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醒了嗎?今天是你生日,媽媽給你準備了生日禮物。”這是“小琳媽媽”應網友們的共同要求製作的一條“生日祝福”視頻,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陪他們過生日。視頻裏親切熱情的“小琳媽媽”是這些網友共同的“媽媽”,他們管她叫“電子媽媽”。

最近兩年,“電子父母”開始在網絡上出現,這些長輩年紀的視頻博主以“父母”身份出現,在網上與年輕人互動。

專家表示,“電子父母”的出現有其有利的一面。“電子父母”能夠滿足年輕人某些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年輕人如果從“電子父母”那裏得到溫暖和安慰,再回頭反思自己與家庭之間的關係,可能更容易促成家庭矛盾的和解。

網上“認親”

叔叔阿姨成“電子父母”

如今,視頻平臺上兒女最多的“電子父母”是一對來自陝西的老夫婦,他們的賬號名叫“和女兒分享日常”,賬號目前共有115萬粉絲。

夫婦倆人長得都頗有喜感,每次出鏡,他們習慣把眼睛笑成兩道縫,嘴角也像樂開了花。這對老夫婦也熱衷“搞怪”。視頻中,老夫婦會戴着熊耳朵的圍巾帽隨着兒歌跳舞,也會在疊牀單時像小孩一樣拽着牀單上下舞動。

這對老夫婦在視頻呈現的也都是夫妻倆的日常。他們會對着屏幕滿臉笑容地跟孩子打招呼、報平安、聊生活,而每一句話幾乎都用“孩子”“閨女”“兒子”的稱呼開場。

一些年輕網友一邊喊着“爸爸”“媽媽”,一邊把自己工作、生活、感情中遇到的問題發到評論區,求“爸媽”解心寬;也有網友把自己的隱私經歷拿出來跟“爸媽”分享。

網絡上的“電子父母”不止這對老夫婦,一個叫“小琳媽媽”的UP主也被很多年輕網友認作“媽”。

視頻中的“小琳媽媽”看起來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母親形象:五六十歲的年齡,臉龐圓潤,燙着捲髮,笑起來眼睛彎彎,說話的語調總是親切熱情,讓人感覺喜慶又精神。

與老夫婦主打曬日常生活的賬號不同,“小琳媽媽”會教“孩子們”很多生活中的小竅門,比如如何洗菜,如何切菜,如何買調料,如何疊衣服。

“小琳媽媽”的視頻標題大多以“媽媽”兩字開頭,如“媽媽教你各種蔬菜怎麼切”“媽媽教你方便麪中加荷包蛋”“媽媽教你買肉小技巧”。

除了“媽媽教你”系列視頻之外,還有一些找回童年感覺的主題,比如“媽媽帶你抓娃娃”“媽媽陪你做手賬”“媽媽帶你喫肯德基”……視頻中的她永遠耐心,深受“兒女”粉絲的喜愛。

熱心“媽媽”

收集網友問題拍成系列視頻

“小琳媽媽”本名金小琳,賬號是金小琳退休後創建的。她當初並沒想到自己的視頻會如此受年輕人歡迎。她本意是想拍點自己退休生活的短視頻作爲休閒娛樂,爲此還特意報了培訓班學習視頻拍攝和剪輯。

而給賬號起名“小琳媽媽”也只是因爲自己名叫小琳,同時又是個媽媽。她也沒想到,這個名字會和後來的“電子媽媽”身份如此契合。

“小琳媽媽”起初只是想拍一些教人做飯和整理家務的小視頻。因爲身邊總有很多年輕人會問她怎麼煮掛麪,怎麼疊衣服,怎麼買東西……“我就想幫大家解決這些問題,於是就以這個爲主題拍視頻,沒想到傳播得那麼好。”

隨着視頻越發越多,一些年輕網友開始在“小琳媽媽”賬號下留言,有的說自己生活焦慮,有的是諮詢情感問題。於是,“小琳媽媽”把這些問題收集起來,拍成系列視頻,一一給年輕網友“支招”。

就在這個過程中,開始有網友改口叫“媽媽”。

“最開始有網友管我叫媽媽的時候,我特別感動,覺得肯定是自己真的幫助到了這些年輕人,纔得到了他們的喜愛和認可。”金小琳說。

再後來,開始有年輕網友向“小琳媽媽”提出情感“定製服務”:“媽媽,能幫我過個生日嗎?我媽媽從來沒給我過過生日”“媽媽能拍一段抓娃娃機的視頻嗎?我媽媽去世了,再也不能陪我抓娃娃了”。

