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薛冰冰 實習記者 馬欣雨

2024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積極打造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這是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此之前,2月2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強調,鼓勵發展與平臺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結合的物流新模式。

政策產業共振下,低空經濟概念持續火熱,也打開了一個萬億級的產業新賽道。有研報指出,2024年或成爲低空經濟發展元年,通用航空、運行保障、低空運營等相關產業鏈將迎來發展機遇。

民航局作爲國家民用航空事務主管部門,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中主要承擔着行業管理職責。爲此,民航局3月29日專門召開推進低空經濟發展專題新聞發佈會,介紹低空經濟相關業態近年來取得的積極成效。並表示下一步要立足自身職責,在航空器適航審定、低空飛行服務保障、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市場準入、安全監管等方面加強研究和謀劃,爲開闢低空經濟新賽道貢獻民航力量。

細化無人機適航審定管理工作

無人駕駛航空飛行活動是低空經濟未來發展的主要牽引。民航局空管行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駱洪江在發佈會上介紹,截至2023年底,國內現有實名登記的無人駕駛航空器126.7萬架,同比2022年增加32.2%,持無人機操控員執照19.4萬人。2023年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累計飛行2311萬小時,同比增幅11.8%。

從應用場景來看,無人駕駛航空器服務範圍涵蓋農業、工業、服務業。目前,無人機物流配送業務已延伸到城市商圈與社區,電動垂直起降(eVTOL)機型的適航審定工作也正在穩步推進。

例如,去年10月中旬,億航智能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中旬獲頒全球首張無人駕駛eVTOL型號合格證,認證並交付客戶後,將會在低空遊覽、城市觀光等場景開展商業化運營。峯飛航空科技自主研發的貨運版eVTOL也於今年3月22日獲得了民航華東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未來將給國內商業物流市場帶來新機遇。

航空器TC適航取證是保障航空器安全、准予進入市場商業運營的前提。爲了更好地滿足無人機適航審定需求,民航局方面稱,已充分考慮無人機與有人駕駛航空器的差異特點,提出了分級分類管理方法與審查方式,發佈無人機適航管理方面的行政規範性文件,細化法律法規具體實施方面的規範要求。

一是針對已經設計定型的存量中、大型無人機系統適航管理平穩過渡問題,組織編制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適航安全評定指南》,多次組織行業專家討論完善,已於2024年2月正式發佈;二是本着“急用先行”的原則,針對型號數量較多的中型無人機,編制了《限用類中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型號合格審定指南(徵求意見稿)》,並廣泛徵求公衆意見,目前正在抓緊修改完善,將於近期正式發佈。

完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開展城市空中交通試點示範

無論有人機還是無人機,要融入到國家空域系統安全高效運行,必須不斷完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提升低空航行服務保障能力。

民航局發佈會上介紹,經過多年的體系建設,低空飛行服務保障三級體系基本建成,低空情報氣象監視服務能力不斷提高,飛行計劃管理逐步簡化。下一步,就加快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方面,民航局將重點開展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空域分類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經驗的推廣,以空域分類爲基礎全面優化低空資源使用效能,增加低空可飛空域。二是會同地方政府加快服務站建設,推行“一站式服務”。目前部分省市仍未規劃和建設飛行服務站。民航將組織各地區管理局開展服務站符合性檢查和互聯互通工作,納入民航空管運行體系。充分發揮服務站窗口作用。

民航局方面稱,通過飛行服務體系理順各類低空用戶間的溝通渠道,低空用戶只需通過“一個網絡”實現計劃提交、受理、審批、服務、保障、運行。持續提升低空航空情報、氣象服務能力,增加低空情報、氣象等產品的供給。

三是不斷優化完善低空航行服務體系和能力,加強有人機與無人機的運行協同。研究建立低空三維數字化空域地理信息系統,組織推進北斗導航、衛星通信、自主飛行等技術應用,構建天地一體的低空通信導航監視網絡。通過數據互聯共享,加強有人機與無人機的協調運行管理。

隨着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的加快建設,無人機試點運行工作有望提速。民航局空管行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駱洪江在發佈會上表示,截至目前,累計批准建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17個試驗區和3個試驗基地,實現了城市場景、海島場景、支線物流和綜合應用拓展等典型運行場景和應用的覆蓋。下一步,民航局將加強規劃、資源和業務統籌,以城市場景爲重點開展城市空中交通試點示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