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楊慶婉

2023年,部分頭部券商國際業務觸底反彈,開始走出差異化的發展路徑,重新貢獻了超過20%的營收,有的甚至高達40%。證券時報記者統計顯示,中金國際、華泰國際、中信國際等香港頭部中資投行去年營收均超1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分別爲24%、31%、13%,爲母公司貢獻了主要收入來源。

從業務發展戰略來看,上述幾家具有代表性的券商系中資投行各有不同的側重點:中金國際穩抓香港IPO等股權融資的市場份額,主打精兵強將的投行路線;華泰國際走的是科技驅動型路線,對接境內外全業務鏈;中信國際則將股權融資、財富管理等業務一手抓,持續開拓境內外客戶。

近年來,在證監會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的號召下,具備先發優勢的頭部券商仍在加碼拓展境外市場,把香港市場作爲橋頭堡,不斷向東南亞、美國、歐洲拓展,尤其是新加坡,正逐漸成爲中資金融機構國際化佈局的“重鎮”。

國際業務反彈明顯

收入貢獻逾兩成

中資券商出海,將香港市場視爲國際化之路的橋頭堡,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佈局,並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與外資投行同臺競技。30年過去了,14家上市券商實現A+H股兩地上市,個別頭部券商還發行GDR登陸倫敦交易所,將業務觸角伸向東南亞、美國和歐洲。

回溯過往,中資券商曆經幾次重要的發展機遇。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部分外資機構撤出,中資券商的競爭力開始嶄露頭角,而後隨着境內外互聯互通機制推出、中概股迴歸、中資地產美元債蓬勃發展,中資券商在香港的市場份額迅速提高。

近年來,中資券商在香港IPO等股權融資市場中已經佔據主導地位。在2023年香港IPO保薦家數中,中資投行的市場份額佔比爲65.24%,同比提升了11.28個百分點。其中,中金國際作爲保薦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20單,市場排名第一;中信國際承銷香港市場IPO項目12單、再融資項目6單,排名中資券商第二。

其間,中資券商也歷經波折,原來處在第一梯隊的海通國際掉隊,行業頭部和尾部的業績表現分化也非常大。2021年之後,因受房地產下行週期影響,中資券商隨後兩年的業績明顯滑坡,部分中資投行自營資金配置了大量的中資地產美元債,導致鉅額虧損,幾乎吞噬了過去幾年苦心經營的成果。

不過,2023年業績觸底反彈,以中金、華泰、中信等爲代表的香港頭部中資券商迴歸持續增長的軌道。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在去年境內市場A股也同樣面臨短期波動的情況下,頭部券商“兩中一華”的國際業務成爲一大亮點,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30%,對母公司營業收入的貢獻也都超過了20%。

仔細分析第一梯隊的中資投行,具備合資基因的中金國際,其業績貢獻相對穩定,過去幾年資產和營收佔比都超過了25%,去年對中金公司的收入貢獻提升更明顯。中金國際的總資產爲1802.31億港元,佔中金公司資產總額的比例爲26.16%,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16.90億港元,淨利潤36.22億港元,對母公司的營收貢獻高達46%,對母公司的淨利潤貢獻超過50%,人均創利較高。

2023年,華泰證券的國際業務收入爲79.26 億元,同比增加19.49%。其中,華泰國際的表現可圈可點,港股IPO保薦項目數量位居市場第二,GDR發行項目數量居於首位;服務於投顧的美國第三方金融平臺AssetMark的總規模突破1000億美元,市場佔有率第二。

中信證券則憑藉着綜合實力拓展國際客戶,港股市場的股權融資市佔率領先,公司同時加快了財富管理的全球化佈局,不僅在香港設立中信證券企業家辦公室(香港)服務品牌,還推出了新加坡財富管理平臺,境外財富管理產品銷售收入同比翻倍。2023年,中信證券國際實現營收113億元,同比增長13.29%,淨利潤同比翻倍增長。不過,人員成本較高、利潤率相對較低,還屬於成本投入階段。

