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體育報

春天多到戶外運動

陽光下活動可有效預防焦慮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發文,明確中小學校每節課間應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鬆,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到戶外活動和望遠,緩解視力疲勞。其實,戶外活動不僅可以讓眼睛得到放鬆和休息,也可以讓心情變得更加愉悅。

體育運動在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規律的體育鍛煉有助於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幫助他們增強體質、提升免疫力。不僅如此,體育鍛煉還可以調節青少年的心理和情緒,提升自信心等。

“從科研數據上看,體育活動和鍛鍊可以舒緩學生緊張的學習壓力,通過和同伴交流溝通、在運動中對抗可以消除他們的負面情緒,產生和增加積極情緒。”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國家教育質量監測體育學科負責人李佑發說。他表示,應該鼓勵學生多到戶外進行運動。“現在是春天,樹木花朵都在生長,外面會慢慢變成綠色,在天然的綠色環境和自然陽光下活動比在室內活動更有益於產生積極情緒,能有效降低和預防焦慮。戶外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有利於促進心理健康。”

運動對青少年的情緒調節和心理壓力釋放具有顯著影響,賽事活動則爲青少年參與運動提供了機會。在競技活動中,青少年通過雙方對抗分出勝負,能夠學會接受失敗和挫折,提高應變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展示類活動也爲青少年提供了舞臺,增強了自信心。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國民體質與科學健身研究中心主任徐建方說:“以學校常見的‘跑操’,也就是耐力跑爲例,能夠釋放學生多餘的能量,增強身體素質和免疫力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其緩解壓力和釋放焦躁。一些輕度對抗、有一定競爭性的體育項目則有助於青少年慢慢積累自信心和培養競爭意識,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有好處,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參與這些項目。”

除此之外,徐建方還建議學校可以設計多樣化的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爲學生提供豐富的鍛鍊機會,使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班主任可以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校園體育活動或組織班級運動比賽,體育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一些體育遊戲,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間隙得到放鬆。學校還可以與家長溝通,鼓勵家庭支持孩子的運動習慣,如一家人共同進行戶外徒步、騎行等活動,推動學生運動鍛鍊習慣的養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