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長江日報

打造中試集聚區 院士專家項目紛紛入駐

武漢經開區中試平臺集聚建設初具規模

武漢先進院新材料研發實驗室。

長江日報訊(記者王雙雙 通訊員陽豔蘭 張歡)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武漢經開區正在行動。3月28日,“武漢成果轉化中試平臺聯盟”成立大會在武漢經開區舉行,首批來自高校、研究院、企業的40家建盟成員單位加入中試平臺聯盟,將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打造“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中試產業創新模式,助推科研成果高效轉化。

中試是連接科研成果和產業化之間的“轉化橋樑”。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製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加快推動製造業中試創新發展。

長江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武漢經開區依託武漢經開區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武漢中科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先進院)等創新平臺,在軍山新城打造總面積達650畝的中試集聚區,目前已有“高性能鈦合金粉末製備與成形產業化”“生物製藥用纖維基過濾分離膜材料成果轉化”等23個院士專家項目入駐,備案省市級中試平臺22個,中試平臺集聚建設初現規模。

作爲武漢成果轉化中試平臺聯盟理事長單位,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成立一年多來,先後吸引14箇中試項目入駐研究院中試基地,10條中試產線點火運行,孵化成立科創企業9家,贏得投資機構頻頻拋來“橄欖枝”。

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李江華介紹,中試平臺聯盟將整合武漢市科技優勢和創新資源,依託高校及各類創新主體,打造集中試熟化、孵化培育、技術應用等於一體的創新交流合作平臺。

在李江華看來,科學家專攻“從0到1”的科技創新,工程師負責“從1到100”的中試放大,企業致力“從100到N”的市場推廣,多方聯動齊發力,共同打造“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中試產業創新模式,將推動更多實驗室成果跨越“最後一公里”,實現開花結果。

同爲新型研發機構,武漢先進院聚焦電子信息、新能源等領域,先後在磷酸鐵、氣凝膠、微膠囊等項目上實現產業化。

武漢先進院執行院長康翼鴻博士說,2023年,研發團隊結合湖北省磷化工產業特色,開發出以低品質磷酸及其副產物等爲原料生產磷基正極材料的技術路線,與合作企業共建年產30萬噸的磷酸鐵產線,目前首期10萬噸磷酸鐵產線已投產交付,併成功導入頭部電池企業,“從立項迎來項目投產,不到兩年完成”。

近年來,武漢經開區積極引導鼓勵企業牽頭建設中試平臺、中試基地,增強產業創新能力。武漢經開區科創局局長辛龍表示,將以中試平臺聯盟成立爲契機,推動中試產業基地創新鏈與產業鏈、信息鏈、金融鏈深度融合銜接,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質量和效率,助力武漢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