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邵好

4月12日,新“國九條”以及證監繫統一系列配套措施、徵意稿出臺。爲了落實新“國九條”,交易所制定修訂了一系列規則,將多年不分紅或者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納入ST。

記者注意到,有部分市場人士根據新修訂規則中的分紅金額標準,測算得出“A股將有1000多家公司將因分紅金額低而被ST”的結論。記者採訪發現,上述表述的分析方法和結論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

以上交所爲例,上交所主板《股票上市規則》現金分紅相關條款修訂,着眼於進一步提高現金分紅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

首先是對有能力分紅但分紅不達標的公司採取強約束措施。

具體來說,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淨利潤和母公司報表未分配利潤均爲正的公司,如果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低於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年均淨利潤的30%,且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累計分紅金額低於5000萬元的,將被實施ST。

同時,規則指出,上市公司以現金爲對價,採用要約方式、集中競價方式回購股份並註銷的,納入現金分紅總額計算。

值得注意的是,規則在給長年不分紅的上市公司敲響“警鐘”的同時,也充分考慮了實際情況,通過一些更精細化的條款提升了政策的精準度。

一是新規考慮了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潤、盈利情況及不分紅或者分紅比例偏低的長期性。在此基礎上,主板要求最近一年母公司報表未分配利潤和合並報表淨利潤均爲正的公司,三年累計分紅金額低於年均利潤的30%,且累計分紅金額達不到5000萬元的,會被實施ST。

二是科創板還考慮了公司實際情況,將三年累計分紅金額調整爲不低於3000萬元,並且考慮了研發金額及佔比等因素。

同時,分紅規則設置了自2025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過渡期安排,未達要求的公司仍然有時間改善其分紅情況。

“規則重在對有條件但不分紅和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進行硬約束,在提示投資者公司分紅比例偏低的同時,有效督促更多有能力分紅的公司,加大分紅回購力度,切實增強投資者獲得感。”有業內人士表示。

事實上,當前上市公司分紅行動力已經較早前有了明顯提升。

以滬市爲例,一是高比例分紅普遍。

據統計,2022年滬市公司合計現金分紅1.72萬億元,同比增加超12%,是資本市場分紅的主力軍。

共1528家公司派現,其中7成以上的分紅比例超過30%,佔盈利公司家數的84%。764家公司已經連續3年的分紅比例超30%,117家公司連續3年的分紅比例超50%;107家公司連續3年派現金額達到10億元以上;其中六大行、中石油、中石化、長江電力、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等17家公司連續3年分紅超百億元。

中期分紅方面,新規還積極推動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紅,引導公司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增加分紅頻次,穩定投資者分紅預期。

2023年已有118家滬市公司開展季度分紅(不含年度分紅),金額合計達2274億元,其中三桶油中期分紅816億元、三大電信運營商中期分紅631億元。上市公司通過一年多次分紅,充分傳遞出公司盈利能力穩定、財務狀況良好的信號,提升市場形象。

從最新年報數據看,這一積極態勢也得以延續。

2024年以來,已有630家滬市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分紅方案,預計金額合計達1.14萬億元,其中7成以上的分紅比例超過30%。分紅金額上,111家公司派現10億元以上,20家公司派現100億元以上。

派現公司中,有136家爲央企,合計派現8031億元,分紅比例的中位數達31.24%,是回報投資者的主力軍。

其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現金分紅總額分別爲1092億元、1000億元和808億元;48家央企分紅金額超10億元,15家央企分紅金額在100億元以上。

股息率方面,以4月12日收盤的股價計算,312家公司的股息率達到3%以上,其中央企46家;117家公司的股息率超過5%,其中央企有17家。中遠海控、中國神華、光大銀行等央企的股息率超過6%。

113家公司連續3年的股息率超過3%,35家公司連續3年的股息率超過5%,建發股份、大秦鐵路、交通銀行、中國銀行等10家公司連續5年的股息率達到5%以上。股息率比較高的行業有銀行業、煤炭、採掘和交通運輸業等。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