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滬深北三大交易所根據相關指示精神,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繞道減持”、現金分紅和退市制度進行修訂。

消息出爐後,三大交易所小市值股票(簡稱,小票)受到巨大沖擊,股價大幅波動。特別是北交所上市公司屬於創新型中小企業,總市值都不大,因此不少企業股價下跌比較多。

其實,仔細研讀相關政策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質量後,市場對於此次政策修訂存在“誤讀”,導致不少質地不錯的小市值公司被“誤傷”。北交所上市公司被“誤傷”現象也很明顯。

制度層面,三大交易所此次修訂相關規則旨在對“垃圾股”加強監管。首先是構建資本市場防假打假綜合懲防體系,嚴肅整治財務造假、資金佔用等重點領域違法違規行爲。其次是打擊“繞道減持”。第三是要強化現金分紅,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進行規範。第四是要加大退市監管力度,精準打擊各類違規“保殼”行爲。

上述政策修改的最終目標是在有效保護投資者、有效防範化解風險、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支持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因此,此次相關政策出臺,不是要打擊小市值上市公司,而是要對“垃圾股”實現出清,讓優質上市公司得到更多資源,實現更快發展,更好回報投資者,從而推動資本市場發展進入良性循環。

北交所市場,“誤傷”程度也不小。一方面,針對北交所定位,制度層面已經作出安排,不是三個交易所一刀切執行同一個標準。另一方面,北交所從成立之初,就將嚴把入口關、強監管作爲建設市場的抓手,因此,北交所上市公司質量相對較高。

制度安排方面,針對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定位,在此次政策修訂方面,北交所作出充分制度安排。例如,分紅制度方面,北交所不對分紅不達標的上市公司實施風險警示。主要是考慮到北交所上市公司規模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經營業績波動較大,抗風險能力較弱,公司留存利潤可用於擴大企業規模、抗風險儲備等,不宜強制實施現金分紅。並且目前北交所運行時間較短,多數企業上市時間還不到三個完整會計年度,上市公司分紅情況及公司經營情況還需進一步觀察和評估。這樣的制度安排還有多處。

北交所上市公司質量普遍較高方面,截止到目前,北交所共有248家企業,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124家,佔比50%。部分企業甚至是細分行業龍頭,填補國內空白,實現進口替代,解決“卡脖子”難題。例如,凱德石英掌握了多項與石英制品加工相關的核心技術,突破了石英加工核心技術領域“卡脖子”的關鍵壁壘,實現向北方華創、華微電子等國內一流公司供貨。寧新新材是國內細結構特種石墨領域龍頭,進入寧德時代供應鏈。廣廈環能在國內多個大型石化項目中已經成功替代美國同行產品。

回報股東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一直以來出手大方。挖貝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分別有66.05%、76.15%的公司爲投資者送上紅包,紅包的厚度也是連續增加,2022年北交所公司共分紅27.16億元,平均每家分紅2538.41萬元;2023年共分紅53.77億元,平均每家分紅2954.5萬元。從今年的分紅情況看,在已披露年報的公司中,近九成的公司已發佈分紅方案,計劃現金分紅金額8.38億元,平均每家2539.58萬元。

本文來自“證券日報網”,作者:李矛,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