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公募基金去“明星化”的速度正在加快。

近日,證監會在《關於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中提及,“摒棄明星基金經理現象”,強化平臺型投研體系建設。

這並非監管首次提及,早在2022年證監會就在《關於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提到對“明星基金經理”現象的限制。

此前,明星基金經理文化在業內盛行,衆多個人投資者的熱情湧入,使得一些公募基金規模大幅增長,誕生了不少百億規模的網紅產品。但隨着股市調整、抱團股回落,不少投資者遭受慘重損失。

目前,業內對於去“明星化”的態度很堅決。這也說明,未來公募基金更偏向於團隊作戰,而不是靠營銷單個基金經理來推動規模增長。那麼,在未來以平臺化爲主的投研體系下,本就競爭加劇、分化顯著的公募行業,會呈現出怎樣的新業態?

去“明星化”進程加速

曾經一段時間,部分公募基金公司想要靠知名基金經理“破圈”來吸引更多流量,甚至站上娛樂性質的舞臺。但這一想法很快就遭到監管的否決。

2021年3月,中基協曾發文對公募基金開展投教宣傳活動提出倡議,引導投資者樹立正確理財觀念,嚴禁娛樂化。各機構不得開展、參與娛樂性質的相關活動。中基協發文也是源於公募基金彼時盛行的“飯圈文化”。在某社交平臺上,曾有投資者給追捧的基金經理創建粉絲後援會,業內也曾瘋傳某些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要登上綜藝節目。

“明星基金經理”這一概念並非近幾年纔有。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曾在2008年就提出重點關注一年內基金經理變動較爲頻繁的公司,同時還指出,不應過分擴大明星基金經理的作用。

某媒體曾在十幾年前就發佈過年度十大明星基金經理的評選報道,在這一評選中,“明星基金經理”的稱號主要給到權益類基金經理,入選標準是當年的收益表現,也有少數固收類基金經理憑藉穩健的收益或者規模大漲入選。

可見,“明星基金經理”這一概念主要是靠外界對其管理業績和規模的排名評選得來,但久而久之,就成爲了基金投資者購買產品時會考慮的主要因素。此前,業內就存在一些公募基金公司,雖然規模和名氣與大型公募相比較小,但卻憑藉某位基金經理拔尖的過往業績,吸引了衆多投資者的注意,而他們出色的業績背後往往靠的是押注行業賽道,靠貝塔(跟隨市場整體波動)獲得了較大收益。

2022年,證監會在《關於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有兩處提到對“明星基金經理”現象的限制,在“着力提升投研核心能力”中提及要扭轉過度依賴“明星基金經理”的發展模式;在“突出厚植行業文化理念”中提及要堅決糾正基金經理明星化、產品營銷娛樂化、基民投資粉絲化等不良風氣。

今年3月發佈的《關於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指出,強化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建設,完善投研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摒棄明星基金經理現象,強化“平臺型、團隊制、一體化、多策略”投研體系建設。

備受業內詬病的“明星基金經理”現象再次被提及,可見監管對於去“明星化”的重視程度有多高。

個人投資者愛“追星”

2019年至2021年是“明星基金經理”最輝煌的時期,彼時走出了一段“公募小牛”行情。基於基金經理綜合過往表現,再加上短期業績加持,公募基金在2020年和2021年發行的新產品格外好賣。

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兩年新成立基金規模均超過3萬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計成立規模均超過2萬億元。從單月新基金成立規模來看,2020年的7月和2021年的1月,新基金成立規模均超過5000億元。

近五年來,新基金單月成立規模最高的月份,前十名中有九個月份是在2020年和2021年內。管理有明顯行業主題特徵產品的基金經理正是2019年至2021年期間抓住了行業上漲的風口,實現了基金規模的大幅增長,有基金經理旗下權益類基金管理規模最高曾突破千億元。

比較典型的網紅基金產品包括新能源、醫藥、消費等三大主題,由於當時創造的過往超額收益較高,買的人也多,被業內稱爲公募“三駕馬車”。曾經比較受投資者關注的基金經理有易方達的張坤、景順長城的劉彥春、中歐的葛蘭、諾安的蔡嵩松、鵬華的王宗合,以及廣發的劉格菘等人,其中,蔡嵩松和王宗合已經卸任所管的所有產品。

買明星基金經理產品的投資者以個人居多。從最新規模排名來看,一些規模靠前的網紅基金中,個人投資者持有佔比遠超機構投資者。根據目前公募基金已披露的2023年年報,一隻規模在百億元以上、名稱中帶有明顯行業屬性的主動股票型基金,個人投資者佔比超90%。多隻規模超百億元的混合型基金,其個人投資者佔比也均超90%。

若按照2023年半年報統計,規模在百億元以上的混合型基金中,僅有1只基金的C類份額個人投資者持有佔比低於50%,其餘均在50%以上,且普遍集中在90%以上,最高個人投資者持有佔比爲100%,同樣的現象在主動股票型基金中也有出現。

