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近日,基金2023年報披露完畢,從年報的相關費用來看,2023年基金的管理費、託管費同比有所下降,而包括審計費在內的其他費用同比小幅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基金在改聘會計師事務所之後,審計費用變化非常明顯。有的迷你基金審計費同比大幅下降達80%,有的基金則小幅上升。

此外,部分基金公司的審計機構從外資會計所改聘內資會計所。據記者進一步瞭解,其背後原因多種多樣,同時在審計過程中,還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

審計費用有的超過百萬元,有的僅2000元

猶記得去年下半年,基金行業啓動了費率改革,基金管理費、託管費等紛紛下降,除了這幾個主要的費用,基金還涉及到一些其他費用,比如基金審計、信披等費用。

一般而言,基金審計、信披等費用相對比較穩定。Wind數據顯示,基金的其他費用從2022年的26.23億元小幅增長到2023年的28.58億元,其中審計費用從2022年的約10.5億元上升至2023年的約11.3億元。

與此同時,公募基金規模從2022年底的約26萬億元增至2023年底的約27.6萬億元。可以看出,隨着基金規模的變化,相關費用也發生了相關變化。

不過如果具體到公司和產品上,每家公司的情況又不太一樣。《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注意到,單隻基金審計費用超過20萬元的大多是REITs產品。比如中金普洛斯REIT年報顯示,2023年的審計費用超過170萬元。

而東海基金旗下的多隻產品,2023年的審計費用在2000元~3000元,比如東海核心價值、東海美麗中國等,2023年的審計費用均爲2000元。這些產品的規模基本上都比較小,且相比於2022年的審計費用出現大幅下降。

部分基金改聘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費用大降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基金公司還進行了改聘會計師事務所的操作,而在改聘之後,審計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典型的如北信瑞豐基金。該基金公司在今年初將原來的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改聘爲上會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和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而在改聘之後,2023年報顯示,多隻基金的審計費用出現了大幅下降。以北信瑞豐研究精選爲例,2023年報顯示,該基金應支付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費爲8000元;而回看2022年報,該基金的審計費用爲4萬元,同比下降80%。

值得一提的是,該基金2022年底的規模僅有約111萬元,2023年底的規模也僅有約78萬元。

再看規模僅有1000多萬元的北信瑞豐量化優選,審計費用也從2022年的4萬元降至2023年的1萬元。

衆所周知,基金的審計費用是從基金財產中扣除,假設一隻基金規模僅有100萬元,審計費用達4萬元的話,那麼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對於基金淨值的影響就高達4%。

一位基金業內人士也表示:“審計費用一般跟規模有關,各家又不太一樣,靈活度比較高,主要看各家談的情況,但是不會因爲基金規模小就減免,基本上都有最低收費,這可能對迷你基金會有比較明顯的影響。”

而在會計師事務所的選擇上,上述基金業內人士表示:“一般還是會找大所,公信力強一些。當然有的也會找小所,可能便宜一點。”

改聘審計機構遇到新問題

不過據每經記者進一步瞭解,有些基金公司改聘審計機構,從外資會計所轉到內資會計所,也並不是出於降低審計費用的考慮。

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向記者坦言:“主要是我們有這方面的要求,要逐步從外資會計所轉向內資的會計所。在過程中,我們也碰到了一些問題。比如一些內資會計所,在公募的審計上可能經驗還不多,人員配備也不夠,服務上也有欠缺,這就會導致成本反而會有所上升。”

記者也注意到,該公司部分產品改聘會計師事務所之後,在規模沒有增長的情況下,審計費用反而有小幅上升,主要是因爲審計人員成本有所增加的原因。

此外,還有幾種情況也會出現基金改聘會計師事務所的情況,比如有的是集團旗下的公司,如果集團的審計機構發生變化,一般會保持一致。

還有的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我們更換的原因主要是,之前有要求一家審計機構服務的年限不能太長。”

而滬上一家基金公司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則是因爲公司出了新的招標管理規定,因此需要公開重新招標。

總的來說,各家基金公司改聘審計機構背後的原因不太一樣。不過具體到審計費用上,多家基金公司人士都向記者坦言:“主要根據規模劃檔,每檔一個(費用)標準。比如低於5000萬元的一檔,2億~5億元規模的一檔,類似這樣。但這個是框架協議,具體執行的時候還會根據情況確定最後的費用。”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787132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