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业绩本身相比,更能体现“寿险一哥”身份的,可能是中国人寿对行业形势变化的研判与应对。

跨越周期、长期视角、立足长远、长期主义、平衡长期与短期、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的表达,出现在中国人寿(601628)近期对2023年业绩的发布中。据券商中国记者查阅历年资料,“跨越周期”字眼是首次出现在中国人寿年报中,对应的语境是大类资产配置。

强化资产负债管理

作为经营长期业务的国内第一大寿险公司,中国人寿近年谈“资产负债管理”已是常事,而2023年年报仍体现了其对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视显著提升。在通常作为阐述亮点和重点的年报致辞章节,中国人寿首次将“强化资负管理”单独列示。

“我们强化资负管理,持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在年报致辞中介绍,“我们深入分析资产负债两端新变化,持续研究利率走势,始终坚持价值引领,强化系统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思维,将资产负债管理理念贯穿至产品供给、业务发展、资产配置、风险防控各环节,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平衡好资产与负债、长期与短期的关系,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3月28日的业绩发布会上,白涛再度提及,“我们持续研究利率的走势,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保险业务在保持规模增长的同时,业务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坚持以跨越周期的长期视角做好大类资产的配置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总精算师专业背景的利明光在升任中国人寿总裁之初,谈经营思路时就提到“要做好资产负债统筹”。在此次业绩发布会上,他再次表示,低利率环境下的寿险应对,首先就是理念先行,要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作用,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到公司经营的整个链条。

他举例,“像产品开发与服务、销售、客户服务、投资管理、运营管理、费用管理、资本管理、合规管理等等,中国人寿做了大量的功课在这些方面。目的是什么?就是统一理念,统一思想,在新的利率环境下相向而行,形成合力。”

用一句话说是,“在深谙负债特征的前提下搞好投资,在深谙投资的前提下做好产品供给。”利明光说,总之就是,多措并举,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长期主义,坚持资负联动,不断地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加强成本管控和承保管理

对资产负债管理的两端,即资产端和负债端,中国人寿也分别有提及。

负债方面,年报提到“持续加强成本管控和承保管理”。

寿险负债端成本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利明光在发布会上提到,在保险产品方面,要丰富各类产品的供给,着力建设的产品体系是“形态多元、期限多元、成本多元”。

他还表示,要不断强化承保能力建设。“我们在强调巨量数据的使用与分析,不断地提升公司风险识别能力、风险定价能力,这些能力的建设最终给公司带来利润的多元化。”

“降本增效”也被提及。“我们不断强化科技应用,将费用的使用效率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同时我们也会按照监管关于‘报行合一’的要求,将费用管理更加精细化,为公司降本增效作出贡献。”利明光说。

中国人寿副总裁白凯介绍银保“报行合一”进展时称,中国人寿设计了全新的银保产品体系,进一步加强了银保渠道的费用管理,已完成全部代理银行的手续费协议的换签工作,整体实现了平稳过渡,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的推行使银行代理手续费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按照“报行合一”要求,严格进行费用管理,费用的精细化管理程度大幅提升。

“下一步如果‘报行合一’范围扩大到个险,我们认为长期来看仍然是有助于促进降本增效,提升资本、资源的使用效率。”白凯说。

努力稳定投资收益

从资产端来看,保险投资收益过去几年难以避免地出现波动。截至2023年年末,中国人寿总资产为5.89万亿元,投资资产达5.67万亿元。面对利率下行趋势和波动的市场环境,如此大体量的资产能否稳定整体收益水平?

“我们有信心实现相对稳定的长期投资收益。”中国人寿副总裁、首席投资官刘晖表示,中国人寿目前的资产配置稳健,优质资产储备丰厚,具备了抵御不利因素带来的短期波动影响的能力。

具体怎么做?中国人寿在年报中表示: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的理念,持续加强投资专业能力建设,坚持以跨越周期的长期视角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在资本市场低位积极布局具有中长期价值增长空间的行业领域,强化投资风险管控,努力稳定投资收益。

刘晖在发布会上坦言,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压力在加大,面对当前市场,中国人寿在资产配置方面的基调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

一是守正固本,稳定固收核心基本盘。将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的匹配,在继续加大长久期资产配置力度的同时,重点关注银行资本债、存款等收益率方面有优势的品种,重视交易投资机会、增厚投资收益。

二是长线布局,发挥权益投资的“关键少数”作用。重视高质量高股息股票的配置,在连续多年布局的基础上会适度增配。同时,关注前瞻,把握好配置时机,把握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方面带来的机遇。

三是创新应变,提升另类投资的价值贡献。聚焦优势赛道、核心资产,丰富另类投资策略,把握期间有丰富现金流的资产配置,加大在ABS、REITs、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的投资。

四是坚守底线,强化风险管控能力。坚持稳健审慎的投资风格,从严把控投资项目的信用风险和资产质量,将投资风险敞口跟资本实力、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