對於個人投資者偏向買明星基金經理旗下產品的現象,某公募資深從業者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此前一些基金公司在宣傳新產品時,會傾向於告訴投資者,買基金就是“買”基金經理,投資基金就是要看人,所以導致很多投資者在選產品時會先看基金經理是誰。如今,監管的做法就是要扭轉投資者的認知,也改變基金公司的宣傳方式。

昔日“頂流”走下神壇

近兩年A股下跌,行業整體回落,讓一些明星基金經理的“神話”隨之破滅,有基金經理業績大幅回撤,也有基金經理黯然退場。自2022年開始,在公募“抱團”的新能源、醫藥和消費爲主的核心資產瓦解之後,基金淨值遭遇較高回撤。數據顯示,2022年初至2023年末,兩年時間裏,有多隻百億元規模的基金淨值虧損在40%以上。

這一切都是源於部分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過於單一,“豪賭”式押注也給基民帶來了難以承受之重。很多基民在2020年至2021年的較高位置入場,近幾年一直苦於難以解套,基金投資體驗也隨之大打折扣。

某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稱,規模上百億元的基金由於盤子太大,在選股方面會偏向行業頭部大市值公司,而這些重倉股又跟隨行業下行而大幅調整,基金淨值也會大幅回撤。有些基金經理可能管理規模過大,超過了其能力圈覆蓋的範圍。

從去年開始,一些基金公司對旗下基金經理進行“減負”,比如鵬華基金的王宗合,一口氣卸任了10只公募基金,今年2月因個人原因離任;諾安基金的蔡嵩松在去年卸任了所管的所有產品;中歐基金的葛蘭卸任了部分產品。

昔日的明星基金經理“撂挑子”不管產品,失去了基民信任的權益類基金也很難再現當年發行的盛況。對比來看,近兩年的基金銷售業績顯得極爲冷淡,僅2023年就有7個月份單月新基金成立規模在千億元以下。2023年新成立的基金規模僅1.15萬億元,相比2022年有明顯下滑,與2021年和2020年這兩年相比,更是差距甚遠。

理財魔方投資經理閆樹生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明星基金經理的業績和投資策略往往得到過市場和投資者的認可,具備較爲豐富的經驗和較高的投資能力。但伴隨着規模的增長,以及市場風格的變化等,明星基金經理在未來也未必能取得優異業績。

閆樹生還指出,明星基金經理的離職或跳槽可能會對公司的業務產生較大影響。此外,過度依賴明星基金經理也可能導致公司內部的投資能力發展不均衡,其他基金經理可能難以獲得充分的成長機會,從而影響公司的長期發展。

行業迴歸投資本質

不可否認,一些公募基金公司曾依靠明星基金經理獲得了大量品牌曝光度,從而使基金規模實現了快速增長。但目前摒棄“明星基金經理”現象的行動正在加速,一些基金公司也如上述證監會意見所言,更注重平臺型、團隊制的投研策略體系搭建。

某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公司本身就沒有所謂的明星基金經理,關於投研的體系更注重團隊作戰,希望每個基金經理都能發揮所長。一些大型公募基金公司爲擺脫個人基金經理的依賴也做了一些嘗試,比如在新發基金上聘用3到4位基金經理來共同管理,每一位基金經理都代表着不同的投資風格和策略,從而達到產品均衡配置的效果。

對於如何完善平臺型、團隊制等投研體系建設,匯添富基金方面對記者指出,要加強團隊建設,完善投研組織體系;要建立科學的投資管理流程,明確分級授權機制;要強調投資風格的清晰穩定,杜絕爲博取短期業績排名而忽視投資者長期利益的行爲。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若依靠公司平臺來比拼投研實力,一些大型公募基金公司相對更有優勢,而一些中小型公司可能會面臨同行的更大競爭。

“聚焦到中小公司,他們在資源、人才和經驗等方面均有限。相較於直接引入外部明星基金經理或培育少數明星基金經理,他們想在團隊建設和投研體系一體化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且時間週期較長,短期內公司規模壓力較大。但從中長期角度而言,這有利於降低單一基金經理對公司的影響,增強公司可持續發展力,也有利於基金公司迴歸投資本質,爲客戶創造長期價值。”閆樹生表示。

某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其在挑選基金產品時會先考慮產品的業績表現,因爲有些公司的知名基金經理會“一拖多”,而其管理的所有產品業績總歸會有差異,還是要根據產品表現來選,而不是去選人。

閆樹生認爲,除基金經理名氣度外,投資者更重視對基金歷史業績、收益來源、風險水平、投資策略,以及市場適應度等多角度、全方位的綜合評估。此外,基金投研應該重點跟蹤和關注行業不斷湧現的優秀基金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