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舒琳

近日,有傳言稱知名私募基金經理、財經大V吳悅風管理的嘉越月風投資創世號產品清盤,最新淨值已跌破0.7元。更引發市場關注的是,吳悅風微博已經停更多日,最新一條動態停留在1月11日,此後不斷有投資者發出質疑或鼓勵的聲音。事實上,近期,包括吳悅風在內的多位私募大V,一改以往頻繁活躍在互聯網平臺的高調作風,開始變得沉默寡言。

令人費解的是,曾經乘上流量的東風,名氣與規模雙豐收的多位私募大V,爲何如今紛紛淡出公衆視野?經歷過業績滑鐵盧、公開道歉、產品清盤等風波後,一些網紅私募相繼“隱身”。在業內人士看來看,能力圈單一、集中押注、高槓杆等是大V們“翻車”的主因。隨着潮水退去,最終仍然要以投資能力見真章。

部分大V近期戰績不佳

私募大V從活躍走向沉默,一切或與業績壓力有關。

2022年,私募圈頭部大V吳悅風從灃京資本離職,加入嘉越投資,其管理的嘉越月風投資創世號因重倉人工智能(AI)板塊獲得了不錯的漲幅,在2023年6月的單位淨值達到最高點1.51元,超額收益率一度超過30%。然而,隨着市場一路下行,該產品淨值不斷走低。今年以來,該產品表現依舊不佳,淨值陸續跌破0.8元、0.7元,最新淨值從最高點回撤已超過50%。

對於這隻產品清盤的傳言,據其回覆,鑑於近期產品淨值表現承壓,希望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做好投資研究上,以期後續淨值能有更好的表現,目前,該產品仍正常運作,但希望暫停接收新增申購資金,並暫時停止產品淨值在三方代銷平臺的展示。

作爲微博粉絲超過285萬人的知名大V、私募基金經理,吳悅風頗有人氣,歷史業績較爲突出。在灃京資本任職期間,吳悅風共管理9只基金,截至其離職時,平臺有展示數據的6只產品年化收益均在10%以上。目前,吳悅風是嘉越投資合夥人和基金經理。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嘉越投資管理規模在0-5億元區間,實控人、總經理姜海洋持有51%股份,吳悅風持有10%的股份。

吳悅風的投資風格較爲集中。彼時他曾表示與灃京資本合夥人在風格和理念上存在差異,其投資風格偏左側,灃京資本的3個合夥人都是保險體系出身,風格相對更穩健,且由於灃京資本的產品在一些大渠道代銷,風險收益需要考慮到大部分客戶的承受力,而吳悅風則希望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更偏向積極進攻。

同樣選擇淡出公衆視野的網紅還有“私募魔女”李蓓。

2022年,本就在圈內小有名氣的半夏投資創始人李蓓因在線徵友直接火“出圈”,在一篇文章末尾,李蓓詳細展示了自己徵友的標準,包括“985”以上學歷、身高178釐米以上、年齡在20-50歲之間、顏值在人羣中前20%、熱愛事業等。名氣伴隨着八卦而來,“百億私募女王尋找真愛”的話題走紅社交媒體平臺。

此前,她經常在半夏投資微信公號上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2021年還結合自己的感情生活分析房地產市場,形容“再也回不到從前”。基金經理主動披露自己的感情生活,並配上抓人眼球的文案,這樣的風格一度讓其引發爭議。

2022年11月,李蓓發文《站在新一輪牛市的起點》,引發市場關注,2023年10月,李蓓又在月報中高呼“將來這一輪牛市行情的級別,大概率超越5年一遇,可能是10年甚至20年一遇的級別”,關於“美元黃昏”的兩篇爆款文章更是走紅全網,閱讀量10萬+,影響力超過了許多專業媒體。

犀利的發言達到了提升基金經理知名度的宣傳效果,也讓私募迎來規模豐收,火富牛平臺數據顯示,2021年年中,半夏投資規模在5億-10億元區間,隨後一路攀升,2022年初達到50億-100億元區間,2022年年底更是晉升爲百億級私募。

不過,有觀點認爲,基金經理應該更關注於投研,靠“博眼球”吸引資金提升規模的方法並不長久。火富牛數據顯示,截至4月12日,近一年以來,半夏投資旗下代表產品半夏穩健混合宏觀對沖淨值回撤29.78%,對比之下,同期作爲業績比較基準的滬深300指數下跌11.93%。另一隻產品半夏宏觀對沖回撤20.59%,同樣大幅跑輸同期業績比較基準。

不過,拉長時間來看,李蓓歷史業績不俗,其管理的部分產品自成立以來獲得了翻倍收益。

網紅私募逐漸走下神壇

盤點網紅私募的起起落落,不難發現,風光大多是暫時的,持續的名氣並不意味着持久的優秀業績。

部分大V用業績進行了自證。目前仍然活躍的一些頭部大V管理的私募機構,如但斌管理的東方港灣、“陳營長極品投資”陳宇創辦的神農投資、譚昊創辦的彼得明奇以及基金經理何純所在的盛冠達資產,業績經受住了時間考驗,在近兩年風格多變的市場行情中依舊“抗打”。

