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網

新華社洛杉磯3月29日電 記者手記|異種器官移植離實用還有多遠

新華社記者譚晶晶

近日,美國馬薩諸塞綜合醫院成功爲一名男性終末期腎病患者實施特殊移植手術,將經基因編輯的豬腎臟移植入其體內。院方稱,這名男子術後恢復良好,預計很快出院。

這是全球首例活體人類移植豬腎臟手術,引發輿論廣泛關注。美國媒體稱其爲“里程碑”事件,標誌着異種器官移植的最新進步,可能爲美國及全世界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帶來生命希望。但是從異種器官移植研究的發展來看,這種治療手段走向臨牀實用仍面臨困難和風險。

可供移植的器官短缺是全世界面臨的醫學難題。美國非營利機構“器官共享聯合網絡組織”的數據顯示,僅美國就有超過10萬人等待器官移植,平均每天有17人在等待的過程中死亡。

人類器官“不夠用”,醫學界很早就想到動物。異種器官移植被認爲是未來解決人類移植器官短缺最可能的方向之一。早在20世紀60年代,醫學界就開展了多項人類異種器官移植手術,選擇黑猩猩和狒狒等靈長類動物作爲腎臟、肝臟等移植器官供體。但由於排異反應嚴重,接受移植者術後存活時間很短。這些早期的異種器官移植手術讓科學家意識到,免疫排異是異種器官移植最大的技術挑戰。

近年來,在基因編輯等新技術推動下,以豬作爲供體的異種器官移植取得較大進展。豬因其器官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和尺寸與人體器官相近,並且與人類親緣關係較遠,人畜共患疾病較少,因而被視爲人類異種器官移植的理想供體之一。科學家通過基因編輯“敲除”豬體內可能引起排異反應的基因,並插入一些人類基因,從而提高接受移植者長期存活的可能性。

此次美國實施的活體人類移植豬腎臟手術使用了經過69處基因編輯的豬腎臟,包括“敲除”會引起人類排異反應的基因,添加一些人類基因以改善器官與人體的兼容性等。此外,研究團隊讓豬體內的逆轉錄病毒基因失活,以防相關病毒影響接受移植者。

異種器官移植在美國尚未獲批正式應用。此次人體移植豬腎臟以及此前進行的幾項人體移植豬器官試驗都是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同情使用”規則下進行的。該規則適用於患有嚴重或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在不能通過已上市藥品或入組臨牀試驗的方式獲得有效治療時,可使用未經上市審批的研究性藥物或治療手段。

接受豬腎臟移植的患者是現年62歲的理查德·斯萊曼,多年來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曾長期透析,於2018年12月接受了腎移植手術,但幾年後移植的腎臟又出現衰竭跡象,不得不於去年恢復透析。後來斯萊曼出現血管通路相關併發症,醫生建議他接受豬腎臟移植方案。

據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報道,手術後斯萊曼的移植腎臟按預期發揮作用,衡量腎功能的重要指標肌酐已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目前還沒出現器官排異跡象。

這一手術的早期成功,讓研究人員燃起對豬器官進行更大規模臨牀試驗的希望。美國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縣分校醫學院外科醫生和研究員、國際異種移植協會主席穆罕默德·毛希丁說,臨牀試驗將產生下一步研究急需的關於異種器官移植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嚴格數據。

但開展更大規模的異種器官移植臨牀手術還有諸多困難和挑戰,除了免疫排異反應、動物器官病毒傳播、跨物種適配等科技難題之外,目前對人體移植動物器官的長期健康影響、接受移植者生活質量、移植器官功能維持狀況等領域還缺少研究。同時,社會上對異種器官移植的倫理邊界和相關立法還存在巨大爭議。

對異種器官移植的未來保持樂觀的同時,還需看到人類與動物器官“共存”仍前路漫漫,有待醫學界艱難探索、審慎推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