對於這些要求,“小琳媽媽”都會一一滿足。而對於那些有特殊遭遇或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的網友,“小琳媽媽”則會逐一私信回覆,和他們聊天勸解。

“小琳媽媽”說,自己平時就是個熱心的人,喜歡幫助別人,所以視頻中的自己算是本色出演。

日常生活中,“小琳媽媽”的兒子如今已經三十多歲,社會經驗、生活閱歷都比較豐富了,不需要她太多操心。所以比起自己的兒子,她覺得更需要關心的是她的“電子兒女”,因爲他們大多是剛剛步入社會,好多還是孤身一人在外打拼,更需要長輩的幫助和關懷。

她覺得,現在年輕人的生活節奏快,工作學習都很辛苦,所以在網絡上能幫這些年輕人解決一些問題,哪怕是很小的問題,她都會很欣慰。

爲了能更好地幫助網上的年輕人,每個視頻光拍攝就要一兩個小時,還要再花兩三個小時進行剪輯。

家裏人對此也很支持,兒子覺得媽媽教網友的生活小常識能夠幫助網友解決生活問題,媽媽達成網友的心願能夠幫助網友解開心結,所以他就總誇“媽媽在做一件好事”。

“電子兒女”

將情感代入到“理想媽媽”身上

柚子曾給“和女兒分享日常”的賬號留言,管視頻中的夫婦叫“爸爸媽媽”。

當時她工作不順利,煩心事一大堆,但又不想跟自己的爸媽提起,在網上無意間刷到這對夫婦的賬號後,便給他們留了言:“爸爸媽媽我最近真的好累,好多指責聲,我真的有那麼差嗎?”

柚子說,自己雖然平時跟父母住在一起,但很少把心事告訴爸爸媽媽,一來怕他們着急,二來和他們有代溝,“他們總是不理解我,反而會有很多指責。”

“都說‘知子莫若父母’,爸爸媽媽越瞭解你,越知道你的缺點,有時候說話就越往你的痛點上說。”柚子說她當時看到“電子父母”的視頻後,就覺得很溫暖,覺得做他們的女兒一定很幸福。

真正交流之後,“電子父母”也確實讓她感覺很舒服,“他們反饋的多是理解和鼓勵,而不是指責。”柚子說。

“你最棒”“彆着急”“會好的”,這是“電子父母”給年輕網友的回覆中最常出現的話。很多網友覺得,自己需要的是這種鼓勵和安慰,而不是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爲方法因人而異,但心態是大家都需要的。

媛媛是“小琳媽媽”衆多“電子兒女”中的一個,她來自一個單親家庭,母親後來又再婚了。她曾在網上給“小琳媽媽”留言:“看到媽媽一下子就哭了,自從媽媽再婚之後,再也沒有人那麼溫柔地和我說那麼多話了,謝謝你,我的互聯網媽媽,您一定要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媛媛發這條留言時,恰好是春節假期,當時她剛和媽媽大吵了一架,媽媽一氣之下把媛媛一人扔在家裏。雖然早已習慣一個人過年,但媛媛還是覺得自己很孤獨很悲慘。

她本來想自己做頓年夜飯,結果網絡推薦裏出現了“小琳媽媽”教做飯的視頻。當這樣一個“賽博母親”突然出現後,媛媛脆弱的情緒一下子就被觸動了,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下來。

媛媛承認,當時的反應是一時觸動,事後冷靜下來,心裏就沒那麼難過了。她對“小琳媽媽”也並沒有過分的依戀,關注了“小琳媽媽”後,因爲課業太忙,也沒有再留過言。

媛媛心裏清楚,“電子媽媽”沒有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愛恨情仇,呈現給網友的都是最好的一面,大多“電子兒女”心裏也明白這一點,只不過年輕人有時需要這樣的一個“電子媽媽”的安慰。

“那是一種情緒的代入,用來彌補原生家庭的問題,大家只是把理想中的母親形象投射到‘電子媽媽’身上。”媛媛說。

對於自己的親生母親,媛媛用“相愛相殺”來形容。她說,自己的媽媽只是比較情緒化,生起氣來就控制不住自己。而且媽媽的工作很忙,婚姻也不幸福,有時候她會把這些痛苦轉嫁到媛媛身上。

“現實生活不同於網絡,每個人都有煩心事,很難不影響到身邊的人。”媛媛說。

質疑聲音

爸爸媽媽能亂叫嗎?

