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3月23日,2023年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提升总结交流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与会专家、嘉宾共同围绕提升医疗质量的新方法、新思路展开探讨。当天下午,来自麻醉科、病理科、呼吸内科、神经系统、胸外科、消化内科、器官移植、健康管理、临床营养九个专科方向的分论坛举办,带来了九场观点丰富、直面前沿的学术交流。

在胸外科专场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全新PD-1研发历程、食管癌围术期免疫治疗进展、食管癌新辅助病例以及胸外科疑难病例等主题进行了分享。来自全国各地的胸外科医务人员在分论坛上交流讨论、答疑解惑。本场论坛提出,要紧密把握科室的发展方向,不断精进专业技术水平,鼓励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新设备应用于临床,不断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消化内镜专场论坛从“指数评估”“指数治疗”“指数防控”“指数诊断”“指数建设”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围绕中国消化健康指数(2022版)、我国食管疾病健康危害现状与管理、图像增强内镜在结直肠肿瘤早筛中的应用等话题进行了分享交流。

健康管理专业论坛上的与会专家围绕健康体检与管理质控体系建设与质控指标实施、精准医疗背景下的健康管理质量控制策略、肺结节健康管理、脑认知的质量控制标准等话题展开讨论。本场论坛提出,要加强信息化健康管理建设,深化健康数据分析,更好地满足受检者的需求。

呼吸内科专业专场论坛的与会专家就肺功能检查提升、慢阻肺筛查项目开展等话题进行了经验分享,并以气道慢病门诊质控提升为主题进行了交流。同时,关于是否应及时干预有症状的PRISM人群这一话题,与会嘉宾们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在观点争锋中完善专科发展思路。

在病理专业专场论坛上,与会专家就病理质控飞行检查、病理质控中心工作等内容进行经验分享,并针对“一带一路”七省病理质控项目相关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本场论坛提出,病理质控的目的是保证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将病理质控落在日常工作中。

在麻醉专业专场论坛上,与会专家针对麻醉与围术期创新药研究进展、高质量麻醉疗效等内容进行了分享,并针对提升基层麻醉医疗服务水平展开了交流。在“专家面对面”环节中,多位专家建议借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持续推进基层麻醉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过程中,打造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增强医共体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

在神经系统专业专场论坛上,多位嘉宾对当地医院神经内科的质控工作进行了年度总结汇报。与会专家们针对神经外科质量控制、AIS血管再通新进展等内容进行了分享。专家们认为,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神经外科要时刻绷紧医疗质量这根弦,在为老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更好地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在器官移植专业专场论坛上,专家们就捐献器官获取管理及质控进展、脏器移植患者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临床实践等内容进行分享,并针对器官移植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嘉宾认为,器官移植是挽救器官衰竭患者最后的救治手段,要筑牢器官移植生命线,夯实器官捐献和移植的全链条质量控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近年来,医学营养在临床治疗上的干预作用日益突显。在临床营养专科分论坛上,国家临床营养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同时召开。会上,专家重点围绕推动落实质控工作改进目标、质量指标及单病种质量指标方案和规范临床营养诊疗过程的行为管理等内容展开了讨论。多位专家建议,应夯实结构质量,健全临床营养院、科两级诊疗路径,以多学科协作(MDT)为基础,探索以疾病为链条的临床营养专科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