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江山水牡丹醉人心

文/王海波

初見牡丹,是在我幼年的時候。之所以一提起牡丹花我便會想到我的外婆,是因爲我是在外婆家後院的菜園子旁邊第一次看到了牡丹花。老家那邊牡丹花不多,記憶中也只有外婆家有幾株牡丹,因爲可以做藥引子的緣故,外婆家的牡丹經常會被鄉鄰記住。春天到來,外婆家的牡丹開幾朵幾十朵粉紅,引來蜂蝶飛舞,也引來芳香一片。外婆離開我們十多年了,我現在依然能夠通過牡丹想起我那和藹可親的外婆。

初學牡丹,是在我進入中學的時候。“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之愛,宜乎衆矣!”一篇周敦頤的《愛蓮說》至今還耳熟能詳。爲了學習蓮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兼學了牡丹的雍容華貴。自那以後,每每看到紅瓷盆上大紅的牡丹配上“花開富貴”和窗花上的“牡丹花開”,才真正明白人們借“花之富貴者”寄託了好多對富裕生活的嚮往。

初賞牡丹,則是起於我來到墊江工作。這一賞,便已經過去了十幾個年頭。墊江牡丹年年開放,年年都在春天賞牡丹。賞着賞着,我更加熟悉了墊江山水牡丹的特點和品質。

墊江是中國山水牡丹的起源地,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與洛陽等地的宮廷牡丹不同,墊江的牡丹具有花期早、花型大、花香濃、花根實等特點,因而成爲墊江最具地域辨識度的城市符號。其他地方的牡丹所具備的特點墊江牡丹也都具備,除此之外,長於山中,與山、水、石、林相融相生,渾然一體,使得墊江山水牡丹聞名遐邇。“競誇天下無雙豔,獨立人間第一香。”我當然是同意牡丹之花是雍容富貴之花的歷史認同的,然而我屢次行走山間欣賞山水牡丹,卻主要是服從於它於富貴之外的品質。

山水牡丹美就美在與山水相融,展現出春天和而不同的美。墊江的牡丹多是盛開于山野,山野的複雜環境讓牡丹學會了與山、水、石、林和諧相處,相融共生。倚山而繁衍,予山以奇彩。山之沃土讓牡丹生根固苗,牡丹自然以一生的濃墨重彩裝扮山巒。仗水而生息,寄水以靈光。牡丹得雨露滋潤,枝肥莖壯、葉綠花繁。春日暖陽,看見山間的牡丹,春風徐來,葉面上花瓣裏水珠滾圓欲滴,拂搖間,花與水的靈氣竟都完美展現。學石之堅韌,輔石以妖嬈。山中之石,若非奇秀,定少人觀覽,若牡丹與石相依相伴成爲一景,則動中有靜,柔中帶剛,這景緻不由得人們去分辨誰是堅強誰是柔弱,一切都似乎剛剛好。蒙林之蔭翳,補林以濃芳。林蔭之下,石板小道沿山穿行,小道邊上,一叢叢牡丹盛開着,遊人與牡丹分享着樹蔭,也和山林分享着一林子的芳香。除了山、水、石、林,山間的牡丹與它周圍的火棘、野花、青草、巴茅等等都是和諧友好的。春天來了,誰也不爭春,只是盡情地分享着春天,點綴着春天;春要去了,他們也都是竭力地綻放,傾情地挽留。

山水牡丹美就美在它的鄉土氣息,會讓人深深記住鄉愁。或許從鄉里走出的人和惦念鄉土的人一眼就能從墊江的山水牡丹中發現它的鄉土氣息。不得不在賞牡丹的同時將目光環顧一下週圍的人。頂着草帽,揮舞着板鋤的,那是挖牡丹根莖的大爺,花開殆盡,牡丹轉入它的下一個使命,挖根取下來的丹皮,是一劑廣泛使用的中藥材。那偶爾吆喝的,是村裏的大媽,面前擺賣的土雞蛋、折耳根、幹鹹菜、紅椿尖,熟悉的人都知道那都是些難得的老家的味道。那紅撲撲臉蛋兒冒着汗水的是村裏的李二娃,趁着週末背一揹簍的礦泉水來趕花期裏的遊人,賺來幾塊十幾塊的零花錢,懂事兒機靈的孩子這種社會實踐有多少人體驗過?牡丹開在山野,好像全然沒有了登堂入室的雍容華貴。它們註定不需要配個雕龍畫鳳的花盆,穩穩地守住亭臺樓閣,它們也全然不是俯下了高貴的身軀供遊人觀賞,它們只是立足於山水之間,陪伴着鄉土,守護着山間的春天罷了。山水牡丹的氣息,蜂蝶能夠體會,蜜蜂飛去,蝴蝶飛來,牡丹綻放着笑容迎接。這種迷人氣息或許是濃烈的,也或許是淡雅的,或許可以治癒你與童年漸遠的殘缺的夢,讓你賞花的心頭泛起一圈圈的漣漪。

山水牡丹美就美在它深入平常百姓家,成就更多的人走向富裕。相傳,墊江山水牡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有着悠久的種植歷史。千百年來,它的價值被老百姓所認可,當地的人們把種植牡丹當成了發家致富的門道。若是富麗端莊的宮廷彩蕊,是很難在許多普通的老百姓家中種植的,實用的墊江山水牡丹則不然。有詩云:“春深富貴花如此。”牡丹花的血脈便是富貴之花,而山水牡丹似乎已經忘卻了自身的富貴,把成全種植它的人走向富裕變成了自己的價值,這何嘗又不是山水牡丹難能可貴的品質呢?

“一山牡丹紅”是人們對墊江山水牡丹的概括,確實是這樣,綿綿明月山、悠悠龍溪河,一方水土成就了墊江山水牡丹千百年的繁榮生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也看到了這裏的人民在和山水牡丹相生相融中,薰染上了山水牡丹的特點,共同形成了墊江牡丹文化。“國運昌時花運昌”,我們依稀看見,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美好新時代,墊江山水牡丹儼然成了一幅絢爛繽紛的壯錦,綿延在明月山脈。熱愛山水牡丹的墊江人民,正在奏響鄉村振興的凱歌。

作者簡介:王海波,墊江縣作家協會會員,供職於墊江縣委宣傳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