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跨界無人機行業而“名聲大噪”的永悅科技(603879.SH)又出事了。4月1日晚間,永悅科技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陳翔,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爲進一步瞭解情況,《華夏時報》記者4月2日致電永悅科技,董祕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清楚具體情況,目前沒有其他信息,立案告知書是隻給他個人的,沒有提及公司,現在公司生產經營各方面都一切正常。

董事長被立案

在董事長被立案的消息公佈之後,永悅科技4月2日開盤跌停,股價報收於6.89元,跌停板上封單逾50萬手,總市值約爲24.9億元。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公司最新股東戶數爲1.22萬戶。

艾文智略首席投資官曹轍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市公司實控人、董事長被立案調查,通常會引發市場對公司的擔憂,投資者可能會對公司的未來發展持謹慎態度,從而導致股價下跌。在永悅科技案例中,公司股價在實控人被立案後出現了大幅波動,說明市場對此反應強烈。

曹轍進一步指出,如果調查中發現公司存在內幕交易或其他違規行爲,股民可能面臨投資損失;與此同時,這也可能給公司聲譽帶來負面影響,如果公司需要賠償股民,其財務方面負擔會增加。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與危機公關專家詹軍豪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對於二級市場而言,這種董事長被立案的負面消息,通常會打擊投資者信心,並讓投資者對公司的前景產生擔憂,從而導致股價下跌,甚至可能引發恐慌性拋售。

值得一提的是,在“低空經濟概念”火熱的背景下,永悅科技曾在3月12日至3月21日,連續走出8個漲停板,股價漲幅高達114.75%,累計換手率爲82.9%。

對於股價的異常波動,永悅科技也曾多次提示風險,公告稱“當前公司股票市場情緒過熱,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

公司營收連年下滑

股價一路狂飆之下,公司業績卻表現慘淡。Wind數據顯示,永悅科技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6.08億元,達到業績巔峯後,營收開始持續下滑,2022年僅剩2.96億元;而其對外宣稱“新增長點”的無人機業務,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僅有280萬元。

與此同時,永悅科技淨利潤也連年下滑,2022年公司淨利潤虧損3970.35萬元,爲上市以來首次虧損,2023年公司預計全年淨利潤虧損5800至6900萬元,這意味着永悅科技面臨連續兩年的業績虧損。

資料顯示,永悅科技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主營業務以不飽和聚酯樹脂爲主的化工企業。2022年,永悅科技向無人機領域進軍,成立了全資子公司鹽城永悅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開展無人機、無人科技等技術的研發與生產。

針對公司無人機業務的情況,《華夏時報》記者4月2日致電永悅科技,董祕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無人機業務屬於起步階段,在3月份的幾次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公告裏,也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表述。

從此前披露的公告來看,永悅科技直言“公司無人機合同履約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風險,且沒有在手訂單”。

兩份立案調查書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3年10月,證監會已經對永悅科技進行了立案調查,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如今調查結果尚未披露,4月1日又對董事長陳翔進行了立案調查,理由依舊是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曹轍表示,上市公司董事長或實控人因涉嫌信披違規被立案的情況,一般多發生於涉及重大事項或重要交易,未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披露,或存在誤導性信息披露,誇大實際狀況等行爲。

詹軍豪指出,如果上市公司董事長在信息披露過程中存在內幕交易、操縱市場、利益輸送等違法行爲,也可能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些違規行爲不僅損害了廣大投資者利益,也破壞了市場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實控人、董事長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可能會產生多方面的不利影響和後果。”詹軍豪表示,對於公司而言,董事長被立案可能導致公司內部管理層的動盪和不穩定,從而影響公司的日常運營和決策效率,另外公司的聲譽和品牌形象也可能受到損害。

“上市公司應該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曹轍指出,由於涉嫌信息披露違規,公司需要配合監管的調查,這可能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和決策流程。

詹軍豪表示,爲了應對這種危機,上市公司需要積極採取措施,包括加強內部管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等,以重塑公司形象並恢復市場信心。同時,公司也需要密切關注輿情動態,及時回應公衆關切和質疑,以減輕輿論壓力。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