對於“電子父母”的出現,儘管有網友喜歡,但也有網友覺得“爸爸”“媽媽”這兩個詞不應該隨便對陌生人叫,因爲那是非常私密而寶貴的兩個稱呼。

“就算我原生家庭不美好,我也不會在網上亂叫別人爸爸媽媽,根本叫不出口。”“自己親媽都不愛,還指望能愛別人的媽嗎?”這些是質疑聲中最常見的觀點,部分網友認爲,在網上隨便認爹媽的那些年輕人缺乏對親生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也有網友覺得,對於年輕網友認“電子父母”的行爲,沒必要看得太過嚴重,“在網上認‘電子爸媽’並不一定就是不喜歡自己的原生家庭,也可能只是單純表示一種認可。”

有網友對此表示附和,“是這樣的,我超喜歡我自己的媽媽,爸爸也還行,但在網絡上關注的‘電子父母’賬號也不少,主要原因是希望爸爸媽媽可以被‘雞’一下,變得更好。”

對於抨擊年輕人在網上隨便“認爹媽”的狀況,媛媛認爲,在這個網絡發達的年代,“媽媽”這個詞已經不再是具象的人,更像是一種情緒的表達。

“小琳媽媽”則覺得,年輕人喊她媽媽或“電子媽媽”是一種認可,也是一種感情投射,他們在心裏還是愛着自己的親生父母。“如何稱呼只是個人選擇,如果叫出來覺得舒服就叫,沒必要憋着。”

對於當代年輕人喜歡、依賴“電子父母”的情況,有網友不免擔心,他們會不會認爲“電子父母”比親生的更親,甚至因此疏遠親生父母?

對此,“小琳媽媽”覺得,親是斷不了的,畢竟血脈相連。現在不少年輕人和長輩有代溝,生活理念和思維方式上都有不同。很多年輕人出門在外上學上班,需要長輩傳遞生活經驗,幫他們排解心中煩惱,可又不願意把自己的困擾如實告訴父母,怕他們擔心。

在“小琳媽媽”看來,年輕人有時候不喜歡跟父母溝通,還有一個原因是怕父母給額外的壓力。比如孩子問父母一些生活技巧,父母在傳授的過程中可能會忍不住追問幾句“工作怎麼樣啊”“有沒有談戀愛啊”。“其實孩子長大了,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節奏,需要幫助的時候父母能及時出現,不需要的時候父母默默關注就好了。”

專家

年輕人應通過“電子父母”更理解親生父母

青少年心理科普平臺、抑鬱康復社區“度過”的心理諮詢師呂軍生老師近期也關注到了“電子父母”的現象。他認爲,“電子父母”之所以成爲年輕人的“寵兒”,主要是年輕人與“電子父母”之間沒有生活中情感糾葛,也沒有“恩怨情仇”。

呂老師開玩笑說:“如果‘電子父母’和年輕人有一點經濟上的糾紛或者情感上的糾葛,馬上就不香了,‘兒女’們恐怕會翻臉不認人。”

呂老師舉例說,“電子父母”在網絡上的表現確實給年輕人帶來正能量,但其實也只是一雙筷子中的一支,而另一支筷子就是相對的負能量,兩支筷子合起來纔是生活。兩支筷子需要互相配合才順手。如果光是正能量或者全都是負能量,那也就不是筷子,而是棍子,用棍子喫飯怎麼也不會香。

當代年輕人喜歡上“電子父母”的現象,在呂老師看來與我們傳統文化中感情表達含蓄的習慣有關,同時也跟社會時代發展和經濟發展有關。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是95後或00後,他們的父母以60後和70後居多,在這些年輕人的童年時期,正是父母們必須爲生活打拼的年代,在這種拼搏的過程中,對孩子的陪伴是相對缺失的,這種親情缺失會影響孩子的親情感、性格以及親密關係等多個方面,甚至還會影響孩子與下一代的關係。

呂老師認爲,“電子父母”的出現有其有利的一面。“電子父母”能夠滿足年輕人某些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年輕人如果從“電子父母”那裏得到溫暖和安慰,再回頭反思自己與家庭之間的關係,可能更容易促成家庭矛盾的和解。

但呂老師還表示,“電子父母”有其互聯網傳播的特性,年輕人不要試圖讓自己的父母去向“電子父母”學習。畢竟,年輕人的任何事情對於“電子父母”來說,都不是自家事,而對於親生父母來說卻有着連帶的關係、責任、義務。

“年輕人可以從‘電子父母’那裏索取慰藉,但也要理解親生父母的現實狀態。生養你的是親生父母,拿‘電子父母’跟親生父母比,其實沒什麼可比性。”

本版文/本報記者張子淵實習生李佳

(北京青年報)責任編輯:李曉(EN03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