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16日訊(記者 閆軍)不出意外,微盤股的潰敗自昨日延續至今。

截至4月16日上午收盤,萬得微盤股指數在昨日大跌8.88%的基礎上,延續低開低走,跌幅一度超過10%;中證2000ETF及增強ETF跌幅居前,最大跌幅接近7%。截至目前,萬得微盤股指數跌幅年內跌幅近33%,中證2000指數同期跌幅近22%。

有分析師上午就喊出:現在是微盤股的敦刻爾克時刻。也有投資者表示“嗅到了2月初的感覺”:今年1月29至2月7日,短短8個交易日,萬得微盤指數大跌41.12%,量化私募業績大幅回撤,一週時間跌去了去年全年的漲幅。

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卻不會是簡單地重複。

這一次微盤崩塌是新“國九條”的直接反饋。退市、分紅、削減“殼”資源價值、程序化交易新規,四箭齊發之下,投資者恍然大悟:“1+N”配套政策利好資本市場生態建設,並不是利好所有個股。

在4月15日,總市值不足50億元的小微盤股中,超9成標的顯示收跌。隨後,量化私募被指拋售微盤股導致暴跌加劇,至此,市場營造出量化一種倉皇出逃的氛圍感。

是否拋盤已經不重要了,因爲量化受傷的世界已經達成了,從4月15日晚間公募更新淨值數據來看,大成量化動態單日跌幅超過8%,而跌幅超過4%的量化、微盤基金比比皆是,由此可知,量化私募淨值回撤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市場短期幾乎一邊倒看空微盤

連續兩個交易日的大跌,市場對於微盤的情緒回到冰點,萬得微盤股指數在一度跌超10%,再度跌至9%。

股票ETF中,2000指數相關ETF成爲重災區,2只2000增強ETF跌幅超過6%,不少基金出現了折價,賣盤拋壓較大。

市場一直認爲,新“國九條”對微盤股的影響直接且深遠。有機構人士表示“可以暫時告別微盤了”。

在以投資者回報爲導向之下,從嚴監管與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成爲融資端制度制定的兩條準則,換句話說,就是在一系列政策制度之下,構建起良好的資本市場生態,挖掘出有價值、有回報的好公司。

如何能夠挖掘出好公司呢?監管給出具體的舉措;深化退市改革,加快形成應退盡退、即使出清的常態化退市格局;進一步削減“殼”資源價值,加強併購重組監管,精準打擊違規“保殼”行爲;多年不分紅或者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納入將會被納入ST。

退市、分紅、ST,三板斧下來,小市值公司首當其衝。有分析師指出,新“國九條”政策真實影響最大的是:具備價值偏好的監管行爲對於結構風格領域,或許意味着微盤股投資價值的大幅下降,其中,中證2000指數作爲中小盤投資價值下限;紅利時代開啓,因爲市場市場開始從發現高股息到創造高股息階段。

與此同時,在微盤股中最爲活躍的程序化交易也再次迎來嚴監管。監管在實施、重點監控程序化交易之餘,還將增加對異常交易的針對性監控,交易所可對高頻交易實施差異化收費,適當提高交易收費標準,設置約談與現場檢查等5項管理舉措。

高頻交易高收費,有效打擊高頻交易中的“幌騙”交易行爲,有量化私募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高頻交易的交易成本由手續費和交易滑點兩部分組成,手續費大概佔交易成本的20%-30%之間。

策略交易量通常大於平均盤口,這就導致交易價格可能與期望價格之間存在差異,由此產生交易滑點成本。如果掛單買入沒有成功,就要撤單,此前量化交易撤單不收費,現在撤單收費的話,高頻交易的話,交易滑點出現的可能性更多,也就會增加更多的交易成本。

“如果高頻交易的策略較好的話,交易滑點出現次數就少,成本會稍低。但是如果交易策略不夠好,對高頻撤單高收費的話,對收益影響會非常大。”上述量化私募人士指出。在對程序化交易的嚴監管預期之下,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盤股票波動,流動性溢價被磨平,超額獲取則更爲艱難。

不論是政策導向上打擊垃圾股、殼資源炒作,還是交易環節對高頻交易的限制,都成爲資金暫時從微盤中離場理由。“監管對私募要求開始逐漸向公募量化看齊的趨勢。”成爲不少量化私募人士的普遍看法。

有業內人士指出,微盤股內部也在分化,有基本面支撐的微盤股在這一輪下跌中有被錯殺之後依然能夠重獲資金的青睞,短期陣痛在所難免。

量化私募如何自救?

微盤再度下跌對量化私募影響多大?剛剛修復的淨值回撤無法避免,不過也應該看到,在今年年初的微盤危機之後,不少量化私募已經做出調整。

首先,降低交易頻率,從微盤向中證2000、中證1000轉移是較爲普遍的做法。

據介紹,目前,主流量化選股產品會受限於日均成交額等交易優化等因素,選股池會剔除部分流動性較差的股票,其超額收益並不依賴微盤股,也就是全市場市值後400位的標的。從頭部量化私募來看,因資金量較大,策略容量等限制,倉位並不在微盤,而是更多集中在中證1000和中證2000上。

有量化私募人士表示,以全A市值中位數47.28億來看,中證1000指數成分股市值中位數92.74億,已逐漸演變爲中盤股代表,而略低於全A市值中位數的中證2000成分股,市值中位數爲37.63億,則代表了當下小盤股的整體表現,權重分佈更均衡。

在交易策略上,某百億量化私募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已經對策略進行改進:更嚴格約束Barra風險敞口,特別是size市值敞口;縮小指增策略選股池,基本排除微盤股;增加500和1000成分股的選股比例等。未來將根據市場反應,重新評估這些公司的風險和回報比,更加關注公司市值因子,及時調整投資組合以降低潛在的風險。

同時,不少量化私募早已着手招攬中低頻量化人才、基本面量化人才以及週期量化人才。隨着監管趨嚴、規模上升以及市場有效性提高的因素之下,超額衰減是必然,向中低頻擴容纔是行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必然要求。

此外,也有量化私募開始着手在產品上創新,衍復投資推出了無市值風格的“衍復中證全指指增”,覆蓋一個大、中、小市值風格較爲均衡的指數,持倉更分散。在小市值選股方面,思勰投資推出小市值股票精選策略,將主動選股納入到指增產品中,剔除20億以下的個股,持倉在100億到120億市值之間的個股,還在費率結構上做出嘗試,僅收取常規管理費,免除業績報酬,以工具化產品的形式推向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