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人均薪酬多集中在40萬元~60萬元

4月11日,有市場消息稱:“基金、券商限薪已經開始。上限300萬元,博時基金、招商證券已經正式發文。”

針對上述消息,第一財經記者分別向上述兩家公司求證,但對方均表示“並不知情”。不過從招商證券2023年年報看,董事長、執行董事霍達2023年稅前報酬總額爲298.94萬元。執行董事、總裁吳宗敏2023年稅前報酬總額爲298.54萬元,均在300萬元以內。

包括招商證券在內,共有13家上市券商2023年人均薪酬相較2022年下降,其中不乏多家頭部券商,且沒有一家券商人均薪酬超80萬元。這意味着令外界爭議的券商“人均百萬年薪”或已成過去式。

此外,據記者多方瞭解,受大環境不佳影響,基金公司員工待遇相較前幾年有所下降。一位頭部基金工作人員甚至告訴記者,目前他每月到手工資不到1萬2,且“坊間傳聞年終獎折扣力度很大”。

券商人均薪酬多集中在40萬元~60萬元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截至4月11日,已有28家上市券商披露2023年年報。

“券商一哥”中信證券2023年的人均薪酬最高,爲79.73萬元(同比下滑3%),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中金公司、申萬宏源,這一數字分別爲69.72萬元、65.45萬元。均距“百萬年薪”有着不小的差距。

共有18家上市券商人均薪酬在40萬元—60萬元之間,在目前已發佈年報的券商中佔比高達64.29%。業內人士認爲,這或許是後續券業人均薪酬的常態範圍。

總體而言,13家券商員工2023年人均薪酬較2022年有所下降,多家頭部券商赫然在目。中金公司人均薪酬從2022年的78.63萬元降至2023年的69.72萬元,減少了8.92萬元,而與2020年的114.98萬元相比,更是大幅縮水。

人均降薪超5萬元的上市券商還包括了國泰君安中原證券,分別下降了6.71萬元和5.11萬元。

頭部券商薪資縮水同時,15家券商2023年人均薪酬相較上一年有所上升,以中小券商居多。其中,最爲醒目的是中泰證券,其人均薪酬從2022年的42.66萬元增加至2023年的62.83萬元,漲幅超過40%。

這或與“應付職工薪酬”大幅增加相關。該司在年報中稱,“應付職工薪酬期末餘額較期初增加39.71%,主要系本期合併萬家基金所致”,或是此次薪酬大漲的原因之一。

此外,國海證券的人均薪酬也從2022年的37.37萬元增加了7.45萬元至2023年的44.83萬元。

該司人均薪酬上漲,或與公司員工人數減少有關。記者注意到,國海證券2023年“領取薪酬員工總人數”較上年減少274人,下滑8.05%。

值得一提的是,互聯網券商龍頭東方財富2023年人均薪酬爲41.1萬元,相較2022年增加5.71萬元。東方財富在去年年報中表示:“公司結合實際情況搭建了市場化的員工薪酬體系,使薪酬水平兼具外部競爭性與內部公平性;且薪酬分配向高業績產出、高績效人員傾斜,以實現對人才的吸引、激勵與保留”。

公募基金的“花樣降費”

與券商相比,基金公司的降薪也“不遑多讓”。市場不景氣,平等地吹向了每一家公募機構。降費大潮疊加業績下行,從中小公募到頭部公募,每一家機構都開始“節衣縮食”。

一家位於上海的頭部基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兩年前開始,行業間就不斷傳出降薪傳聞。

“目前我每月到手工資不到1萬2,且2023年的年終獎要到今年6月前後纔會發放,且坊間傳聞折扣力度很大”。另一位頭部基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除了直接降薪,基金公司還在以“削減員工福利”的方式開源節流。

“現在公司鼓勵出差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打車等行爲雖然沒有被‘明令禁止’,但領導話裏話外的意思,是希望我們能‘從一切地方開源節流’,所以很多員工福利都被砍了。”上述基金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更有基金公司通過“降低績效”的方式降薪。

李華(化名)在華南一家頭部基金公司市場營銷部工作,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以往我們年終考覈時,獲得‘A’評級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近期考覈我們2023年工作時,我所在部門沒有任何一個人得到‘A’,比較勤奮的員工年終考覈多在‘B’,而以往能獲得‘B’的今年則被降爲‘C’。”

年終考覈和年終獎直接掛鉤,考覈下調意味着年終獎的直接縮水。

頭部機構尚且如此,中小公募的日子也不好過。一位小型公募從業者對記者表示,2022年的年終獎,去年11月才發放;2023年的年終獎,更是遙遙無期。

近年來,公募基金的“限薪”傳聞也不時傳出。第一財經記者梳理材料發現,今年年初,詞條“公募基金經理薪酬或將封頂350萬元”一度登上熱搜榜。

實際上,關於公募基金經理限薪的傳言自2022年起就持續發酵、流傳,版本也幾經更改,從封頂5000萬元,到封頂1500萬元,2024年初降至350萬元,而根據4月11日傳出的消息,基金、券商的薪酬上限“已壓縮至300萬元”。

對於上述未經證實的“限薪”傳聞,有業內人士認爲,行業未必會採取這種收入封頂的“一刀切”做法,應該還是會結合具體公司的薪酬政策和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規定,畢竟各家公募基金公司對優秀人才高度依賴,需要通過薪酬設置在公司賺錢、持有人賺錢和留住優秀人才之間做好平衡。

2022年6月,中基協正式出臺“基金管理公司績效考覈與薪酬管理”指引,在薪酬結構、薪酬支付、績效考覈、薪酬內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市場稱之爲“公募限薪令”。根據該指引要求,基金公司應當建立實施績效薪酬遞延支付制度,遞延支付期限不少於3年,高級管理人員、基金經理等關鍵崗位人員遞延支付的金額原則上不少於40%。這也意味着,若公募採取這一機制,基金經理想要拿到全部獎金,至少3年內不能跳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