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到现在,“院士经济”持续存在,甚至进入科创时代后,院士创业项目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投“科技含量”日趋被看重的情况下,院士成了代表了“技术保证”,“资源保证”,“政策保证”的“三保”人士,深受投资人和地方政府欢迎。

“一个院士项目落地,可能会拿到大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政策补贴,这都是有原因的。”某地方投资人 Joey (化名) 告诉小饭桌,院士的话语权非常大,有院士的企业是可以参与制定一些行业标准的。

Joey曾帮助落地过一个院士参与的食品检测领域科技企业。该项目是由中科院某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牵头联合成立的。据Joey介绍,此前食品安全行业整体状况都是在事故发生后才去用试纸检测,这种既不方便又缺乏实际意义的情况持续多年。

当时该院士牵头的食品检测领域科技企业,除了在技术上让整个行业前置了检测流程,还改变了长期困扰食品检测“准则不快、快则不准”的行业性问题。

甚至在技术验证后,公司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地方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国内权威科研单位、政府检测机构、参与了多项团体标准、国家级行业标准制定工作,行业内相关创业项目都会参照这个标准。

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与规范,这当然是给企业最“硬气”的背书。得到的结果就是,国内央企巨头、民企巨头都纷纷出来为这家企业站台。

一个院士的含金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地展现。

有业内人士告诉小饭桌:“听说浙江一带都是围绕着院士去找项目,例如院士学生所在的企业、院士学生参与的研发试验项目等。”

泰州甚至能给到院士团队超过 2000 万的政策补贴。

从过去到现在,“院士经济”持续存在,甚至进入科创时代后,院士创业项目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投“科技含量”日趋被看重的情况下,院士成了代表了“技术保证”,“资源保证”,“政策保证”的“三保”人士,深受投资人和地方政府欢迎。

他们已经成了这个不确定性极高的时代中,自带“确定”属性的群体......

“整体都是偏爱的”

最近深受瞩目的院士项目,应该是前几日清华大学团队发布的智能光芯片“太极”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科学》上,引起了行业的震动。

震动来自于研究成果给行业带来的技术变革,但同时,这种“全球首款”级别的科研成果,与其研发团队构成——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方璐副教授课题组、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课题组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有院士的团队就有了一定的技术先进性背书。”某地方招商人员说到。

围绕院士开展的“徒子徒孙”项目深受投资人青睐,典型的代表有欧阳明高。例如北京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据了解其创始人系欧阳明高的学生。有了这一层光环的加持,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3年内完成4轮融资。在2023年资本市场如此冷静的情况下,还完成了两轮。

而据其他投资人透露,某投资机构一家就看了与欧阳明高相关的十几个项目,对于这样的项目投资人“整体都是偏爱的”,该投资人告诉小饭桌。

院士与科研几乎是成对出现的绑定关系,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点从吴恩达曾在百度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能看得出。即便实力强大如百度,在吴恩达从百度离开后,也曾传出“百度再无首席科学家”的言论。

各地方和企业都愿意与院士携手打造各类科技智慧创业园区、研究院等,帮助他们完成从“平民”到“贵族”的阶级跃迁。

例如4月8日杭州西湖区科技成果转化 (普华) 中心正式开园仪式上,请了一队院士助阵,彰显其科技含量之高。“有些不能到仪式现场的院士,还被请求专门录视频表达祝贺,以抬高园区级别。”Joey 说到。

再比如城市管理方案企业侨银股份为了搭上AI智能快车,在开年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联手成立了侨银数智城市研究院,为其深度赋能AI技术做了强有力的背书

投资人、地方招商人员围绕院士展开布局的现象,在长三角一带较为明显,毕竟这一带也是先进科技的盛产地。江苏省、浙江省的院士产出量也是全国排名前三的两个省份。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在仅仅两年半的时间内,已经在温州落地孵化了6个科创企业。最新一次是在2023年8月,建成了全球首条全固态钙钛矿发光量子点生产线,已经入选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承接这项研究成果的企业锌芯钛晶,2023年上半年内就完成了两轮融资,其中1月份A轮融资金额为3600万元,5月份并未披露具体金额。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国九条”) ,将科创属性标准的提高。科创属性标准也在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和专利数等方面有所提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院士更是站在科创企业金字塔尖的选择。国家政策对科技的重视程度,则从侧面加重了院士的受欢迎度。而多位投资人和招商人员给出的院士创业项目标签都是科技类,如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AI 等。

“院士团队最多可达到 2000 万以上的奖励”

“院士相当于副部级,其项目落地时,需要地方政府一把手出席,哪个招商部门不会觉得很有面子?如果能够招来两三个院士,招商部门和地方官员脸上都很有光,相关领导可能也很快被提拔。”Joey 说到。

招到院士落地,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在职一把手增添业绩的一种表现。这也是为什么当地政府和招商人员愿意推动院士在当地建设工作站和实验室的本质原因。

