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偷窺過別人的社交賬號嗎?或許是暗戀對象,或許是前任,或許是前任的現任……想必80%的人都做過這類事,並且羞於承認。

沒想到的是,臺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竟把這件事仔仔細細地拍了出來,看得人又覺酸爽又覺尷尬不已。

本劇由徐譽庭(《誰先愛上他的》《荼靡》)編劇並執導,林依晨、許瑋甯、賀軍翔主演,內地網站評分已經一路飆升到9.0分。

從陣容就能看出,這劇的野心不止在於拆穿一些人際關係中的假面。

以“視奸”這個動作爲引子,實則是在剖析兩位中年女性的真實生活,闡述她們的困境與成長。

每字每句,每個面向,折射出了屏幕前我們自己的影子,讓我們有機會注視自我。

這種注視,不帶貶低也無關美化,而是飽含溫度的理解與共情。在如今氾濫的女性影視市場中,這種視角仍然是珍貴且銳利的。

你是我的假想敵

簡慶芬,過着俗世眼中40歲女性“應該過”的生活。

她和丈夫何瑞之育有一個孩子,偶爾婆婆會上門突擊,生出許多抱怨,但一家三口的日子過得也足夠平淡。

平淡到失去激情與快樂,連性生活都無法讓彼此滿意。

簡慶芬想給自己找點動力與目標,而既然當下的生活無法夠到遠處的夢想,那就不妨給自己樹立個近處的“假想敵”。

於是,丈夫的白月光Rebecca成了最佳對象。

簡慶芬很快找到了Rebecca的社交賬號,把她的動態翻了一遍,試圖從她的文字與圖片中尋到一些蛛絲馬跡——她寫着“每天都有驚喜!”“18000000”,還po出了一張和年下男的曖昧合影。

由此,簡慶芬勾勒出了現在的Rebecca:她依舊美麗,與一個年下帥哥談戀愛,還擁有1800萬臺幣存款,每天都有驚喜發生。

她似乎還是自己羨慕的模樣,自由瀟灑,不用主動爭取或者耍心機,就能得到許多許多熱烈的愛。

實際上呢?

就像簡慶芬會努力尋找自己生活中的“小確幸”,發到社交媒體上,人即使在日記中都會對自己撒謊,何況是面向旁人的社交媒體。

Rebecca固然過着48歲單身女性的理想生活:自主創業,獨居,能夠用薪水滿足自己的大部分物慾。

但“獨立女性”的光鮮生活下,其實是現實的一地雞毛。

沒有合理的理財規劃,Rebecca住着隨時會被趕出的出租屋,爲了攢夠養老錢必須拼命工作以至作息失調,沒有下屬的陪伴與叮囑,自己連喫飯都會忘記……

獨立如她,也會在許多時刻感到寂寞與無助,生活的苦樂都無人分享。

當她發現簡慶芬在視奸自己時,她也點進了對方的社交頁面。

這個女人與自己昔日的摯愛結婚,po出的一家三口動態看起來如此溫馨而穩定……似乎,這樣的生活看起來更加輕鬆,更加幸福。

簡慶芬勾勒着Rebecca充滿驚喜的自由生活,心中生出久違的悸動;Rebecca則在焦頭爛額的工作中瞥到了簡慶芬的安穩生活,有了一瞬的失神。

互爲情敵關係的兩位女性,或許在某個時刻,產生了同樣的困惑:沒得到的生活,會是更迷人、更好的選擇嗎?

表面上看,這是一對情敵互相較勁,暗中雌競的俗套故事。

包括劇集最初的預告片,也像極了“正主vs小三”的情感倫理劇——一個重複過無數遍的女性敘事模板。

看了才知道,簡慶芬與Rebecca看向彼此的目光中,她們看到的是對方這個人的全部存在,最終看到的則是自己的生活處境。

這個打破預期的故事,或許是在講述:兩位處於“不惑之年”的女性,如何在困惑與彷徨中,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探尋內心的慾望與可能。