業績分化加劇

發展戰略謀變

中資券商出海至今,已呈現向頭部集中的趨勢,尤其在股權融資領域,投行集中度很高,競爭格局分化加劇。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目前除了幾家代表性的頭部券商之外,其他香港中資券商的處境比較艱難,在IPO等股權融資中很難分得一杯羹,即便作爲全球協調人蔘與承銷也只是勉強得到一點市場份額,幾乎不賺錢。

傳統經紀業務方面,則面臨香港本土券商的競爭,且市場空間有限,零售客戶很難再有增量。近年來,已有不少香港本土經紀商停業,包括一通投資、中匯資本投資、和升證券、中安證券等。若想跨境在內地市場拓客和展業,目前受監管收緊和政策限制基本難以施行。去年底,監管部門曾發文,限制國內券商及海外子公司新增內地客戶進行離岸交易。

早幾年,香港市場融資成本低,中資券商在港開展孖展、股票質押、自營投資等重資本業務,有着可觀的利差空間,但這種發展模式後來喫了很多虧,甚至栽了跟頭,包括國信香港、興證國際、海通國際等中資券商,都因此先後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拖累。

目前,中資券商的競爭環境惡化,或者說競爭格局分化加劇,其中主要原因在於:首先,港幣掛鉤美元低利率的時代過去了,隨着美聯儲加息,融資成本優勢不再,重資本的發展模式遇到阻力。孖展、股票質押等融資類業務需要資本金支撐,且股票市場波動對抵押品的估值影響很大,容易形成壞賬。其次,房地產下行週期拖累中資金融機構。過去,中資地產美元債的發行和承銷提升了中資投行的市場份額,同時還有不少自營資金參與認購,但近兩年房地產陸續暴雷,造成大額虧損。最後,中資券商發展模式的同質化程度嚴重,前有強敵國際投行,後有香港本土券商,市場空間受限,盈利模式相對單一。

不過,第一梯隊的頭部券商仍然走出了谷底,重資本業務仍然會是中資券商的發展重點之一,只是戰略謀變,業務佈局開始體現出了不同的特點。比如,中金國際穩抓香港IPO等股權融資的市場份額,常年排名市場第一,2023年底僅有員工62人,主打精兵強將的投行路線,實力可與國際投行匹敵。華泰國際走的則是科技驅動型路線,對接境內外全業務鏈,除了IPO等股權融資、GDR發行之外,此前收購的第三方金融平臺AssetMark在美國市場的資管規模還在增長。中信國際則一手抓股權融資、財富管理等業務,這源於最早收購的里昂證券打下了經紀業務基礎,且中信證券一直堅持國際化和全業務鏈的佈局,持續開拓境內外高淨值客戶,在韓國、馬來西亞表現出逆勢上升的態勢。

從業務發展模式來看,重資本發展模式遇到困難,更多的中資券商需要考慮發展客需型業務,即迴歸中介本源。2023年,國泰君安的國際業務營業收入21.63億元,佔總營業收入的5.99%,同比增加54.96%,營業利潤率同比上升29.97個百分點,主要就是得益於香港子公司的金融工具投資收益增長,即衍生品客需型業務。

加快國際化步伐

新加坡成佈局“重鎮”

“開弓沒有回頭箭”,中資投行從香港起步“走出去”,30年國際化之路充滿波折,不過頭部券商要做大做強,國際化佈局仍需進一步擴展。

2023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證監會表示,支持頭部證券公司通過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併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至2035年形成2至3傢俱備國際競爭力的投行和投資機構。

中信證券總經理楊明輝在2023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一流投行需具備九大特徵,包括具有遍佈全球的強大客戶網絡,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尋求標的資產,實現撮合交易的功能;國際化程度高、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在全球股債融資、併購等領域佔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具有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強大的人才隊伍,能夠匯聚業內最爲優秀的人才等。

從國際化的網絡佈局看,近年來,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成爲中資金融機構國際化佈局的“重鎮”。2023年,中信證券在新加坡設立財富管理平臺,華泰國際在新加坡開展證券交易及企業融資業務,國泰君安國際則對新加坡子公司進行增資。

這與新加坡的華人圈和經濟活力不無關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2月底,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數量從27家增長到超過400家,增長了12倍有餘。前不久,新加坡宣佈對華免籤,出境旅遊可能迎來增長,中資券商出海佈局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的步伐也可能會加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