也正因如此,针对院士的补贴政策通常也优于常规项目

小饭桌从泰州园区招商团队处了解到,“院士项目落地可以突破普通项目落地最高优惠补贴上限。普通创业团队补贴金额一般在 100 万到 500 万之间,而院士团队最多可达到 2000 万以上的奖励。

某投资人 Eason (化名) 告诉小饭桌,如果一个院士能落到某个地方,肯定都是按照当地的奖励政策的最高级别来进行配置的,甚至要超过当地已有的最高级别的奖励政策。

中国最值钱的八大铁帽子中,长江、千人已经能够获得地方较大的鼓励政策。而在 Eason 看来,很多江苏地区如果遇到院士项目落地,“大概率是一个团队一个政策,都是单独去谈的。”

据小饭桌不完全统计,仅仅 4 月上旬,公开披露的就有3 家院士工作站分别在宁波、阳江、广州落地。院士工作站在江苏、广东一带非常受欢迎,各地为打造“科创平台”,不断加速院士参与的工作站和实验室。

其中比较知名的包括 2022 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江苏省副省长的徐南平任主任的苏州实验室;由南京市、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共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任主任的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2018 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任主任建立的紫金山实验室等。

而留心观察会发现,这些院士工作站的落地,都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牵头,背后的补贴价格也一定会是个惊人的数字。

除了为“政绩”出力,院士通常也具备技术的优势。

Eason 告诉小饭桌:“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有院士加持的项目肯定会更有优势。今天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是前沿科技的项目,院士的加持会让一家创业公司有更强大的竞争力,这点优势非常明显。”

“院士都是经过几十年的科研,在某一些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才能够被评上的。”Eason 强调说。在小红书一篇小红书《以为院士可以“喂养”多少政府,多少投资人》的帖子下方有投资人留言赞同“院士经济”效应,并表示:“感觉投项目遇到的院士人均一两个上市公司。”

此外,院士通常是被认为是行走的“资源包”。

Eason告诉小饭桌,院士是国内最高的学术称号,会享受到很高的待遇,本身就是一面大旗,同时也链接着丰富的政商学界人脉和资源,这会给创业公司带来巨大帮助。

院士能不能点石成金?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商业化的能力。”这句话是许多投资人跟小饭桌说过的话,放在“院士经济”这里,依然是不变的道理。

如今大家对待创业,已经从过去追求商务车、豪华办公室等虚妄的名头和排场,变成了哪怕骑共享单车去谈融资,也没人在意。因为“务实”才是第一要务。

这种转变放在投资人身上的表现是,在面对“院士”“科学家”等光环时,更在意背后的科研成果能否商业化,而非光环本身。

此前在互联网和消费时代周期中,“科技”和“院士”的创业中的浓度或许没有现在高。而当下随着时代主题的转变,创业者中的“科学家”“教授”“院士”等等出现的频率开始增加。而“那些教授项目踩过的坑”“再也不找科学家创业项目”等等吐槽,在小红书里出现的频率也在同步升高。

虽然据 Eason 阐述,院士一般很少亲自参与经营,通常是牵头某个实验室团队去创建企业。但是实验室团队的组成大部分都是教授、博士生导师这样的科学家。

也因此,院士相关的创业团队商业化能力被打上了问号。然而有趣的一点在于,虽然在商业化思维层面较弱,但有院士参与的科创项目普遍“要价较高”。用前述投资人的话说:“价格莫名的高”。

但是院士的项目真的能每一个都能保质保量通过核心技术实现商业化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有的院士项目多到自己根本管不过来。”前述机构投资人说到。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科学家创业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例如中科院计算机研究院及博士生导师陈天石创办的“寒武纪”;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汤晓鸥创立的“商汤科技”等等。

但这不能掩盖一些科学家在面对商业化时缺乏敏锐感知度的短板。曾经小饭桌采访的多位投资人都有过类似的观点,科学家、教授等团队在技术层面没得说,但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层面会显得有点执拗。从这一点来看,也会大幅增加科学家创业失败的概率。

据美国布拉德利·拉尚 (Bradley R. Larschan) 博士接受《科技与金融》采访时透露的数据,高校教授创业公司倒闭速度非常惊人,创业失败率高达 96%-97%。换句话说,科学家创业,成功率只有 3%。

面对这样的情况,“院士经济”一定层面上出现了“萎缩”。

Joey 告诉小饭桌,近两年在全国各地已经开始出现裁撤院士工作站的现象。例如 2022 年河南省就一次性裁撤掉 267 个院士工作站,只保留 73 个。

在裁撤前,一个省就有超过 300 个院士工作站,约等于几十亿的政策补贴。

过度追捧、盲目引入院士,却并未将投入转化成科技成果,让许多人意识到一个事实:不是所有院士都能点石成金。

投资人也不愿再被割韭菜。虽然目前院士依然有一定的技术话语权和社会资源,但是投资人和地方政府也开始变得清醒和克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饭桌”(ID:xfzmedia),作者:贾紫璇,编辑:张丽娟,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