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據《日經亞洲》4月21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一項估計顯示,印度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會在2025年超過日本,從而成爲全球第四大經濟體,這比此前的預測提前了一年。

IMF在其4月份的最新報告中,略微修正了以本幣計算的兩國GDP預測,到2025年,印度的名義GDP可能達到4.3398萬億美元,而日本的名義GDP爲4.3103萬億美元。報道稱,日元貶值似乎降低了以美元計算的日本經濟,加速了該國排名的下滑。2023年,日本的GDP被德國超越,如果再被印度超越,全球排名將跌至第五位。

名義GDP是按當年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年所生產的全部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名義GDP包括貨物和服務的價格變動在內,體現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活動水平。相較實際GDP,名義GDP更易受到市場價格波動影響。

據報道,自2023年年初以來,由於印度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India,印度央行)的干預,盧比兌美元基本保持不變,目前的匯率約爲1美元兌換83盧比。

IMF在其去年12月份關於印度的報告中曾指出,印度政府對貨幣市場的干預可能超出了所需的水平。印度央行則反駁稱,IMF僅僅根據短期匯率趨勢做出了錯誤的分析。

截至2014年,印度的名義GDP在世界上排名第十位。IMF預計,到2027年,印度將超過德國,成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2022年,印度國內汽車銷量超過了日本,成爲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市場。

去年8月15日,印度總理莫迪在出席印度獨立日慶祝儀式並發表講話時,向印度民衆保證,未來五年,印度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成爲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當地時間4月14日,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黨在新德里總部公佈了名爲“莫迪的承諾”的競選宣言。在宣言發佈會上,莫迪提出要在2047年使該國成爲“發達國家”的願景。他同時承諾增加社會支出、發展基礎設施、將印度打造成全球製造中心等。

《日經亞洲》稱,雖然印度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遭受了經濟衰退,但近年來在人口增長的推動下實現了高增長。印度央行預計,2024財年實際GDP將增長7%。然而,儘管印度的中產階級正在擴大,但名義人均GDP目前僅在2000美元左右,這一水平約爲中國的五分之一,剛剛接近於孟加拉國的水平。

而對於日本而言,在新興國家的追趕下,其“經濟大國”的地位也受到挑戰。近期,日元匯率在紐約外匯市場上遭遇大幅貶值,1美元一度兌換154.33日元,刷新近年低點。同期,日元對人民幣的匯率也創下新低,100日元兌換人民幣降至4.7元。這一匯率變動,對旅遊、購物和投資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

日本工商會(TCCI)會長小林健(Ken Kobayashi)表示,日本金融當局應考慮與其他國家進行協調匯市干預,以支持日元。據報道,小林健表示,由於日元兌美元匯率接近34年來的最低點,日本中小企業正遭受進口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困擾。

雖然日元貶值幫助了海外銷售佔比較高的行業(3月份出口增長7.3%就證明了這一點),但以內需爲導向的企業卻舉步維艱。一些無法轉嫁成本上漲的中小企業也無法應對日元貶值的影響。根據東京商工研究所的調查,自2022年7月以來,與日元疲軟有關的企業連續20個月倒閉。例如,迅銷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柳井正在本月表示,日元疲軟“不僅對我們公司不利,對日本也不利”。

日本《每日新聞》1月23日曾報道指出,日本的經濟困境不僅僅是因爲受到日元貶值影響,隨着人口減少,經濟增長率下降,這是日本正面臨的結構性問題。據美國高盛公司預測,到2075年,日本將跌至世界第12位,對印度尼西亞、巴西和尼日利亞等國甘拜下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