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金融

有時候,

美聯儲是不是給人這種感覺,‍‍‍‍‍‍

這不,前幾天在3月份的議息會議上,美聯儲的表現更傾向“鴿派”一些,釋放降息預期,官員們預計今年會降息3次。‍‍‍

但到了3月29日,

美聯儲官員在出席活動時又表示不着急降息

美聯儲這次話鋒一轉,

主要是因爲通脹指標PCE環比上漲0.3%,創下了一年來最大的“背靠背”漲幅,

美聯儲擔心通貨膨脹會捲土重來。‍‍‍‍‍‍‍‍‍‍‍

很多時候,確實可以用CPI變化來表示通脹率。

CPI全稱爲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費者價格指數的意思,

我們以前說過,想複習的點這裏《CPI到底啥意思?》

不同國家統計CPI的口徑和權重不同,美國統計CPI就和我國有所差別,

但都是用來衡量物價水平的。‍‍

然而,作爲美國的央行,美聯儲更多的時候是用PCE來衡量通脹情況。

PCE全稱爲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也就是個人消費支出的意思,

PCE是判斷通貨膨脹率的重要指標,

主要衡量家庭和爲家庭服務的非盈利機構所消費的商品服務的價格變化

‍‍

PCE和CPI到底有啥區別呢?

我們不妨就來看看美國的情況。

/1/ 發佈主體不同‍‍‍

在美國,CPI是由勞動統計局(BLS)發佈的,

追蹤消費者的實際消費構成。

PCE是由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編制的,

是基於企業商家上架商品構成的變化來調查的,更偏向企業口徑

/2/ 發佈時間不同‍‍

美國勞動統計局一般在每月中旬發佈上個月CPI數據,

而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在每月月末發佈上個月PCE數據。

可見CPI的數據會早一些。

對金融市場而言,時間就是金錢,所以CPI對市場的影響力會更大。

/3/ 計算方法不同‍‍

CPI的統計沒有考慮替代效應。‍‍‍‍‍‍

舉個例子,CPI會統計豬肉價格,但如果最近豬肉價格快速上漲,

你作爲消費者會怎麼選擇?

CPI指標並沒有體現這種變化。‍

再舉個例子,

如果最近油價飆升,

可見,當商品價格發生變化的時候,理性的消費者通常會改變消費商品組合來多買些相對便宜的東西,替代那些貴的東西。

但CPI的統計方法,放大了這種生活成本,似乎有點不合理。‍‍‍

而PCE統計的時候,考慮了商品價格變化後替代效應的影響。‍‍

/4/ 商品權重不同

其實,PCE大部分數據來源和CPI差不多,

所以一般情況下,PCE的走勢與CPI大致相同。

但相對於CPI,

PCE涵蓋的範圍會更廣些,

醫療服務支出的權重更高些,

交通和住房方面支出的權重會更低些。‍‍‍‍‍‍‍‍‍‍

可是,美聯儲實際使用的PCE,又有點差別,

是用核心PCE物價指數(The Core PCE Price Index)。

這個指標是在原有PCE基礎上剔除了食品和能源消費

爲啥要這麼做呢?

因爲這兩項每月變化幅度比較大。‍

比如,農產品等食品,會受到季節和天氣因素的影響而大幅波動

而油價又會受到產量和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而發生劇烈波動

‍‍‍‍‍‍‍

核心PCE物價指數將這些不穩定因素排除後,

可以更穩定的反映整體價格的變動。‍‍‍

也不是,

早先的時候,美聯儲是用CPI作爲判斷通脹趨勢的主要指標。‍‍

但到了2000年以後就改用PCE了。

2012年美聯儲將核心PCE漲幅2%作爲長期通脹目標,將目標量化了。‍‍‍‍

一般情況下,

如果核心PCE低於2%,美聯儲就會考慮降息,採用寬鬆的貨幣政策。

如果核心PCE超過2%,就又會選擇加息,收緊貨幣政策。

由於一段時間以來,美國的核心PCE始終高於2%,

所以美聯儲不敢輕易降息。‍‍‍‍‍‍‍‍‍‍‍‍‍‍

總之,CPI和PCE都是判斷通脹的重要指標,得到不同受衆的青睞。只是美聯儲更關注PCE;而市場則普遍關注CPI,CPI也成爲大多數國家的通用指標。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