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红色文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百余年的奋斗征程中积淀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秀文化结晶,具有浓郁的革命性、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实践性。红色文化是我们培育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时代新人的重要育人资源,必须善用之、会用之、勤用之,让其成为时代新人构建正向意义世界,获得全面发展的强大价值驱动力和精神导引力。

坚持历史思维,牢牢把握红色文化赋能时代新人培育的“时空脉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汲取红色文化育人力量,必须树牢历史思维,从我们已经走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重大历史时期中准确理解和精深把握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既能从空间维度审视同一时期红色文化样态呈现的时代境况,又能从时间纵向维度审视不同时期红色文化样态呈现的内在逻辑联结。生成于不同时空、在价值旨归上存在一定差异性的多样红色文化,在为不同时期培育时代所需的人才这一使命上具有一致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可以穿过历史的时空,画好红色文化的育人“延长线”,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浸润作用、化育功能。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把学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观融会贯通于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要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回答好红色文化赋能时代新人培育为何、红色文化赋能时代新人培育何为。

坚持系统思维,深掘融汇红色文化赋能时代新人培育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展系统研究。统筹研究力量,强化研究规划,积极开展革命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系统思维是重要的方法论,只有坚持系统思维才能从宏观上把握红色文化同时代新人培育的内在机理,从中观上建立红色文化赋能时代新人培育的体制机制,从微观上拿出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具体举措。一方面要系统把握红色文化内容。丰厚的红色文化内容是培育时代新人最有力的支撑。在百余年的奋斗征程中,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井冈山精神到西柏坡精神,从抗美援朝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从改革开放精神到北京奥运精神,从塞罕坝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都生动诠释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是红色文化赋能时代新人培育的“资源宝库”。另一方面要促进红色文化的融会贯通。不同时期的红色文化既有各自的价值旨归和精神依归,又有服从于红色文化这一整体概念的基本内核和文脉主线。红色文化赋能时代新人培育的质效高低也取决于不同时期红色文化样态的融通程度,因而,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普遍联系观点,深明红色文化个体的“点”与整体的“面”参在的内在传承发展规律。我们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研究阐释,把背后的时代背景讲清楚,把文化的深刻内涵讲明白,让既有思想广度又有理论深度的红色文化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要优化红色文化的供给侧,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更优质、更多样、更鲜活的红色文化内容。

坚持创新思维,有效激活红色文化赋能时代新人培育的“新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是永恒的“不变”,时代新人要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担负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必须具备识变、应变、求变的底气、志气、骨气、豪气,而这都离不开优秀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的涵育和浸润。在变动不居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要为时代新人培育赋能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才能避免落入故步自封的窠臼,也才能适应平视世界一代的成长发展需求,并能让自身获得被深入传承弘扬的新机遇、新平台、新载体。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为开辟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新方式、新路径,构建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新载体、新平台提供了诸多契机和无限可能。网络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加速,促使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和话语体系发生变化,不再局限于一般的讲述、一般的表达、一般的呈现,而可以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让红色文化的内容活起来、动起来,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牵引力,也可以借助VR、AR等技术打造虚实结合的场景,提升沉浸感、参与感、体验感,进而以可亲可感的方式走进受众的内心,触及心灵、触及灵魂。我们要加强对时代新人行为习惯和成长规律的研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行为方式等,提升红色文化育人的精准性、针对性。时效性。要主动拥抱欣欣向荣的新质生产力,依托新质生产力为红色文化发挥育人作用提供新动能,创设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多元文化育人情境。

坚持整体思维,协力夯实红色文化赋能时代新人培育的“资源底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这深刻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征程形成了一座取之不断、用之不竭的红色文化“富矿”,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和利用,就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强大作用。红色文化赋能时代新人培育的“资源底盘”首先是场域资源。文化是隐性的,但它可以通过显性场域中的实物呈现出来。承载红色文化的各类场域资源十分丰富,如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迹)等,虽处于不同区域,呈现一定的分散性,但从整体看这些场域实则构成了以红色文化为主线的瑰丽图景,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厚实基础;其次是人力资源。文化具有感染力、浸润性,但它必须依靠人即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文化的育人作用得到更为彻底地激活和发挥。建优建强对红色文化有全面了解的讲授队伍、对红色文化有深入研究的研究员队伍、对红色文化育人情境创设有丰富经验的组织者队伍,是红色文化赋能时代新人培育的重要保障;再次是活动资源。红色文化育人要依托各类高品质、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活动逐步促进价值观念传递、精神品格浸润、行为习惯养成,同纯粹的内容讲授形成协同力,发挥整体育人效应。我们要树立“化零为整”的意识,采取“联动协同”的策略,以共建共享、联学联建的方式汇聚育人队伍合力,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场域创设红色文化育人情境,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方式,提升红色文化育人质效。

注:本文系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课题:文化育人视域下红色文化赋能时代新人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3SCT189)、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度开放课题:数字资源融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项目编号:BUNSZPXZX23YB06)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贵礼(华中农业大学)

责编:王舒娴【责任编辑:詹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