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吴起为了当上将军而杀妻的卑鄙和凶残不谈,从他的工作表现来看,吴起确实有克敌制胜的能力。《史记》记载,吴起成为鲁国将军后,“攻齐破之。”摆脱了家族拖累的吴起放手干工作,很快打败了齐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作为鲁国大将的价值和能力。但在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鲁国,似乎鲁国人民很快就忘记了吴起攻城略地的贡献,而吴起杀妻求官的道德污点在鲁国人的印象中却越来越清晰。与此同时,由于在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鲁地方将领人才的匮乏,才给了吴起这个外来者一个上位的机会。所以,无论是为了利益还是为了面子,吴起的成功和地位,对于鲁国的大臣们来说,都是一个无法接受的事实。

于是一场针对吴起道德品质的“人肉搜索”在鲁朝野中悄然无声而又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人肉搜索”的结果让鲁国人民和大臣们非常兴奋。当时民间流传的吴起故事,要追溯到吴起的出生和童年。根据《史记》的记载,这次针对吴起的“人肉搜索”,首先对吴起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定性描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猜忍人”是一种性格非常复杂可怕的人类。一般来说,这种人是“超人”,具有精明、狡猾、敏感、偏执、残忍、坚毅、自负、野心等复杂的人格特征。这种人如果当不了名将,只能在科幻电影里统治地球,奴役全人类。入侵鲁国的齐军被打败了,鲁国不再需要一个能打仗的名将,于是吴起就成了怪物。

客观地说,从吴起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把吴起的性格定性为“猜忍人”是非常准确的,甚至是非常超前的。关于吴起的“猜忍”,“人肉搜索”的版本提供了非常详细的证据。

据群众举报,吴起一开始家里很有钱,但当时有钱不一定有地位,所以吴起这个富家子弟决定长大后当大官。一个人要想做高官,唯一的办法就是靠自己的本事和口才打动各国君主。其实春秋战国时期也有很多类似的成功案例。无论兵家的司马穰苴、孙武,还是后来的纵横家苏秦、张仪,都走的是这条路线。

立志做大官的吴起,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周游列国,通过煞费苦心的路演宣传自己做大官的能力和才华。但是,很可惜,一个人有没有当大官的素质和条件,不是你说了算的。更何况吴起天生谋略过人而热情不足。从史料记载来看,当时的吴起应该是一个忧郁、内向、勤劳、自负的年轻人。一个这样气质和形象的年轻人,也许能骗过一个傻傻天真的姑娘,但真的骗不过一个暴戾的国王。

但是吴起这样的人很执着,一次次碰壁都无法熄灭心中的梦想,所以吴起就不折不挠、不依不饶地一路折腾着度过了自己的青年时代。最终,吴起不仅没有成为高官,还将富庶的家底折腾得精光,最终“遂破其家”。如果今天出现这样的人,会被村民嘲笑,成为教育年轻人的反面教材。而且吴起生活在娱乐业不发达的春秋时代。于是吴起成了家乡人口中“害群之马”、“白日梦”的代名词。后来吴起的邻居骂一个年轻人异想天开,无所事事,大概会说:“这孩子太吴起了!”

终于有一天,自尊心极强的吴起被压抑的情绪爆发了。

2000多年前的一个早晨,在吴起的家乡小镇,人们的美梦被恐怖的尖叫声和公鸡的啼叫声惊醒。在这个小镇不同的家里发现了三十多具尸体。如果今天发生这样的恶性案件,一定会成为公安部督办的大案,成为当地报纸的头条。可想而知,一夜之间三十多人被杀,给2000多年前的卫国小城带来了多么可怕的影响。于是,卫国公安主管部门迅速立案侦查。通过分析总结,很快发现,这些被害的村民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生前都曾经以编排吴起的"白日梦"为乐趣,并不遗余力地在卫国城乡间广泛宣传。

与此同时,吴起消失了。

据吴起母亲回忆,吴起在“出走”前,曾经和母亲说过再见。他没有提及自己一夜杀死三十人的恐怖罪行,而是含泪跪在她母亲的脚边,咬着他的胳膊,发誓“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吴起的妈妈很了解儿子。她早已习惯了他的豪言壮语,但这位名将的母亲还没来得及开口教育儿子,吴起突然站起来,快步走出门去,消失在晨雾中。

