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陝西發佈考古新成果

北周武帝原來長這樣

作者:本報記者 李潔 張哲浩

《光明日報》( 2024年03月30日 04版)

宇文邕頭像復原圖 新華社發

日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佈北周武帝宇文邕墓和北周開國皇帝宇文覺墓的考古發現及研究成果。記者從新聞發佈會獲悉,通過考古實證,目前可以確定北周帝陵的分佈範圍,還以科技考古方式對宇文邕的容貌進行了初步復原。

北周帝陵應分佈於咸陽洪瀆原

北周是中國歷史上承上啓下的重要王朝之一,奠定了隋唐大一統的基礎。北朝後期,宇文泰憑藉家族和自身的影響力,成爲關中鮮卑集團的主持者。北周定都長安,歷五帝,共二十四年。

1993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陝西咸陽陳馬村意外發現了一座北周高等級墓葬。根據出土墓誌、金璽等重要文物,其墓主應爲北周第三位皇帝武帝宇文邕及其武德皇后阿史那氏,該墓即北周孝陵。2022年,在基本建設考古過程中,考古人員又在咸陽北賀村發現了北周開國皇帝宇文覺陵墓,出土墓誌顯示該墓應爲北周靜陵。兩陵墓相距約7.8千米。

北周孝陵未發現封土、陵寢建築等設施。墓葬被多次盜掘,甬道出土武帝墓誌;武帝棺槨出土金套管、玉珠、石灰枕、鐵棺環等,武德皇后棺槨出土金花瓣、珍珠、微型坐佛等金步搖殘件;後龕發現木箱朽痕,出土鎏金銅剪刀、鎏金銅鑷子、鎏金銅耳勺等。武德皇后金璽和墓誌爲公安機關收繳,原應分別位於甬道、墓室。

北周靜陵在墓室西北部填土內清理出大量料珠、玉塊殘塊,東北部出土鎏金銅劍首,推測原有佩劍、玉組佩隨葬。在墓室北部填土內有木屑、人骨,判斷葬具爲木棺,橫置在北壁下。墓葬內出土隨葬器物以各類陶俑爲主,墓誌置於墓室入口東側。

結合宇文泰諸子墓葬的分佈情況,從宇文覺靜陵到宇文邕孝陵之間的區域是咸陽洪瀆原北周墓葬的集中分佈區,考古專家推測北周其餘3座帝陵應該沿洪瀆原的邊沿分佈。

首次以科技手段復原古代帝王容貌

頭戴帝冕、清瘦英武、不怒自威——這是研究團隊通過科技手段對北周武帝宇文邕進行的初步面貌復原,也是我國首次以科技考古方式復原古代帝王容貌,賦予歷史以鮮活氣息。

復原中國古代帝王容貌,最大的困難在於獲得古代帝王完整的顱骨和高質量的基因組數據。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團隊用專門適用於古DNA的捕獲探針,從北周武帝肢骨樣本上獲取了約100萬個可用的基因位點,還原北周武帝頭髮、皮膚、瞳孔等關鍵特徵。經過6年的反覆嘗試,終於“描繪”出宇文邕頭像。

通過顱骨CT掃描和對頭髮、皮膚和瞳孔色素等相關基因位點的分析,研究團隊認爲:“北周武帝宇文邕擁有黑色頭髮、黃色皮膚和棕色眼睛,符合典型的東北亞、東亞人長相,與人們想象中鮮卑族相貌鬚髮茂盛、髮色偏黃和高鼻深目的特徵大不相同。”

通過遺傳學分析,研究團隊發現,北周武帝宇文邕與古代契丹人、黑水靺鞨人以及現代達斡爾人、蒙古人存在最近的遺傳關係,並估計宇文邕的血統有六成源於古代黑龍江流域的東北亞人羣,三成源於古代黃河流域的農業人羣。武帝家族譜系表明,他的祖母王氏可能是北方漢人,所以,武帝有約三分之一的古代黃河流域血統,這極可能是鮮卑皇族與漢人貴族長期通婚的結果。

整合分析已發表的鮮卑人基因組數據後,研究團隊還發現,鮮卑人羣至少有60%的主要血統來源於古代黑龍江流域的東北亞人羣。同時,不同地理區域的鮮卑人內部存在一定的遺傳差異,而這種差異很可能是鮮卑人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與周邊人羣長期通婚融合的結果。這一發現,爲南北朝時期貴族之間“胡漢融合”找到了直接證據,對於中古時期通過民族融合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意義重大。

(本報記者 李潔 張哲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