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文化報

中國音樂劇:

​“繁花”湧現 向陽生長

本報記者 張 欣

▲ 原創音樂劇《趙氏孤兒》劇照 受訪者供圖

演藝大世界首屆音樂劇風雲榜揭曉、2024上海演藝發展論壇舉辦、《趙氏孤兒》《將進酒》等原創音樂劇獲得市場認可……我國音樂劇市場“繁花”不斷湧現,音樂劇產業正在向陽生長。

產業鏈體系趨於完善

去年5月,《劇院魅影》中文版首次亮相上海演藝大世界。以“五一”假期爲起點,在此後的34天裏,《劇院魅影》中文版以40場演出、近6.5萬人次觀演和超4850萬元的票房,創下了中國音樂劇演出市場的新紀錄。

與其他舞臺藝術類型相比,音樂劇具有更強的市場屬性,與大衆文化和新媒體的結合也更緊密,更易引起觀衆共鳴。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副總裁、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張潔表示,近年來,文化廣場核心會員音樂劇人均票房貢獻連年攀升,2023年達2224元,同年人均觀演頻次達4.24場。

中國戲曲學院藝術管理與文化交流系副教授、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會產業發展部部長鬍娜表示,音樂劇作爲“舶來品”,不僅出現了《趙氏孤兒》《在遠方》《將進酒》《俠影·詠春》等內容精良、票房亮眼的原創作品,原創音樂劇《翻國王棋》《蝶變》還實現了海外版權輸出。

爲彰顯中國音樂劇影響力與活躍度,進一步推動中國音樂劇行業健康化、產業化發展,今年首次設立演藝大世界音樂劇風雲榜。本次評委會主席阿雲嘎坦言,從音樂劇演員到音樂劇製作人,再到評委會主席,音樂劇市場的繁榮發展給了他底氣。希望通過這份榜單,選出真正“叫好”又“叫座”的優質音樂劇,促進行業發展。

演藝新空間加速聚集

音樂劇票房和上座率越來越處於相對高位,折射出觀衆的旺盛需求。

近年來,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漢口路650號的亞洲大廈,嘗試繼續推動中國音樂劇的聚集化、產業化、大衆化發展。亞華湖總經理阮豪和團隊構想了“星空間”系列計劃:借鑑“外百老匯”模式,打造小劇場音樂劇羣落。2020年8月,亞洲大廈“星空間1號”演藝空間開業,以上演音樂劇《阿波羅尼亞》駐場項目爲主。

如今,“星空間”品牌已從亞洲大廈向外拓展至大世界、南京東路第一百貨、世茂廣場,目前擁有超50個劇場。亞洲大廈也擁有10多個演藝新空間,被形象地稱爲“豎起來的百老匯”。七幕人生音樂劇市場總監袁奇說,截至目前,《阿波羅尼亞》在上海演出了915場,平均上座率仍高達95%。

上海市黃浦區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亞洲大廈、市百一店、世貿廣場、大世界等駐場演出集聚帶的形成,對上海“亞洲演藝之都”建設產生了牽引帶動效應。例如,促進了一臺好戲、繆時文化、大麥的當然有戲等公司和專業人才的集聚,爲後續發展培育動能,產業融合發展催生文化和旅遊新業態和新消費,更帶動了演藝綜合體的建設和發展。

近年來,爲全力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爲發展音樂劇提供有利環境,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針對類似的空間新形態、演出新內容、市場新動向給予高度關注和引導,並重點指導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推出全市“演藝新空間”的認定、掛牌的創新性舉措,鼓勵商業綜合體、文創園區、旅遊景區等各類空間積極引入文化和旅遊資源,充分利用空間優勢開闢演出場所。

本土化內容正在打造

融合音樂、舞蹈、戲劇和視覺效果等藝術形式的音樂劇,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

2023年,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中國歌劇舞劇院等中直院團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創作基礎,深入挖掘文化資源,打造原創音樂劇《將進酒》《俠影·詠春》等精品力作,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中鑑古、知今、明未來。

《將進酒》以李白爲主題,通過和詩以歌的創新思路,將常讀常新的中國古典詩文與當下流行的音樂劇形式和諧交融。《俠影·詠春》則通過詠春文化,展現詠春宗師梁贊用生命刺破黑暗的俠之風範。胡娜認爲,這些是紮根本土、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實踐,也是持續推動“雙效統一”的有力探索。

從《猶太人在上海》到《白蛇驚變》再到《趙氏孤兒》,用音樂劇講好中國故事,也是一級導演、上海徐俊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徐俊多年來的堅持。原創音樂劇《趙氏孤兒》立足中華文化、關切當下現實,在音樂劇的磁場中釋放經典悲劇的無限能量與震撼美感,在當代戲劇藝術的探索實踐中走向未來。徐俊表示,《趙氏孤兒》根植東西方跨文化語境,鍛造了中國氣質,以悲劇美學爲綱,深度聚焦傳統倫理價值與現代個體表達,詮釋了千載傳承的戲劇經典。從2021年5月至今,《趙氏孤兒》劇組走過20餘座城市,完成近百場演出,爲10餘萬名觀衆呈現出舞臺版的中國精神。

作爲上海的“老牌音樂劇地標”,上海文化廣場也已從“演音樂劇”生長爲“做音樂劇”的重要平臺,推出《羅密歐與朱麗葉》《基督山伯爵》《粉絲來信》等音樂劇中文版,並於2019年正式啓動“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介紹,孵化計劃以科學的孵化機制將市場與創作相聯通,現已有新國風音樂劇《南唐後主》、以“中國式父子關係及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的價值衝突”爲題材的音樂劇《南牆計劃》、聯合徐俊戲劇整合國際創作和演藝資源的音樂劇《麥克白夫人》等5部作品實現商業化運作,爲行業發掘、培養、輸送了大批年輕音樂劇創作人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