一个像风一样的人,谜一样的往事。

杀人犯吴起带着一身的沧桑和杀气拜倒在曾子门下,开始接受系统的儒家教育。

后来,若干年后,孕育并培养了一代名将的吴起的母亲去世了。令人惊讶的是,在那个信息非常不发达的时代,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和曾子一起学习的吴起那里。吴起坚守着杀人出逃前对母亲许下的誓言。他克服了作为正常人需要回家参加葬礼的心理,选择留下来化悲痛为力量学习文化知识,争取早一天回国。如果群众提供的“人肉搜索”信息可靠,那么吴起当时并没有回老家参加葬礼。除了恪守“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的誓言,恐怕还有一个原因:一个背负着三十多条人命和血债的杀人犯,回老家参加葬礼无异于自投罗网。吴起要想结案,唯一的可能就是成为高官。只要当了大官,一切都会合理,不合理的事情也能变得合理。这就是为什么吴起一定要当大官。

所以“猜忍”的吴起当年杀了三十多人后,对母亲发誓,颇有象征意义,只不过普通人发誓用自己的血,而吴起发誓用邻居的血。吴起当年在母亲面前许下的誓言,大概是他一生中说过的最真诚的一句话——背负血债的吴起,如果不为卿相,绝不敢"复入卫"。

但在吴起的师傅曾子眼里,吴起“擦干眼泪,把母亲去世的电报藏在枕头下继续紧张学习”的行为无异于禽兽。当时孔子手下有个学生叫宰予,曾经质疑孔子坚持为父母尽孝三年。他认为三年时间真的是浪费了。孔子对此非常不满。孔子在和宰予讨论了三年丧的必要性后,对宰予的评价非常负面,“不厚道!”如果一个儿子出生三年,然后免去了父母的照顾,那么这个世界失去丈夫三年将是常识。“孔子认为宰予的观点缺乏人性,因为孩子在三岁之前都离不开父母温暖的怀抱。因此,父母去世后子女能孝顺三年是非常公平的伦理道德,被认为是一种普世价值。然而到了曾子的徒弟吴起,这个一心要做大官的年轻人,不但没有让母亲守丧三年,甚至不打算回老家参加自己的葬礼。作为孔子的继承人,曾子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于是正式通知吴起,从现在开始,吴起被正式开除,从此吴起的一切行为都与曾子无关。

后来吴起杀妻,鲁群众提供的“人肉搜索”信息,生动地勾勒出一个丧心病狂的“官迷”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如果对吴起的“人肉搜索”信息仅限于此,那么显然是画龙点睛之笔不足。

最后,鲁国群众总结了这次“人肉搜索”的信息:“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最后,鲁国终于在煞费苦心的“人肉搜索”所得到的信息进入了正题: 可是出头的椽子烂得快,这很容易招来其他诸侯对鲁国的敌意和进攻,并且鲁国和吴起的祖籍卫国是友好邻邦,鲁国重用吴起就是对不起卫国 。

鲁针对吴起的群众“人肉搜索”举报材料,形象生动,条理清晰,但逻辑混乱。如果害怕其他国家的敌视,就不重用军事人才,无异于坐以待毙。在一个暴力决定你生存地位,名兵资源如此匮乏的时代,因为怕对不起友邻而抛弃他们,就像怕别人羡慕你不挣钱,宁愿穷一样荒唐。从这次“人肉搜索”报道的方向性和目的来看,这次“人肉搜索”活动显然不是一次自发的民间行为。据《史记》记载,这篇“人肉搜索”报告发表后不久,鲁国国王真的对吴起产生了怀疑,吴起就这样被革职了。

吴起离了鲁,鲁就安静了。

《史记》中记载的这份关于吴起的“人肉搜索”报告,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关于某人品德的“人肉搜索”报告,而这篇报告最终也的确起到了"搞倒、搞臭"对手的政治杀伤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