能項目的團隊是支付寶醫療健康事業部,支付寶早在2016年就啓動了醫保支付的數字化業務。當時,國內醫保還是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當時支付寶負責的工作是電子社保卡醫保結算。

上海也是餓了麼在全國實現線上個人醫保進行支付結算的首個城市。據支付寶醫療健康團隊介紹,截至目前,上海作爲全國首個試點城市,在累計1000多家醫保定點門店中,上線是800多家門店支持醫保線上購藥功能,目前已累計服務87萬人次,日交易人次近1萬人次。

張俊傑還透露,目前在上海進行了首個試點之後,全國31個省中已有29個都同意開展合作,預計今年全國範圍內的核心城市都會納入醫保線上購藥這一便民舉措。

同日,支付寶醫療健康團隊數字醫保負責人介紹,目前醫保線上購藥開放的只是OTC類別的醫保藥,這類平臺原本就能線上購藥,而支付寶在其中的定位有二,一個是醫保電子憑證的身份覈驗,另一個是支付工具。

前述負責人表示,按照國家醫保局的線上結算技術規範,醫保資金支付需要依託於電子憑證的這個渠道。目前,國家醫保局的電子憑證渠道給了兩個第三方支付渠道——微信和支付寶。整體而言,支付寶是輸出了電子憑證加醫保支付能力。

支付寶醫療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張俊傑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支付寶目前的實現醫保線上購藥功能,是跟隨醫保局國家改革方向走的結果。國家改革第一步是數字化、自動化,而支付寶擁有國際上最頂尖且全國統一的一套醫保系統,這一套系統最關鍵的工作是進行標準化,也就是將所有的醫療服務和藥品全部都標準化,目前已有基礎。

而若是從宏觀層面理解醫保線上購藥這一國內出現的新動態,除了便民利民,它主要是爲了配合國家醫保局的控費和處方外流需求。

近些年,國內老齡化趨勢不斷加重,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會是醫保資金的支付能力面臨挑戰。同時,國內醫院長期無法實現“醫藥分離”,也滋生了一定的腐敗問題。而要分化醫院和科室的處方話語權,就要首先搭建院外可實現的醫保線上購藥,率先改變公衆以往形成的院內刷醫保卡支付的習慣,倒逼改革的推進。

不過,醫保作爲“唐僧肉”,長期以來一直存在各種形式的騙保。張俊傑表示,支付寶在第一天上線醫保電子支付的時候,就遇到了醫保局的顧慮——老百姓方便之後,是否會更容易騙保更容易。但後來,醫保局的顧慮被打消,究其原因在於,電子化之後,騙保的難度增加。

“以前可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實體社保卡,拿到藥店或者拿到醫院去刷”,張俊傑解釋稱,但現在數字化就能實現風控,和實體卡對比,支付地點是否合理、支付價格是否透明、是否存在價格過高現象等,都可以關注到。同理,因爲有了數字化,處方內容是否合理也可以關注到。

從監管的立場理解,在和支付寶合作後,其也可以繞開數量繁多的醫院,更直接容易的獲得更多的醫保支付數據和處方信息,有利於監管工作的開展。

在加速實現處方流轉問題上張俊傑介紹,以前各地各部門都在進行處方外流工作,有衛建委、發改委、醫院等,醫保局以往也是在國家的公共服務平臺上面搭建了處方中心。各自爲營的狀態也顯然不利於處方流轉的實現。

張俊傑認爲,目前來看,在處方中心問題上,醫保局肯定是未來的關鍵標準。上海案例也已說明,醫保未來會進一步收攏醫院的權限。也就是,醫院若是未來還想獲得醫保付費,其處方就必須要上傳到醫保局。這就給了支付寶和醫保局合作的空間。對於醫院而言,沒有更多的藉口不把一部分的藥通過醫保局的處方系統上傳到醫保憑證中,因爲支付寶的醫保購藥平臺已經建好,老百姓在院外就能實現醫保線上購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