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居民投資國債或還有更多空間。

“週三開搶不到一分鐘就卡住了,刷新了下手機額度就賣完了。”來自福建的黃女士向記者描述了儲蓄國債“拼手速”的經歷,她決定等下一波5月10日繼續蹲點搶購。

與黃女士有相似經歷的人不在少數,近期儲蓄國債現“搶購潮”,線上額度開售不久就告罄。根據財政部官網信息,4月10日起至19日,2024年儲蓄國債(電子式)第一期和第二期正式發行,均爲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種,最大發行額合計450億元。

事實上,在銀行存款利率下行、長期限大額存單“隱退”下,國債產品再次成爲投資理財的熱門選項。多位業內人士認爲,國債銷售有利於增厚居民“類利息”收入,併爲存款利率下調打開空間。後續居民投資國債或還有更多空間。

利率下調不改搶購熱情

據財政部官網,第一期儲蓄國債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2.38%,最大發行額225億元;第二期儲蓄國債期限爲5年,票面年利率2.5%,最大發行額225億元。

儲蓄國債利率已經過多輪調降。以儲蓄國債(電子式)爲例,記者據財政部官網梳理,2023年至今,三年期儲蓄國債(電子式)利率從3%下降62BP至最新一期的2.38%;五年期儲蓄國債(電子式)利率從3.12%下降62BP至最新一期的2.5%。

記者注意到,相較於去年最後一期發售,今年第一期、第二期儲蓄國債(電子式)利率進一步下降25BP,最大發行額度增加了70億元,但依然湧現大批投資客搶購,線上額度“秒光”。

“開售1分鐘後,手機銀行渠道上的額度已經‘秒光’,線下網點額度在10點左右也賣完了。”一名國有行廣東某支行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其所在支行此次分配到的線下額度不足百萬元,早上有七八個較爲年長的客戶已經提前排隊“買斷”。

4月12日下午,記者諮詢多家國有銀行客戶經理,並訪問對應線上App購買區,發現三年期、五年期儲蓄國債產品全部顯示額度售罄。

股份行、城商行“去化”的速度則相對慢一點。湖南某城商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線上額度早就“秒光”,但目前還有少量線下額度發售,不過要去指定網點進行辦理。

誰在搶購儲蓄國債?一名國有銀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大多購買儲蓄國債的人羣仍集中在50歲以上,這些客戶是儲蓄國債的忠實客戶。不過最近半年,也陸續開始有部分“90後”在諮詢儲蓄國債購買。

部分年輕人正加入搶購大軍。“人生第一次買國債,運氣好,搶到了。”來自廣東的阿喜今年剛剛25歲,在國債開售當日,她在線上沒搶到額度,跑了家附近的兩個網點後,終於買到。在他看來,買國債類似於存錢,可以緩解對某種不確定性的焦慮感。

而在深圳工作的“90後”李明此前曾一直吐槽國債的利率太低,在發售當日卻也抱着“重在參與”的想法默默選擇線上搶購。

爲何搶手?

從利率看,多輪調降後,本輪發行的儲蓄國債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均未突破2.5%。爲何投資者仍蜂擁而至,出現“秒光”盛況?

隨着銀行存款利率不斷下行,最新一期發行的儲蓄國債(電子式)利率水平目前較國有銀行定期存款仍有一定優勢。記者據銀行官網信息梳理,目前四大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的三年期定存掛牌利率爲2.35%,五年期掛牌利率在2%~2.4%不等。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市場數據監測也顯示,3月份國有銀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爲2.369%,五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爲2.388%。上述存款利率基本都低於同期限儲蓄國債利率。

不過,相較於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定存利率而言,儲蓄國債利率暫不具備優勢。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數據顯示,3月份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分別爲2.574%、2.716%、2.691%,均高於2.38%水平;這三類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分別爲2.562%、2.534%、2.609%,略高於2.5%。

黃女士告訴記者,相較於定期存款,儲蓄國債還具有投資門檻較低、按年或一次性付息、利息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等優勢。“雖然利息不高,但對我們這輩人來說,搶購儲蓄國債是家常便飯了。”她說。

深刻的原因或在於對未來利率持續下行的擔憂。不少儲蓄國債購買者在受訪時提到,希望通過購買儲蓄國債、定期存款等產品鎖定中長期限利率。阿喜告訴記者,去年在股市、基金上的投資收益都不理想,今年年初主要想做一些穩健、保本的投資,因此開始逐步入手定期存款、儲蓄國債等。

部分機構人士也認爲後續存款利率還有調降空間。“存款利率存在進一步下調的必要性。”中泰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肖雨認爲,考慮到半數上市銀行以及商業銀行整體淨息差已經低於1.8%,部分銀行必須想辦法以提高貸款利率或降低存款利率的方式擴大淨息差,目前來看後者可能性顯然更大。

未來還有哪些空間?

儲蓄國債發售及搶購潮背後,業內對國內居民投資政府債券的空間有更多展望。

此前這在政策端已顯露跡象。1月24日,央行負責人表示,要推動銀行加大向居民銷售政府債券的力度,增厚居民“類利息”收入,併爲存款利率下調打開空間。2月底,央行發佈的《關於銀行間債券市場櫃檯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進一步擴大櫃檯債券投資品種,優化相關機制安排,以便利居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債券投資,自5月1日起實施。

我國居民目前直接持有的政府債券規模較小,與成熟債券市場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根據華泰證券研報數據,2020年以來,隨着政府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中國國債託管量從2019年底的15.3萬億元快速攀升至2024年1月的29.4萬億元,而同期居民持有國債的規模不升反降,從8194億元降至7653億元,佔比從5.1%回落至2.6%。

“放寬居民國債的櫃檯購買是拓寬居民投資渠道、加快發展多層次債券市場的重要方向。”華泰證券宏觀分析師常慧麗在研報中表示,目前國內居民可以直接購買儲蓄國債,但直接購買記賬式國債的門檻較高。基於與美國、日本的對比分析,國內居民購買國債的品種和渠道均有拓寬空間。

常慧麗認爲,如果國內居民持有國債的比例能夠回升至2019年的5%~6%,則持有國債規模將增加7000億~10000億元至1.5萬億~1.8萬億元。按照目前國有大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及記賬式國債發行利率進行簡單測算,每年有望增厚居民利息收入約15億~30億元。如果國內居民持有國債的比例能夠達到美國去年三季度9.3%的水平,則持有國債規模將增加近2萬億元,達到2.7萬億元左右的水平,並有望每年增厚居民利息收入約50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