然而,許多私募大V未能抗住市場的風雲突變,經歷業績大跌、向持有人道歉、隱匿淨值、產品清盤等風波後,逐漸走下神壇。

例如,在微博上擁有超兩百萬粉絲的知名大V“水晶蒼蠅拍”李傑,目前仍活躍在微博平臺,還有不少擁躉,然而,其管理的匯蠡水晶穩健基金、匯蠡水晶睿選基金早已不在三方網站公開顯示產品淨值,其管理的匯蠡水晶穩健基金在2021、2022、2023年連續三年收益爲負,2022年更是出現超過50%的最大回撤。對於業績的低迷,他曾反思,主要原因包括對倉位管理偏遲鈍,個人能力圈更多關注中游製造業和科技產業,對於週期類公司包括資源型企業理解不足等。

李傑是無錫匯蠡投資管理中心合夥人,2019年加入匯蠡投資,他從2007年起成爲職業投資人,著有《股市進階之道 一個散戶的自我修養》與《公司價值分析:案例與實踐》兩本暢銷書。據基金業協會數據,匯蠡投資成立於2017年12月1日,管理規模已經從曾經的20億-50億元區間滑落至5億-10億元區間,全職員工也從十餘人縮減至9人。

被網友戲稱爲“大金鍊子”的百億級私募海南希瓦私募基金創始人梁宏以及粉絲超過30萬的大V“省心省力”均有過因業績大跌公開道歉的經歷。曾因長持銀行股大賺而走紅的私募大V雲蒙,成立私募後更是虧到清盤,產品業績最低點時淨值僅剩0.12元,出現巨大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重倉港股金融品種以及高槓杆。大V“朋克民族”的私募生命週期更加短暫,其管理的私募產品淨值在成立不足一年後就跌破0.7元,迅速宣告清盤。令人爭議的是,該基金經理多次滿倉操作互聯網品種,在滿倉情況下除了比較估值、適當挪倉,已無其它可做的操作。

近日,還有名爲“文寬的自由之路”的私募大V爆倉離場,其曾經通過融資加杆杆抄底白酒而資產大幅增長,成爲三方平臺知名大V,併發行了自己的私募產品,成爲職業投資人。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文寬又因爲再次高杆杆重倉白酒遭遇爆倉。如今,這位大V另起小號,在三方平臺上與針對自己的人“互懟”,並稱希望通過賣大閘蟹東山再起。

以投資能力見真章

即使爭議聲不斷,但基金經理“出圈”帶來的回報顯而易見。

盤點網紅私募的管理規模,不少私募大V關聯的“網紅”私募已經邁過了5億元管理規模門檻。據私募排排網統計的72傢俬募大V關聯私募,截至4月初,近一半私募已經邁過5億元管理規模門檻,其中,有8家規模在5億元-10億元之間,5家規模在10億元-20億元之間,8家規模在20億元-50億元之間。頗具名氣的“大佬”創立或關聯的私募管理規模更加突出,共有5家規模在50億元-100億元之間,還有6家公司規模已超過100億元。

據三方平臺數據,截至2024年4月8日,已更新3月底業績的61家大V關聯私募一季度收益率均值爲1.03%,其中獲得正收益的私募有27家,佔比44.26%

在業內人士看來,能力圈單一、集中押注、高槓杆、追熱點等是私募大V“翻車”的普遍原因。一些私募大V因重倉某一賽道而走紅,並將這一經驗如法炮製,押對了淨值飛漲,押錯一次則滿盤皆輸。

“不少被清倉的大V私募產品都是重倉某單一行業板塊,並且在市場風格與預期不一致時,依然高度集中。當遇到較大的系統性風險時,沒有通過降低倉位做出防禦動作。”一位私募基金經理表示。

北京一位FOF基金經理直言:“一些自己炒股掙錢走紅後轉而管理私募產品的大V,過往通過集中投資在幾隻翻倍大牛股上賺到了錢,但錯把時代的阿爾法當成自身的能力。我們認爲,股票私募的核心競爭力是管理人能夠選擇好的股票品種構建組合投資,而不是在於他所投的股票的競爭力。”

相聚資本投資總監王建東認爲,押注式投資很容易踩錯節奏,如果將策略變爲集中式的押寶式投資,儘管階段性表現會非常好,但長期來看淨值波動極大,一旦出現失誤代價非常慘重。相比之下,均衡策略更符合投資者資產保值增值、獲得穩健合理回報的初衷。

據一位大型券商人士介紹,不少私募大V管理的產品並未進入公司代銷產品池,尤其是對基金經理管理風格不穩定、業績波動較大的產品,渠道往往十分謹慎。“通常而言,進入代銷池的硬性條件包括管理規模超過10億元、有較長時間的歷史業績、淨值表現較好以及管理人不能有太多負面消息等。”他表示,很多網紅私募並不符合條件,產品銷售以公司直銷爲主,客戶主要是衝着管理人的名氣而來。

流量也好,名聲也罷,若沒有持續的業績支撐,粉絲的期許也會轉爲負面輿論壓力。潮水退去,私募大V最終仍然要以投資能力見真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