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25日消息(記者 雷妍 實習記者 祖里亞爾)“不治已病治未病”一直是中醫學推崇的觀點,這也與現代的預防醫學的觀點不謀而合。未病先防不僅能防治疾病的發生發展,也能大大減少因治療疾病產生的費用。嬰幼兒期因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是兒童疾病的高發時期,如何做到未病先防?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馬佳給出以下幾個建議。

一、別給孩子穿太厚。

《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養小兒候》曾提出“不可暖衣”的觀點:“小兒始生,肌膚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則令筋骨緩弱。”《備急千金要方·少小嬰孺方》說:“不可令衣厚……兒衣綿帛特忌厚熱,慎之慎之。”《活幼口議·小兒常安》說:“四時欲得小兒安,常要一分飢與寒。”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兒童體溫調節能力尚未發育完全,衣着過厚可能造成兒童體溫過高,汗出不暢,不僅容易導致出疹性疾病,嚴重時可能對兒童生命造成威脅,例如一些家長覺得孩子發熱了要捂一捂,這樣可能會因爲高溫導致孩子出現脫水的情況。

但需注意,重要部位也要保暖,增減衣物要循序漸進。中醫典籍中多有提示,比如,孩子的護養原則是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涼;“若至來春稍暖,須漸減其衣,不可便行卒減,恐令兒傷中風寒。”

二、飲食涼熱適宜有節制。

《小兒病源方論·養子調攝》說:“養子若要無病,在乎攝養調和。喫熱、喫軟、喫少,則不病;喫冷、喫硬、喫多,則生病。”《素問·髒氣法時論》說:“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萬氏家藏育嬰祕訣·鞠養以慎其疾四》說:“小兒無知,見物即愛,豈能節之?節之者,父母也。父母不知,縱其所欲,如甜膩粑餅、瓜果生冷之類,無不與之,任其無度,以致生疾。雖曰愛之,其實害之。”

三、戶外活動不能少。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陽光照射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戶外活動也有利於兒童眼部的發育,增強兒童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我國古籍中也早有記載,養小兒“宜時見風日,若都不見風日,則令肌膚脆軟,便易損傷……天和暖無風之時,令母抱日中嬉戲,數見風日,則血凝氣剛,肌肉硬密,堪耐風寒,不致疾病。若常藏於幃帳之內,重衣溫暖,譬如陰地之草木,不見風日,軟脆不任風寒。”

四、接種疫苗不能忘。

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通過預防接種的手段提高抗病能力的方式由來已久,我們爲什麼要接種疫苗呢?

剛出生的嬰兒可以從母體和母親的乳汁中獲得抗體,隨者時間的推移,在嬰兒斷奶後,抗體濃度逐漸減弱,在兒童免疫系統沒有完全發育成熟之前,接種疫苗是最經濟、最有效的預防疾病的手段。我國免疫規劃工作實施40餘年,成就非常顯著。目前,我國每一位居民至少要接受15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用以預防15種傳染性疾病。世界上從未有任何一種醫療措施能像疫苗一樣對人類健康產生如此重要、持久和深遠的影響。

相關文章