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出門問問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擬全球發售8456.8萬股,發售價將爲不超過每股發售股份4.10港元。這是該公司第二次對港股IPO發起衝擊。

去年5月30日,出門問問首次遞表港交所,後於11月失效。不過在12月,中國證監會國際部披露了關於出門問問的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預示其上市進程被再度推動。

出門問問成立於2012年,創始人李志飛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曾任職於硅谷研究院。作爲國內AI行業最早關注到GPT-3的創業者之一,他在較早的時間點推動公司進行了大模型的研發,“序列猴子”大模型成爲其最重要的產品之一。

當前,公司業務板塊主要包含AI軟件解決方案(包括AIGC解決方案及AI企業解決方案)和智能設備及其他配件。其中,AIGC解決方案、AI企業解決方案以及智能設備及其他配件這三項業務,開展時間點分別爲2020年、2017年及2015年,時間軸上呈現出明顯的核心業務轉變。

智能設備業務之外,其AIGC業務包括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AI寫作助手“魔撰寫作”和“奇妙文”、AI數字人“奇妙元”、集成解決方案“DupDub”,累計有86.5萬名付費用戶;AI企業解決方案主要面向企業端,包括AI語音交互解決方案和智能客戶服務解決方案。

2021至2023年,該公司分別實現收入3.98億元、5億元和5.07億元,最近兩年同比增速從25.7%驟降至1.4%,三年對應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爲-1.57億元、-0.73億元、1.09億元。

過去三年來,出門問問的AI業務收入從15%上升至67.7%,其“硬件公司”到“AI公司”的定位轉變有了實質依據。但這個轉變背後,營收和利潤並沒有持續向好。

對比2022年和2021年的數據,可以明確看到AI業務的營收與佔比提升,對公司整體營收和利潤都帶來了有力改善。其年營收增加了約1億元,毛利潤增加了1.87億元,毛利率幾乎翻倍。

但這種經營能力未能在2023年得到保持。報告顯示,公司2023年相較2022年整體營收僅增加700萬元,毛利潤卻減少了近1000萬元,毛利率從67.2%下降至64.3%。背後具體原因在於AI業務中,AIGC業務付費用戶規模增加,而AI企業解決方案由於頭部客戶收入減少而降低。

其中,汽車附屬公司A爲出門問問近年企業端業務第一大客戶,近兩年貢獻營收佔比分別爲42.6%和27.4%。這項業務有超過90%的毛利率,主要原因在於其銷售本質是知識產權轉讓,而該項目已於2023年6月完成最後交付。這意味着,出門問問後續維持企業端業務的營收和毛利潤存在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其智能硬件業務營收在報告期內出現大幅下滑,從2021年的3.38億元收縮至2023年的1.64億元,接近腰斬。

據界面新聞了解,出門問問智能硬件業務包括智能手錶、智能跑步機、智能家居等產品,這一賽道不僅有傳統行業巨頭、頭部創業公司,也有華爲小米等智能手機廠商以及百度等互聯網大廠參與競爭,且激烈程度與日俱增。

大模型賽道的消費端和企業端市場競爭,已經在過去一年“百模大戰”的序曲下拉開幕布。作爲出門問問未來的核心支柱,其AI業務還未建立起足夠高的規模壁壘——AIGC業務的月活用戶從2022年的約100萬翻倍至約200萬,這個數字距離行業頭部還有一定距離。

QuestMobile《2024生成式AI及AIGC應用洞察報告》顯示,今年1月,排名前十的AIGC App聚合活躍用戶規模爲5376萬。其中,抖音“豆包”、百度“文心一言”、崑崙萬維“天工”、點陣盒子“扮伴-AI繪畫”、科大訊飛“訊飛星火”位居前五位,月活用戶分別爲1757萬、1213萬、801萬、643萬、558萬,均比出門問問高出不少。

與此同時,出門問問的註冊用戶數、付費用戶數以及付費用戶佔比雖然都有較爲明顯的增長,但增速都在變緩。

不過,從2022年到2023年,其註冊用戶增長35.4%,而月活用戶規模增長了88.5%,表明出門問問的產品在消費端具有一定吸引力。在這背後,其近三年研發支出分別爲9150萬元、1.19億元和1.55億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爲23.0%、23.8%、30.6%,兩項數字均逐年提升。

招股書顯示,2013至2019年間,該公司共進行了7輪融資,融資總額超過2.3億美元,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海納亞洲創投基金、真格基金、Google、大衆汽車集團等知名企業及投資機構。D2輪融資後,其估值達到7.57億美元,相較A輪的510萬美元翻了150倍不止。

儘快上市不僅能讓早期投資人套現離場,爲公司以低成本獲得新的融資,還能帶着“AIGC第一股”的光環登陸港股市場,獲得一定的估值溢價。無論怎麼看,這都是出門問問當下的好出路。

只是大模型和AIGC戰場初啓,以更公開的業務姿態參與競逐是否會被資本所束縛?這或許是出門問問及其潛在投資者接下來要關注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