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虽然这个过程的进程并不是十分和缓,但是确实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文明程度较低的民族向更文明的民族转化是普遍的现象,从隋朝这一汉人政权最终结束了这一时期也可以看出来。

不过在民族融合进程刚刚开始的时候,在民族组成十分复杂的凉州地区,新迁入的鲜卑人和匈奴人却反常地进行了羌化,无论其生产方式还是社会组成的演进都受到了羌族文化的影响,并且他们中的不少人也产生了对于羌族的民族认同。

虽然我们知道羌人在很早之前就在凉州一带生活,但是那里始终处在中原政权的控制之下,那么鲜卑和匈奴为什么没有开展汉化进程,而是选择向羌人学习呢,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呢?

一、羌人在凉州地区的发展情况

羌人最早就在凉州附近兴起,其在两汉时期取得了快速发展,并生活在酒泉到张掖,湟中到祁连山一带的广大空间之中。他们的部落虽然没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建立起集中政权,但是广泛存在的羌族部落在凉州地区依然有着不俗的影响力。在西汉时期内迁至凉州的月氏部落就逐渐演变成为类羌族部落,而之后进入河西的匈奴,虽然有着强大的实力,但是依然不得不和羌族共享河西,其文化也收到了羌族的不小影响。

在东汉时期,由于东汉政府对于凉州地方官员的选择和管控上出现了问题,而且其政策也侵害了羌族百姓的利益,这让河西地区的羌族百姓联合起来,共同举兵对抗东汉政府的统治。而由于羌族在此地生存日久,人数众多,这让东汉在平定他们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虽然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凉州的羌乱得到了初步平息,但是凉州地区的羌人依然保有强大的实力,这让他们在魏晋时期的地方政治上依然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且相对于其他游牧民族,羌族内附于汉族政权的时间是最早的,因此他们在两汉时期就已经基本完成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在汉代的时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已经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这让他们的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羌人的文化水平也有了不小的提高。

因此在西晋时期,羌族作为凉州地区人数最多的游牧民族,不但有着大量的人口,还有着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水平,这让他们在凉州地区的影响力十分可观。

二、匈奴鲜卑等民族与羌族的关系

从东汉末年开始,由于中原地区的人口数量在战争中出现了明显的减少,因此政府开始将匈奴和鲜卑等游牧民族百姓迁入内地,利用他们来增强自己的力量,而凉州就是他们的重要目的地。

在匈奴和鲜卑百姓迁入凉州的时候,他们显然还不能够适应汉族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并没有居住在城镇以及村落之中,而是依然保持着部落制的生活方式。这就让他们并没有处在汉文化的环境之中。而同时经营游牧和农耕的羌人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显然是更近的。而且当时羌人的势力又远大于这些外来的部落,鲜卑和匈奴人想要在此地立足,就必须要和羌人搞好关系,因此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十分频繁。

对于鲜卑和匈奴等民族来说,羌人更像是他们和汉人之间的一个中间体。让他们直接向汉族学习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西晋时期民族融合的大趋势又由不得他们止步不前,因此他们只能选择和自己生活方式更加接近的羌族来进行学习。而且他们和羌族在平日生活中的接触也远较汉人频繁,这也为他们的羌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因此在西晋年间,无论是匈奴的分支卢水胡还是河西鲜卑,都和羌人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羌族产生了民族认同感,这种感情后来演变成为一种地区认同感,这也是凉州地区割据政权频现的根本原因。

三、游牧民族不进行汉化的原因探析

那么在西晋时期,凉州地区的鲜卑人和匈奴人为什么不选择直接学习汉族文化呢。除了上面提到的居住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以外,笔者认为西晋政府对游牧民族采取的排斥政策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曹魏时期,为了拉拢凉州地区的游牧民族来帮助自己从事战争,他们对游牧民族的政策是比较宽和的,因此当时内附的游牧民族都主动学习汉文化,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比如后来建设前赵的刘渊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过在西晋时期,随着北方战事的减少,中央政府已经不需要游牧民族为自己作战了。而士大夫阶级担心凉州地区会再次出现东汉末年的乱象,便主张将游牧民族迁回塞外,并主动拒绝与他们进行过多的交流。在这样的政策下,即使这些部落想要接受汉文化的熏陶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羌化。来适应在凉州的生活。

四、结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游牧民族的大量内迁,民族融合也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潮流。在这个趋势中,大部分的民族都在接受汉文化的熏陶,但是凉州地区的游牧民族却反常地进行了羌化,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

之所以凉州地区的匈奴人和鲜卑人会进行羌化,一方面是因为相对于汉文化,正在逐步转型的羌人的习俗显然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和羌人的接触也更加频繁。再加上羌人在凉州地区有着极强的影响力,想要在凉州立足必须要得到他们的认可,这也是他们羌化的重要背景。

而且在西晋时期,中央政府对于凉州地区的游牧民族防备心理极强,这让两者之间产生了隔阂。即使游牧民族想要学习更加先进的汉文化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便只能退而求其次来进行羌化,以更快融入全新的生活环境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