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如果有大臣被冤致死,後來的帝王基本上都會爲他平反。即便是在當代,如果有冤案,最終也會平反昭雪。

比如,朱祁鎮冤枉了于謙,殺了他。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上臺後,就給於謙平反了。建文帝在燕王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後失蹤,南明建立後,福王朱由崧也爲他平反了;再比如雍正帝打擊了很多人,包括宗室成員和大臣,但這些人後來很多都被乾隆皇帝平反了。

有一些平反,甚至是當着當事人的面執行的。比如岳飛被宋高宗冤殺了,宋孝宗上臺後,雖然宋高宗還活着,但宋孝宗當着宋高宗的面爲岳飛平反,而且宋高宗並沒有反對。

不過,商鞅是被冤殺的,可是爲什麼後來的歷代秦王都沒有一個站出來爲商鞅平反呢?

商鞅被冤殺是真的。商鞅被殺是因爲他想嚴格執行當時的改革政策。在推行改革政策時,秦惠文王老師犯法,商鞅只好把他拿下。因爲只有拿下他,商鞅才能確保法律的嚴格性,整個法律才能夠推行得下去。

商鞅變法是成功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重新分配整個秦國貴族所擁有的土地,徹底打破奴隸制,使之走向封建制,這是一場偉大的改革,所以反對的人肯定很多。魏國的李悝變法和楚國的吳起變法都失敗了,失敗的原因都是因爲人爲的阻撓,所以無法進行。一方面,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嚴格地執行法律,所以他的變法纔會成功。

應該說,商鞅處罰秦惠文王老師是他變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如果沒有這個懲罰,商鞅可能會成爲另一個李悝或另一個吳起,他是很難成功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商鞅懲罰秦惠文王老師是完全正確的。

既然商鞅懲罰秦惠文王老師沒有錯,那麼商鞅顯然是冤枉的。爲什麼秦惠文王殺了商鞅之後,後世沒有一個君王站出來爲商鞅平反呢?

之所以沒有人爲商鞅平反,就在於商鞅當時做的一件事情,讓後世的秦國君王,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能爲他平反的。這件事情,就是商鞅舉兵謀反了。

商鞅一開始真的很冤枉,因爲秦惠文王的老師想報復他,然後告發了他,所以秦惠文王才動他。但秦惠文王一開始並沒有說一定要殺商鞅,只是爲了調查他的事情。商鞅也知道,這個所謂的調查一旦落到秦惠文王的老師手裏,肯定是死路一條,於是商鞅決定逃跑。

但是商鞅在逃亡的過程中,因爲自己制定的一些法律在各地嚴格執行,以至於他根本找不到收留他的人。

絕望的商鞅因此貿然舉兵造反,這在整個君主專制時代,是第一大罪。

在君主專制時代,首先需要維護的一點就是君主的統治。所以一切與謀反有關,試圖推翻君主統治的行爲,都被稱爲“謀反大罪”,都是不能被饒恕的。

舉個例子。漢武帝時期時期太子劉據的“巫蠱之禍”。衆所周知,劉據是被冤枉的。因爲他被冤枉,加上江充阻斷了他和父親漢武帝之間的交流,劉據只好起兵造反。而劉據舉兵,不是爲了殺他的父親,而是爲了除掉他父親手下的奸臣江充。

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人敢原諒他。後來,漢宣帝上臺後,仍然沒有爲他的曾祖父劉一平反。他給曾祖父的諡號“戾”,這個明顯是貶義的。

一般來說,每一個人都會給自己的祖先一個褒義的評價,很少有貶損的評價。而漢宣帝之所以給貶義評價,顯然就是因爲:劉據確實是舉兵造反的。

另外,商鞅一直沒有平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們知道,所有的政治行動,都是爲當下的工作服務的。研究歷史,也是促進當下。

宋孝宗爲什麼要爲岳飛平反?因爲當時需要北伐,要鼓舞士氣,要激起南宋人民的共同仇恨,要積極參軍,爲國而戰。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樹立一個堅決抗金的榜樣,而岳飛顯然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合適的榜樣,所以岳飛被平反了。

爲什麼南明福王朱由崧給很多人平反,比如建文皇帝?因爲朱由崧已經逃到南方去了,他需要大家的幫助來收復他的國家,需要大家的支持。

但是,秦國後世的那些君王們,沒有人認爲可以通過爲商鞅平反,獲得更大的政治利益。而且商鞅是作爲當時的權臣呈現大家面前的,如果商鞅被平反,那就是在鼓勵權臣的出現,也就是在鼓勵謀反,這顯然是不能這麼做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