三人行

簡慶芬與Rebecca是很有緣份的兩個人。

她們曾經是同事,同一天生日,經常撞衫,甚至喜歡上了同一個男人。

兩人的性格卻截然不同。

Rebecca是更沉浸於自我世界的類型,她社會化程度不足但工作能力出衆,奇葩的妝容遮蓋不住她的美麗,引來許多男性的青睞。

其中就包括同處一個公司的何瑞之,他對Rebecca極盡深情與照顧,幫她處理生活中的煩心事。

兩人談着隱祕的辦公室戀情,卻被心思細膩、善於觀察的簡慶芬給一眼看穿。

在日常幫何瑞之打掩護的過程中,簡慶芬逐漸被這個男人吸引,或者說,是被他愛人的模樣吸引,想要獲得這樣真摯的愛意。

簡慶芬嘴上說着“他很愛他女朋友”,行爲上卻似有似無地向何瑞之曖昧示好。

妙的是,簡慶芬的撩撥分寸拿捏的極好,與何瑞之的幾段對話值得反覆細品——不會過於浮誇,讓劇情淪爲狗血的“兩女爭一男”,也沒有刻意清高,暴露出人物的真實慾望。

比如,簡慶芬知道Rebecca與何瑞之的媽媽相處得很不愉快,便有意無意地提起這點,點出Rebecca的不夠成熟。

擁有上帝視角的我們,當然對簡慶芬的心思一目瞭然,她的許多行爲放在內地國產劇裏也夠被審判無數回。

不夠善良,雙標且自私的性格塑造,不止體現在爭取愛情上,同樣貫穿簡慶芬的全部生活。

比如她堅決反對哥哥嫂子將母親送到養老院,但自己也不願意把母親接來自己的小家,親自照顧。

編劇不憚讓筆下的人物顯得“不討喜”,才讓每個人物都立了起來。

他們身上的心機與小缺點,如此真實,彷彿是我們自己身上難以啓齒的一部分。

劇中沒有一個工具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也始終處於流動之中。

這爲觀衆提供了豐富的解讀空間——比如簡慶芬是怎麼和何瑞之在一起的,過程中又有多少隱祕的操作?

人物關係間的微妙懸念,能夠持續吸引人看下去。

目前,劇集播出了四集,更側重於對簡慶芬的人物刻畫,也期待後續更多人物的展開。

從偶像劇到人生劇

值得一提的是,林依晨與許瑋甯之前也演過情敵。

童年回憶《惡作劇之吻》中,她們是笨笨的袁湘琴與美麗的裴子瑜,喜歡上了同一個校園男神江直樹,三人間發生了許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彼時,是臺偶劇的黃金時期。

2001年,一部《流星花園》風靡亞洲,內地的觀衆也都對“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這句歌詞耳熟能詳。

幾位主演成了紅極一時的全民偶像,這部劇也開啓了臺偶劇的新時代。

之後,臺偶劇井噴,爲兩岸的青少年們編織出一個個瑪麗蘇的幻夢。

我們見證無數個灰姑娘式的女主角,靠着善良的心與獨特的靈魂,獲得童話般的生活與王子的偏愛。

比如2005年大爆的《王子變青蛙》,以及同時期的漫改劇《惡作劇之吻》,後續還有《天國的嫁衣》《微笑pasta》《放羊的星星》等。

灰姑娘遇到王子的俗套故事看多了,大家逐漸產生審美疲勞,臺偶劇也就陷入停滯,逐漸跟不上時代版本。

臺灣製作人們當然意識到這個問題,試圖對臺灣偶像劇進行轉型創作。

轉型過程中,仍然有林依晨的影子。

她從傻白甜的袁湘琴,搖身一變成爲了《我可能不會愛你》中更加知性真實,甚至被批有些“茶味”的程又青。

30歲輕熟女的人物設定,在當時的偶像劇中是非常少見的。

她在高富帥男友與藍顏知己中的猶豫不決,就像是不知道選擇瑪麗蘇霸總劇還是現實情感劇的迷惘猶豫,是每個女性看清幻想、面對真實的必經之路。

以這部“臺偶劇最後的輝煌”爲分水嶺,臺劇開始轉向了現實主義創作,不再聚焦於小情小愛。

期間,湧現了許多口碑之作,比如《我們與惡的距離》《罪夢者》《做工的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無不是在討論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人文議題,叩問人性難題。

而情感向、女性向的劇集,也有了更多真實的溫度與色彩,無不是在應和着當下的女性主義覺醒。

比如奇幻愛情畫風的《想見你》,實則在講述了每個人都值得被愛,孤獨的人如何自我和解的故事。

以及《俗女養成記》,用極盡動人的筆觸描繪瑣碎的日常,將一個普通女孩的成長故事講得尤爲感人。

再到現在,《惡作劇之吻》的袁湘琴與裴子瑜,成爲了《不夠善良的我們》中的簡慶芬與Rebecca。

兩位女性努力獲取自己想要的生活,彼此之間互相較勁的微妙情緒,貫穿了她們的自省成長之路。

這種“無論身處何種狀態與年齡,都要審視自我”的勇氣與清醒,超越了“三人行”中傳統的雌競套路,成爲更能抵達我們內心的戲眼。

她們並非“惡毒女配”,但也“不夠善良”,反而更易與我們達成共鳴,像一面鏡子般映射出我們的內心。

就在上個月底,林依晨發佈了新版的《你》——《惡作劇之吻》中由她演唱的OST。

比起電視劇版中甜蜜俏皮到讓人害羞的聲線,新版《你》中林依晨的聲音聽起來如此沉着、堅定,似乎恰好應和了演員、角色與臺劇類型的變化與成長。

《你》的版本對比,讓許多網友感嘆時光荏苒,連那個笨笨的袁湘琴,都頭也不回地長大了。

是啊,臺劇故事中的人長大了,看故事的我們也長大了。

多麼希望故事裏外,我們都能接納此刻的自我,活成自洽的模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