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九日,即位剛剛十個月的明仁宗朱高熾,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暴病身亡。六月三日,太子朱瞻基趕回京城主持喪禮,並於六月二十七日正是繼位登基,是爲明宣宗。

蹊蹺的是,明史關於朱高熾死亡的原因諱莫如深,只是寥寥數語說,仁宗二十八日感覺身體有點不適(並不是什麼大毛病),但還是傳旨讓太子回京,第二天,病情突然惡化,竟然駕崩了。於是關於朱高熾的死亡原因成了明宮一大疑案,也成爲後世爭論的焦點。大體上來說,對朱高煦的暴亡原因有如下幾個可能:

朱高熾

一、體弱多病,自然死亡朱高煦自幼肥胖,體質弱,一條腿殘疾,連走路都需要人攙扶,嚴重懷疑有“三高”。但這個說法似乎不能成立,如果是正常病亡,史書肯定會做出詳細記錄,那兩天的脈象、體徵、進膳、睡眠、用藥,這些怎麼可能沒有記錄?

二、縱慾過度導致歷史上對皇帝的詬病通常都有着一條,誰讓皇帝都是美女簇擁呢,但證據呢?

三、后妃爭寵,無意中被毒殺說郭貴妃想毒死皇后,在酒裏下藥,無意中被朱高熾喝了。這說法最不可信,皇帝被毒殺,怎麼可能風平浪靜,郭貴妃是玉皇大帝的女兒啊?

接見外藩使臣

這三種說法好像都不具備說服力,接着第四個說法被爆出來,這個說法,太......嚇人:明仁宗朱高煦是被他親兒子明宣宗朱瞻基謀殺的!這種猜測正常情況下會被亂磚拍死,朱瞻基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好皇帝,治國有方,勤於政事,仁孝友愛。他自幼就被皇祖朱棣看重,被朝野內外寄予厚望。這樣一位好皇帝怎麼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動機何在?

先看後人爲什麼會質疑朱瞻基。四月十四日,朱瞻基領聖旨前往南京祭陵,並留守在南京等待遷都。五月二十八日皇帝生病並催促太子回京,二十九日皇帝駕崩,六月三日,朱瞻基出現在京城。從北京發出信息到回到京城,四天的時間,兩千多公里路程,以馬爲交通工具的時代,太邪乎了吧。這是疑點之一,疑點之二是,朱瞻基離開南京之前,南京就有“皇帝上賓”的流言。除非有事實證明明朝就有了電話,否則這事太詭異了,更詭異的是,直到太子回京前,明仁宗駕崩的消息一直是封鎖的!朱瞻基能這麼快得到消息,並能做到迅速回到京城,恐怕只有一個可能:他早就知道皇帝會在哪一天駕崩!

別忙着拍磚!還有一個更可怕的事。一直虎視眈眈等着機會造反的漢王朱高煦,他靠宮中的密探,第一時間得知仁宗駕崩的消息,於是他準備在朱瞻基返程的路上截殺他。奇怪的是,在山東的朱高煦竟然沒能等到朱瞻基,他的速度竟然比朱瞻基還要慢,於是“當年明月”先生以此論斷,朱瞻基肯定是提前“預知”了朱高熾的死期。

實事求是的講,現在探究朱高熾的死因,是永遠無法得出真相了。史書的記載很多並不可靠,後世的傳言真假難辨,早已揉成一團亂麻了。不過,筆者認爲朱瞻基確實有謀殺生父的動機。並非有人所說,朱瞻基因爲受到過威脅,不想在等待中出現意外。但我看到的是,朱瞻基弒父是因爲遷都之事。

明孝陵

衆所周知,朱高熾跟他父親朱棣在某些政治主張上是不一致,尤其是在都城選擇上,朱棣看中北京,所以即位之初就把京城由南京遷到北京。朱高煦不喜歡北京,他更喜歡南京,他也不喜歡成天跟“殘元”在沙漠裏打鬥,所以他決定把京城遷回南京,把北方物資也運回南京,朱瞻基去南京留守,就是爲遷都做準備的。

史上記載,朱瞻基對遷都一事並不反對,但後來朱瞻基的舉動明確表明:他完全支持祖父朱棣,反對父親朱高熾!

遷都,那可是一件國之重事,甚至關乎國家興衰!從這個角度講,朱高熾的舉動草率了,或者決策錯誤。本來朱瞻基可以正大光明地表示反對,可偏偏他沒反對,而他內心是強烈反對的。想想看,此時朱瞻基的內心是什麼?他想反對,但面對父親的“聖斷”,他不敢反對,即使反對也改變不了這個局面,甚至只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那麼該如何阻止這個愚蠢的行爲?自己提前繼位也許就是唯一的拯救國家的辦法!

朱瞻基

接下來的事情就不用細說了,所謂二十八日皇帝身體不適,下旨詔太子回京,這樣的話恐怕都是欲蓋彌彰的補救說法。朱瞻基到了南京只做了一件事:告訴他的心腹們,遷都的事不會發生,至於爲什麼不用說,還用說嗎?這就是南京流言的始發端。然後按既定日期提前返程,順利避開漢王朱高煦的截殺。

爲了個人利益,朱瞻基可以等,但是他不可能等到朱高熾把京城遷回南京後,自己再次遷都北京,國家經不起這個折騰,所以爲了國家利益,他完全可能採取弒君行動!畢竟,皇家父子,首先是國,而後纔是家,從朱瞻基後來把朱高煦悶在大銅缸活活烤死的舉動看,他不缺少狠辣的手段,一切服務於目的。朱高熾的幾種死亡真相,您更相信哪一種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