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1輪融資後,地平線擬赴港上市。作爲中國智能駕駛計算方案頭部提供商之一,備受豪門青睞的地平線,雖保持業績的快速增長,但仍面臨着英偉達這類頭部品牌的壓制。

沉寂近三年後,地平線再次衝擊IPO。

3月26日,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地平線已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高盛、摩根士丹利、中信建投爲其聯席保薦人。

事實上,早在2021年,市場就曾傳出過地平線計劃赴美IPO的聲音,其籌資金額可能超過10億美元。然而,由於海內外資本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化,這次IPO嘗試並未成功。

公開資料顯示,地平線是國內市場領先的乘用車高級輔助駕駛(ADAS)和高階自動駕駛(AD)解決方案供應商,擁有專有的軟硬件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自地平線於2015年成立之後,便吸引了衆多資方的目光。其中不乏紅杉中國、高瓴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以及上汽集團、比亞迪等汽車行業的頭部企業,最新投後估值高達629億人民幣。

然而地平線近幾年的業績雖增長迅速,但受制於鉅額的研發投入,遲遲未能實現盈利。隨着智能駕駛芯片賽道的不斷成熟,馬太效應凸顯,如何突破英偉達,搶佔更多市場份額,同樣是地平線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豪門雲集的資方

2015年,餘凱、黃暢、陶斐雯,攜手一批科學家創立地平線後,公司便進入到了衆多資方的視線中。

三人均出自百度,其中餘凱曾擔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長,在計算機工程領域有着25年的研發經驗;黃暢曾擔任百度研發架構師;陶斐雯也曾在百度任職。

得益於業內頂尖研發團隊背書,地平線一路融資順利。2015年,地平線便完成了兩輪融資,此後更是融資了11輪,累計融資總額約爲2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2月,地平線獲得6億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SK中國、SK海力士以及數家中國一線汽車集團(與旗下基金)聯合領投,投後估值達到30億美元。

2020年12月,地平線啓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據公開信息,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完成1.5億美金融資。

2022年6月,地平線宣佈獲得中國一汽集團的戰略投資並完成交割;同11月,地平線接受奇瑞汽車D輪融資後,投後估值達到8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29億元。

目前,地平線的資方陣容十分豪華,不僅包括衆多車企,還包括不少產業鏈相關企業和知名投資機構。

具體來看,車企包括上汽集團、廣汽資本、長城汽車、比亞迪、一汽集團、奇瑞汽車等;相關產業鏈企業包括Intel、SK Hynix、寧德時代、立訊精密、星宇股份、韋爾股份、舜宇光學;以及紅杉中國、高瓴資本、中金資本在內的投資機構。

招股書顯示,目前上汽集團通過SAIC QIJUN I Holdings Limited持股10.02%;大衆集團旗下CARIAD Estonia AS持股2.64%;寧德時代通過香港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12%;比亞迪通過旗下Golden Link Worldwide Limited持有地平線0.13%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線創始團隊仍牢牢掌控着公司的話語權。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餘凱、黃暢、陶斐雯雖然只分別擁有16.95%、3.82%、1.66%的實益權益,但卻有着55.95%、12.61%、5.47%的投票權。

客戶羣也值得關注。招股書顯示,公司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已獲得24家OEM(31個OEM品牌)採用,並裝備於超過230款車型。包括大衆、上汽集團、比亞迪、吉利、理想、蔚來等在內的主流車企,以及博世、採埃孚等在內的跨國零部件巨頭,均爲地平線的合作伙伴。

此外,公司還強調截至2023年12月31日,前十大中國整車廠均爲地平線的客戶。按2023年解決方案裝機量計算,地平線爲中國本土整車廠的第二大高級輔助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市場份額爲21.3%。

三年累虧175億

被寄予厚望的地平線,依舊未能實現盈利。

招股書顯示,地平線自2021年大規模量產解決方案起,按年度裝機量計算,是首家且每年均爲最大的提供前裝量產的高級輔助和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中國公司。

正因此,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營收均有着不錯的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地平線的收入分別爲4.67億元、9.06億元、15.5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82.3%。

具體來看,地平線主要營收來自“汽車解決方案”,即向車企提供的智駕處理硬件,與專有算法及軟件結合的方案,具體包括產品解決方案和授權及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產品解決方案和授權及服務的營收在2021年均爲2億元左右,到了2023年,授權及服務營收達到9.63億,遠超產品解決方案5.06億的營收。

更令市場期待的是,地平線的毛利不斷增長,且有着較高且穩定毛利率。2021年至2023年,地平線毛利分別是3.31億元、6.27億元和10.94億元;毛利率分別是70.9%、69.3%、70.5%。

然而表現出色的營收和毛利率,卻仍未能讓地平線實現盈利,2021年至2023年,地平線分別虧損20.64億元、87.2億元、67.39億元;經調整虧損淨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別爲11.03億元、18.91億元、16.35億元。

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地平線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十分巨大。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地平線的研發支出分別爲11.43億、18.79億、23.66億元人民幣,遠超其營收規模。

事實上,地平線頗爲重視科研人才。招股書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底,地平線全職研發團隊1478人,佔全體員工總數的71.5%,研發投入的60%用於留住這些研發隊伍。

值得注意的是,地平線賬上現金還比較充足,招股書顯示,截止2023年12月,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113.6億元。

挑戰英偉達

然而,地平線所處的智能駕駛芯片賽道,正面臨着國外企業的嚴重擠兌。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統計,2023年智駕域控芯片排名前四的分別是特斯拉FSD芯片、英偉達Orin、MobileyeEyeQ4H和MobileyeEyeQ5H,對應市場份額分別爲34.4%、32.6%、5.7%和5%。

其中,特斯拉FSD芯片和英偉達Orin去年的裝機量均突破百萬,分別爲120.8萬顆、114.7萬顆。而地平線三款車規級芯片征程5、征程2和征程3,合計剛剛突破40萬顆,僅佔據11.4%的市場份額,落後於其直接競爭者英偉達。

事實上,在頭部效應顯著的智駕芯片領域,若無法做到頭部,往往意味着淘汰。據悉,2023年6月一度被譽爲“智駕芯片第一股”的黑芝麻智能就曾IPO失敗,其失敗原因或是因爲其2020年到2022年虧掉了58.71億元。

此外,地平線還面臨着產能過剩的挑戰。2024年2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爲47.7萬輛,同比下降了9.2%,2023年新能源車的銷量相較於前幾年增速也明顯放緩。

作爲智駕芯片主要載體,這也直接影響到了智駕芯片的銷量。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末,全球前15大芯片公司已經歷11個季度的“存貨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線在自動輔助導航駕駛領域的表現不俗。根據餘凱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上的表述,2023年地平線在自動輔助導航駕駛計算方案市場份額相比2023年上半年提升至35.49%,增幅最大;位居第一的是英偉達,佔據了48.9%的市場份額。

數據顯示,2023年高級輔助駕駛技術在全球及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滲透率均已超過50%,且呈穩定增長態勢。對於地平線來說,如何在不斷搶佔更多市場份額的同時,逐步擺脫虧損形成自己的造血能力,仍需公司管理層進一步探索。

責任編輯 | 陳斌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