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雲南政協報

“融合式教學”的倡導者和踐行者

——訪昆明市五華區政協委員、雲南大學附屬小學校長謝靜

■本報記者劉霞文·圖

她,是教育戰線的一名政協委員。作爲雲南大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雲大附小”)的校長,她立足本職、愛崗敬業,是全校師生喜愛、信任的好領導;作爲政協委員,她積極建言獻策,反映民聲民情,認真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她,就是昆明市五華區政協委員、雲南大學附屬小學校長謝靜。

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

教育家陶行知說:“國家把整個的學校交給你,要你用整個的心去做整個的校長。”如何建構高質量的學校教育體系,作爲一位校長,謝靜在努力地思考與實踐,也在努力、用心地“扮演”好校長的“角色”。

“高質量發展教育應該是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爲導向,實現爲黨育人、爲國育才的目標。雲大附小在狠抓教學質量的同時,用足用好教師資源、學生資源、學校設施設備資源,規範化管理,讓學生學有興趣,讓教師教有特長,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課程。”謝靜對記者說。

謝靜介紹,在融合式教學思想的引領下,雲大附小成爲廣大市民心目中“身邊的好學校”。雲大附小的學生在科技創新、合唱、管絃樂、舞蹈、繪畫、戲劇、象棋、網球、射箭、朗誦等各類競賽中獲得多項國家級、省級、市級獎項。

一所學校精神的鑄就、特色的形成,是校長辦學理念和教學實踐最好的詮釋。2014年,謝靜出任雲大附小校長,10年間,每一個項目的獲得與進展都讓謝靜“觸摸”到智慧與勇氣的天花板,多少次迷茫無助,多少回的輾轉難眠,但她從未停止過研究與實踐的步伐,因爲她知道引領學校的發展是校長應有的擔當。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謝靜認爲,教師的職業是一項關乎人與人密切交往的職業,其教學和管理風格勢必受到教師自身性格特徵的影響。這就決定着教師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更重要的是用精神、觀念、價值等影響人的成長。作爲一名好老師,需要具有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能夠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要把“育分”提升到“育人”,把“學科教學”提高到“科學教育”的高度,由一味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變爲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做學生爲學、爲事、爲人榜樣的“大先生”。

作爲一名政協委員,謝靜認真履行委員職責,積極參加政協會議、培訓及各項調研活動。連續三年同教育界別的其他政協委員一起聯名提交集體提案,關注雲南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部“雙名計劃”謝靜名師工作室和雲南省“興滇英才支持計劃”教學名師謝靜工作室成立至今,謝靜更是帶着工作室和學校的老師們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加教育幫扶。她先後到雲南省各州(市)開展教學交流研討活動,6次到怒江、臨滄開展教育扶貧,派遣骨幹教師3名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實驗小學和瀘水市六庫鎮進行支教,謝靜及團隊到省內外教學指導和講座交流百餘場(次),工作室組織研修活動數10場(次),受益教師數萬人。

讓每一個學生成爲最優秀的自己

“是小草就讓它裝飾大地,是參天大樹就讓它成棟樑之才;真正好的教育是幫助每一個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尋找幸福;教育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教學,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謝靜介紹道。

漫步於雲大附小校園內,你會發現“融合式教學”的理念已經和校園深度融合,內容多元、內涵豐富的多彩課程讓學生們學在其中、樂在其中。閱讀課,書聲琅琅,傳誦經典;探究課,開啓心智,陶冶情操;繪畫課,一張張彩紙在孩子們靈動的手中幻化無方……

從一支粉筆,三尺講臺育桃李,到一個校長,佈局謀劃定方向,再到爲百姓代言,參政議政促發展。一路走來,謝靜都用她不同的身份,詮釋着自己從教30年的初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